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Arthur Hayes揭露贝莱德比特币ETF真相:机构套利而非长期看涨

Arthur Hayes在2025年11月发布的专题报告中指出,BlackRock比特币ETF(IBIT)的大量流入并非源于机构长期看好,而是对冲基金执行的基差套利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同时买入ETF份额并做空CME比特币期货,捕获两者价差收益,在美联储降息环境中尤为盛行。

Hayes警告,当基差收窄时这些头寸将集体平仓,导致ETF出现巨额流出并放大市场波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IBIT前十大持有人中,对冲基金与银行交易部门占比达73%,印证了其套利属性。

基差套利机制与市场影响解析

Arthur Hayes阐述的套利策略核心在于利用现货ETF与期货合约之间的价格差异。具体操作流程为:机构以100美元买入IBIT份额,同时以102美元卖出一个月期比特币期货,锁定2%的无风险收益(年化24%)。

这种交易依赖ETF份额作为期货空头的抵押品,本质上是对收益率曲线的投机,而非对比特币价格的定向押注。当基差从年初的4-5%压缩至当前的1.5-2%时,策略吸引力下降,导致11月IBIT出现单周12亿美元的净流出。历史回测显示,基差每收窄1个百分点,ETF流出压力增加45亿美元。

ETF流量误读与零售投资者认知偏差

Hayes强调,市场普遍将ETF流入等同于“机构看涨”的解读存在严重偏差。2025年IBIT的380亿美元流入中,估计有60-70%与套利交易相关,这解释了为何比特币价格与ETF流量出现阶段性背离:4月基差扩大至6%时,IBIT单周流入84亿美元,但比特币价格仅上涨3%;而10月基差收窄至1.2%时,IBIT流出28亿美元,比特币反而反弹8%。

这种错觉使零售投资者将套利平仓误读为机构看空,进而加剧跟风抛售。CME数据证实,期货未平仓合约与ETF流量相关性高达0.8,远超其与价格的相关性0.3。

比特币ETF套利策略关键参数

  • 典型基差范围:1.5%-6%(年化18%-72%)
  • 抵押品效率:ETF份额可杠杆化3-5倍
  • 主要参与者:对冲基金(占比58%)、银行自营盘(22%)
  • 资金成本:联邦基金利率3.75%-4%
  • 平仓阈值:基差收窄至1%以下

数字资产信托折价与流动性环境变化

Hayes指出另一个关键信号是数字资产信托(DATs)普遍出现净值折价。2025年秋季,Grayscale比特币信托(GBTC)折价率达2.1%,Bitwise比特币ETF(BITB)折价0.7%,这表明真实需求不足以支撑资产净值。同时,美联储三次降息后传统市场收益率下降,使得套利收益相对吸引力减弱。美国财政部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吸收美元流动性,进一步压缩杠杆策略的空间。这些变化共同导致 artificial demand(人工需求)消退,使比特币价格回归宏观流动性基本面——美元流动性指数(DXY)与比特币价格的相关性已从-0.4升至-0.6。

投资启示与市场参与策略调整

对于零售投资者,Hayes建议重新解读ETF流量数据:当基差扩大伴随ETF流入激增时,应警惕后续平仓风险;而当基差收窄出现流出时,可能反而是长期买入机会。实操层面,可监控CME期货期限结构与ETF资金流量的差值,这个指标在过去18个月对比特币价格转折点的预测准确率达78%。资产配置上,直接持有现货比特币可避免ETF的结构性风险,但需承担托管成本。另类方案是投资比特币矿业股,如Marathon Digital(MARA)与比特币价格的相关性为0.8,且受益于网络算力增长。

监管前瞻与产品结构演进

这场套利盛宴也引发监管关注。SEC正在评估是否对ETF申购设置更严格条件,可能要求披露大额持有人的策略类型。业界同时探索结构性创新,如Bitwise提出的“实物创建”模式,允许授权参与者直接交付比特币而非现金,这可将基差压缩至0.5%以下。长期看,比特币现货ETF的成熟将推动产品费率下降——IBIT当前0.12%的管理费仍有50个基点的压缩空间,这或许能吸引真正的长期配置资金入场。

当金融工程遇上新兴资产类别,机构总能找到制度套利的缝隙。Arthur Hayes的警示不仅揭露了ETF流量的真相,更提醒市场参与者:在复杂金融工具大行其道的时代,理解资金流动的底层动机比追踪表面数据更为重要。那些能穿透现象看本质的投资者,才能在套利潮水退去时避免成为裸泳者。

BTC-0.8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