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币圈洞察君
vip
币龄 1 年
最高VIP等级 0
区块链深度研究者、数字货币分析师使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区块链技术,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机遇。专长:数字货币、DeFi、NFT、Web3.0风格:专业、实用、接地气愿景:帮助更多人了解区块链,实现财富增长。嘿,我是币圈洞察者,专注于区块链和加密市场的深度分析。欢迎关注我,一起探索财富新机遇!
置顶
#我对Gate广场的建议分享 我对Gate广场的建议分享

嘿,各位Gate APP的用户们!我可是Gate APP的超级忠实粉,每天都得在Gate广场上逛逛,了解最新动态、参与讨论,查看项目资讯。不得不说,广场作为社区的核心板块,已经相当方便实用啦。不过呢,用的时间久了,也发现了一些小痛点,自己心里也有了不少优化的想法,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能给产品团队提供点参考,让咱们的Gate广场变得更棒!

1. 常用功能体验优化:帖子搜索与过滤更智能

现在广场上的帖子数量那叫一个多呀,每次搜索关键词,搜出来的结果里经常混杂着好多无关内容。就拿搜“空投”来说吧,一搜出来好多旧帖子,还有不少广告,找个有用的信息都费劲。
我觉得可以引入AI智能过滤功能,让搜索变得更精准。比如说,支持“时间排序”,这样我们就能只看最近7天的帖子;还有“热度排序”,按照点赞和评论的数量降序排列,让热门帖子优先展示。另外,加上“类型筛选”也很有必要,能让我们快速找到资讯、讨论或者AMA类型的帖子。再给搜索结果添加一个“相关度评分”,这样搜索结果就更靠谱啦。我琢磨着,如果能这么优化,用户找信息的效率至少能提升30%以上,特别是对于新手用户来说,能快速定位到热门话题,简直不要太方便。

2. 功能优化建议:互动机制升级,增加“引用回复”与“表情包快捷栏”

目前在广场上回复帖子的时候,只能用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晓嘉vip:
亲爱的用户您好,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给您造成不好的操作体验我们深感抱歉,我们会将您的建议反馈技术人员进行优化处理,希望您多多关注后续改善呢~
#MySuggestionsforGateSquare
我对 Gate Square 的建议

大家好!我是一名Gate APP的忠实用户。我几乎每天都会查看Gate广场,以跟上最新新闻、参与讨论和查找项目信息。作为社区的核心部分,广场已经相当方便。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我注意到了一些小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想在这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产品团队进行未来的迭代。以下是我基于实际使用场景的三个具体建议:

1. 常见功能体验优化:更智能的帖子搜索和过滤

- 当前体验:广场上有大量帖子。在搜索关键词时,结果往往包含很多无关内容。例如,搜索 "空投" 时,许多旧帖子和广告会出现。
- 优化建议:引入AI驱动的智能过滤。支持“时间排序”(仅显示过去7天的帖子),“热门排序”(按点赞和评论的降序排序帖子),以及“类型过滤”(新闻/讨论/问答)。此外,增加“相关性评分”以使搜索结果更准确。
- 预期效果:提高用户信息搜索的效率超过30%,特别是帮助新用户快速定位热门话题。

2. 功能优化建议:通过添加“引用回复”和“表情快捷栏”来升级交互机制

- 当前痛点:在回复帖子时,用户只能使用纯文本或@其他用户,这使得表达显得不够生动。长线程讨论容易失去上下文。
- 新功能:
- 支持“引用原帖回复”(像在X上一样高亮引用内容,以便于多轮讨论)。
- 在输入框下方添加一个 "表情快
查看原文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晓嘉vip:
亲爱的用户您好,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给您造成不好的操作体验我们深感抱歉,我们会将您的建议反馈技术人员进行优化处理,希望您多多关注后续改善呢~
#发帖赢代币TRUST #发帖赢代币TRUST
在加密世界从“投机驱动”转向“价值与信任驱动”的新阶段,TRUST与CandyDrop的组合,恰好踩中了“透明化+参与感”的核心需求——这不是单一的代币或活动,而是重新定义区块链生态互动的协同实验。

TRUST的本质,是把“信任”这个抽象概念量化成可验证的链上资产:它既是治理凭证,也是实用工具——用户能通过它验证数据、评估项目,相当于给去中心化世界装上了“信用滤镜”,从根源上减少虚假信息与空气项目的生存空间。这种“社区驱动的验证机制”,其实是给行业补了最稀缺的“信用基础设施”。

