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上讓我想起了熟悉的場景。每天某個山寨幣都在衝鋒,早上被喧嚷着“那個幣要翻倍”,但到了下午卻下殺,卷入了跟風的人們。在羣聊中,連日來被歡呼着“迎來了山寨季”,但最終卻是“狼少年”的重復,一天漲後又連續三天陰跌,散戶們已經疲憊不堪。這種“反復僞裝誘高,考驗耐心”的節奏,讓人想起了2017年強氣市場的前半段。當時BTC也在先行漲,山寨幣隨之波動,每當看似要爆發時總是以“買入誘惑”結束,所有人都放棄了期待時,真正的山寨季卻突然降臨了。
進一步需要關注的是,最近BTC的老牌大戶投資者(長期持有BTC的資深玩家)頻繁地表現出“將大量資金轉移到ETH”的動向。從鏈上數據來看,持有超過1萬BTC的多個地址在過去一周內將BTC轉入交易所,並在兌換成ETH後小額購買主要的替代幣(SOL、ADA、DOT等)。這並不是單純的“對BTC看空”,而是更像是“資金逐步轉移”。大戶投資者在BTC達到11-12萬美元區間時鎖定了一部分利潤,並將這些資金轉移到仍未大幅漲的ETH或替代幣中,似乎在等待下一次“行業輪動”的收益。
這筆資金流動的邏輯與2017年非常相似。當時BTC先觸及頂峯,隨後機構投資者和大戶投資者將資金從BTC轉移到ETH和其他幣種,首先ETH從300美元漲至1400美元,隨後其他幣種也紛紛爆發性漲,許多小型幣在短時間內漲了5-10倍。目前的跡象更加明顯。一方面,BTC在11萬美元附近震蕩,
查看原文進一步需要關注的是,最近BTC的老牌大戶投資者(長期持有BTC的資深玩家)頻繁地表現出“將大量資金轉移到ETH”的動向。從鏈上數據來看,持有超過1萬BTC的多個地址在過去一周內將BTC轉入交易所,並在兌換成ETH後小額購買主要的替代幣(SOL、ADA、DOT等)。這並不是單純的“對BTC看空”,而是更像是“資金逐步轉移”。大戶投資者在BTC達到11-12萬美元區間時鎖定了一部分利潤,並將這些資金轉移到仍未大幅漲的ETH或替代幣中,似乎在等待下一次“行業輪動”的收益。
這筆資金流動的邏輯與2017年非常相似。當時BTC先觸及頂峯,隨後機構投資者和大戶投資者將資金從BTC轉移到ETH和其他幣種,首先ETH從300美元漲至1400美元,隨後其他幣種也紛紛爆發性漲,許多小型幣在短時間內漲了5-10倍。目前的跡象更加明顯。一方面,BTC在11萬美元附近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