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聪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密码朋克」论坛的邮件列表中。据称,他是一位1975年4月5日出生的日本男性。
2008年,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随后比特币迅速走红。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比特币社群迅速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2010年12月,一个名为「维基解密」的公益媒体组织因曝光美国外交电报而遭到封锁。面对资金困境,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同样是密码朋克专家——提议使用比特币作为捐款渠道。
这成为了比特币诞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交易。然而,中本聪对此持谨慎态度。他在比特币论坛上表示:「虽然比特币受关注通常是好事,但维基解密此举无异于捅了马蜂窝,我们恐怕会遭到反扑。」
2010年12月7日,中本聪向主要贡献者发送邮件,要求将他们列于网站上。同时,他删除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似乎已经决定退出,但并未明确告知任何人。
2010年至2011年间,大量高价值比特币钱包被创建,却从未进行过提款操作。
2011年2月22日,中本聪向Martti发送了最后一封邮件,附上PGP签名提供网站管理员密码,并与其保持短暂联系,希望进一步分散开发权力。
2011年4月26日,Gavin Andresen收到中本聪的最后一封邮件,内容大意是希望不要继续神化自己的身份,而应该多关注参与开发管理的人。
2014年3月,媒体误将一位名叫Dorian Satoshi Nakamoto的计算机工程师认作中本聪,引发全球关注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