而CandyDrop则是把“参与”变成了游戏:它跳出了随机空投的粗放模式,用互动任务(分享、验证、支持)来分配奖励,既确保只有真实活跃的用户能获益,也让项目获得了有价值的社区反馈——相当于用“游戏化激励”筛选出真正的生态共建者。

当TRUST的“信用基建”遇上CandyDrop的“参与激励”,其实是在构建一个“越贡献越可信,越可信越受益”的正向循环。我已经通过CandyDrop完成了3轮验证任务,既能拿奖励,也能提前参与到这个信用生态的早期建设里。

你们觉得这种“信任量化+游戏化参与”的模式,会成为下一波生态的主流方向吗?评论区聊聊你的判断~
$BTC $GT $ETH
BTC-0.39%
GT-0.45%
ETH0.39%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PostToWinTRUST #PostToWinTRUST
我参加Gate的CandyDrop活动已经几天了,实际上非常有趣!我每天都得设定闹钟,以便在规定时间抢到空投——尽管我的反应速度有几次太慢了,我仍然设法获得了几轮小奖励(截图是我最新的兑换记录!)。

不过,真正吸引我的是这个新代币TRUST的机制。在阅读了白皮书中的生态系统计划后,我觉得它与CandyDrop的整合在未来只会更加深入。毕竟,如今很少有活动能够如此顺畅地将“任务 + 空投 + 社区互动”结合在一起。此外,Gate Square上的发帖氛围比其他平台更友好——你经常可以在评论中找到专家分享空投技巧。

这个活动的 13,333 TRUST 奖池看起来也相当诱人。希望这篇帖子能让我至少获得一个安慰奖,哈哈!还有其他人会留下来参加 CandyDrop 吗?在评论中分享你的“秘密空投获胜技巧”——让我们交换一下意见!
$BTC $GT $ETH
BTC-0.39%
GT-0.45%
ETH0.3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垃圾🖕🏻币
GM
GMGMEME
市值:$172.41万持有人数:34924
10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发帖赢代币CC
最近参与了Gate余币宝的USDT 7天定期,顺便深入了解了Canton币(CC)背后的Canton Network,分享下我的观察:

Canton Network的定位很特别——它是少有的聚焦机构金融的公共区块链,不是面向普通散户的消费级链,而是主打“隐私+合规+可扩展”的机构协作基础设施。比如传统金融机构跨资产结算往往需要几天,而它能实现实时同步,这对机构来说是核心吸引力。

它的代币CC不仅是链上燃料,还承担治理角色:持有CC可以参与基金会的规则投票,而这次余币宝、Launchpool的CC奖励,其实也是项目早期的用户激励方式。

我自己用2000 USDT参与了7天定期,既拿了稳定的理财收益,也能积累CC——对普通用户来说,这种“低风险蹭机构级项目”的方式,比直接炒新币稳妥不少。
#广场发币瓜分千U奖池 #参与创作者认证计划月领$10,000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ZEC三月暴涨20倍 $CC $BTC $ETH
CC0.47%
BTC-0.39%
ETH0.39%
post-image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Gate广场新手村第六期 #Gate广场新手村第六期
刚入圈时我总觉得“交易=靠运气赌涨跌”,直到第一次踩坑才懂:情绪是比行情更难对付的对手。

上个月看到某币种短时间拉涨,脑子一热全仓追了进去,盯着K线从兴奋到焦虑,涨一点就想“再等等”,跌一点就慌“会不会套牢”——结果持仓从浮盈10%到亏20%,熬了三天深夜盯盘,最后在最低点割肉,整个人都垮了。

后来跟着老用户学了“分仓+定规则”:每次只用20%仓位参与,提前设好3%止损和8%止盈,到点不管涨跌都执行。上周同样遇到波动,虽然也会心跳加速,但看着自己写的规则,硬扛住了“再等等”的冲动,最后按计划止盈离场。

现在才明白:新手的成长,不是学会预测行情,而是学会在情绪上头时,能按住自己想操作的手。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6666,冲
BLUSH
BLUSH低买高卖
市值:$3927.58持有人数:1
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深入了解后,我对Intuition项目及TRUST代币充满期待!作为ConsenSys资深团队打造的治理代币,TRUST背后的项目有着清晰且前沿的定位——跳出比特币聚焦的金融赛道,将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延伸至信息层,让事实、声明与信誉信号的验证、流通像代币转账般便捷。强大的团队背景赋予项目扎实的技术支撑,而信息去中心化这一Web3核心方向,更让其拥有广阔市场空间。参与CandyDrop活动时,我深切感受到项目的创新活力,期待TRUST在治理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也盼着通过这次活动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
1. 首次合约交易
- 条件:Gate新合约用户,$TRUST ‌合约交易量≥1000 USDT
- 奖励:100 TRUST/人(总奖池10万TRUST,先到先得)
2. 合约交易瓜分
- 条件:累计TRUST合约交易量≥1万USDT
- 奖励:瓜分40万TRUST,单人最高1000 TRUST(交易越多奖励越多)
3. 每日打卡
- 条件:每日TRUST合约交易量≥2000 USDT
- 奖励:1颗糖果,瓜分40万TRUST,单人最高1000 TRUST
4. 邀请好友
- 条件:邀1位好友(注册+≥200 USDT TRUST现货交易)得1颗糖果(最多10颗)
- 奖励:糖果持有者瓜分40万TRUST,单人最高1000 TRUST
$BTC $GT #发帖赢代币TRUST
TRUST-3.12%
post-image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币圈洞察君vip:
坚定HODL💎
没人了
0X0000000000
0X0000000000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市值:$3965.45持有人数:2
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0X0000000000
0X0000000000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市值:$3965.45持有人数:2
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0X0000000000
0X0000000000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市值:$3965.45持有人数:2
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有人来吗
0X0000000000
0X0000000000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市值:$3965.45持有人数:2
0.00%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刚发的ETH黑洞纪念币,让我看懂了“销毁”的意义

今天在Gate Fun刚创建了锚定ETH黑洞地址的代币「0X0000000000」,看着它10亿全流通、单地址持有的数据,突然想聊聊“黑洞地址”背后的逻辑——

ETH黑洞地址是链上的“永久锁仓容器”,资产打进去就再也取不出来,本质是通过“销毁”减少流通量、强化稀缺性。而我做这个纪念币,就是想把这种“主动缩量”的行为具象化:它没有增发机制,所有关联的销毁记录都能在链上查到,哪怕现在市值只有3900多美元,它更像ETH生态的“数字纪念碑”——纪念那些自愿锁定资产、相信长期价值的行为。

其实交易和做代币很像:牛市里“追涨”是想赚快钱,但“销毁/止盈”是守住利润的清醒;熊市里“割肉”是逃避焦虑,但“锁定/布局”是相信价值的冷静。这个刚发布的纪念币,对我来说不是用来炒的,是把“牛熊里的定力”变成了链上能看到的符号。

有没有朋友研究过ETH黑洞地址的历史销毁数据?或者也在Gate Fun做过纪念类代币?一起聊聊这种“非金融属性”代币的意义~#广场发币瓜分千U奖池 #
ETH0.39%
0X0000000000
0X0000000000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市值:$3965.45持有人数:2
0.00%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币圈洞察君vip:
冲就完了💪
Gate广场新手村第五期:牛熊皆修行,清醒方行远

接触加密货币交易的这18个月,我踩过的坑、交过的学费,都在印证“牛市清醒,熊市冷静”这八个字的重量。

牛市最疯狂时,SOL、AVAX这类公链币单日暴涨20%成了常态,我靠早期布局SOL赚了30%的收益,那段时间打开行情软件就兴奋,刷到社群里“SOL要翻倍”的消息就忍不住跟风加仓,甚至动了加2倍杠杆的念头。直到某天深夜,美联储加息预期突然升温,加密市场集体跳水,我重仓的SOL从120美元跌至95美元,一天之内回吐所有盈利还倒亏15%,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不断缩水,我盯着屏幕整夜没合眼——原来牛市里的盈利,若没有清醒的认知和纪律托底,终究是镜花水月。从那以后,我给自己立下铁律:单币种盈利超过20%强制止盈一半,绝不碰没有生态支撑的“概念币”,杠杆永远控制在1倍以内。

熊市的考验更磨人。去年下半年,市场持续低迷,我持有的ETH从1800美元跌至1200美元,资产整体缩水近40%,那三个月里,我每天都在“割肉止损”和“坚守价值”之间挣扎。有次ETH跌破1300美元时,我差点忍不住清仓离场,却在整理交易记录时发现:ETH的Layer2生态一直在稳步推进,质押量也没明显下滑,而那些没有实际应用的空气币,跌幅早已超过70%。我突然醒悟,熊市不是末日,而是去伪存真的筛选期。于是我停止频繁操作,把时间花在研究项目白皮书、分析Layer2赛道的
SOL1.45%
AVAX0.58%
ETH0.39%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发帖赢代币PIGGY 拆解PIGGY代币与Gate Launchpool:低门槛玩转Web3挖矿新机遇

深入了解后,PIGGY代币与Gate Launchpool的组合让我眼前一亮!作为韩国共享充电宝巨头Piggycell的原生代币,PIGGY总供应量1亿枚,双链部署且应用场景丰富——既能支付充电费用,又能通过质押解锁治理权,还能参与“充电赚钱”“游戏化挑战”等多维度激励。其代币分配向用户激励倾斜,25%用于区域NFT收益分享、20%奖励充电行为,真正实现实体基建与链上价值的绑定。

而Gate Launchpool的挖矿活动更是低门槛高回报,完成身份认证后,质押不低于0.05 GUSD或0.1 PIGGY即可参与,每小时按资产占比实时发放奖励,支持灵活赎回,无需漫长锁仓。现在参与“发帖赢代币PIGGY”活动,还能额外瓜分200枚PIGGY,这种“挖矿+发帖”双激励模式,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入局DePIN与RWA赛道,难怪PIGGY上线后涨幅超130%,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PIGGY
PIGGY-15.67%
post-image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发帖赢代币PIGGY
一、PIGGY挖矿活动(Gate Launchpool)详情

PIGGY的Gate Launchpool挖矿活动是Gate交易所推出的代币质押挖矿项目,用户可通过质押GUSD或PIGGY获取PIGGY代币奖励。

- 活动时间:
- 质押期:2025年10月30日 – 11月6日20:00(UTC+8)
- 奖励发放:每小时按质押资产占比实时发放至现货账户。
- 系统每小时根据用户质押资产占矿池总质押量的比例,自动发放PIGGY奖励至现货账户;
- 质押期结束后(11月6日20:00),质押资产可100%解锁,无锁仓限制。

二、PIGGY代币与项目价值

PIGGY是韩国共享充电宝项目Piggycell的原生代币,属于现实世界资产(RWA)+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 赛道,具备以下特点:

- 实体场景支撑:Piggycell在韩国拥有超1.4万个充电站点、10万+设备,用户规模超400万,实体业务为代币提供了真实使用场景;
- 多维度激励:用户可通过充电行为、持有NFT、参与游戏化任务等方式获取PIGGY,形成“使用即挖矿”的闭环;
- Web3融合性:将线下充电数据上链,实现实体基础设施与区块链的无缝衔接,探索了RWA落地的新范式。

若你参与了挖矿,可重点关注年化收益和每小时奖励到账的实时性,同时也可结合Piggycell的
PIGGY-15.67%
GUSD-0.01%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BTC是否会突破12万 我认为本周不会突破

从技术面看,BTC日线级别近期在102,156.3-126,193.0区间震荡,当前价格107,909.6处于区间下沿附近,上方压力较大;从市场情绪和量能来看,近期波动中量能未出现明显放大的突破迹象,缺乏足够的上行动力。综合判断,本周BTC难以突破12万。
BTC-0.39%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我认为#BTC是否会突破12万 本周否。
从技术面看,BTC当前价格为115,189.2 USDT,距离12万存在一定差距,且日线图显示前期在126,193.0附近遇阻回落,短期上方压力较大。

- 量能方面,近期成交量未出现明显放大,缺乏突破的动能支撑。
- 市场情绪上,订单簿中卖盘占比50.78%略高于买盘,短期抛压仍在。
若BTC不能快速放量突破118K关键阻力位,本周突破12万的概率较低。
BTC-0.39%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Gate广场新手村第四期 从追涨杀跌踩坑到稳抓信号入场,我的交易成长路全在这了

关注@Gate广场_Official 和@比特一哥 好久,跟着新手村活动学交易真的少走太多弯路!刚入市时总被行情带着跑,看到暴涨就盲目追入,结果每次都精准接盘,亏得怀疑人生。

后来跟着“知趋势而行、寻点位而动、等信号而入”的思路练,慢慢学会先看趋势定方向,再等关键点位和信号出现才出手——比如上次耐心等到均线金叉+量能放大的信号,入场后直接抓住一波小行情,比之前瞎操作稳多了。

交易路上没有捷径,每一次踩坑都是成长。希望在#Gate广场新手村第四期 里,能和更多小伙伴交流心法,跟着Gate Family一起把交易做得更扎实~
XRP1.02%
GUSD-0.01%
GT-0.45%
ETH0.39%
BTC-0.39%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热门话题查看更多
  • 热门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