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亚洲、汇丰表态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中资与外资巨头同场竞逐

香港稳定币牌照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据港媒 9 月 8 日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首阶段仅计划发出数个稳定币牌照,截至 8 月底已有 77 家机构 表达申谕意向。继中银香港之后,工商银行(亚洲) 已正式向金管局申请,汇丰 亦表态加入战局。市场普遍预期,渣打与中银香港获首批牌照的机率较高。

香港稳定币监管试点的战略意义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中国的「加密实验室」,此次稳定币牌照试点不仅是本地金融创新的重要一步,也可能承担更深层的地缘政治使命。

随着美国监管机构批准美元挂钩稳定币并推动 5.7 兆美元市场规模翻倍,美元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渗透率持续攀升,对其他国家货币主权构成挑战。

中国的潜在布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尽管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实行严格限制,但对区块链技术与数位货币的战略价值从未放弃。分析认为,中国可能利用香港作为试点,发行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以对抗美元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与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既可保持内地资本管制完整,又能探索代币化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潜力。

为何稳定币成为关键战场?

桥梁角色:稳定币连接传统法币与加密资产,具备支付与结算功能

美元优势:USDT、USDC 发行方持有的美国短期国债规模已超过中国

跨境支付:中国需求激增,尤其在贸易与资本流动领域

地缘政治:在美国可能将金融制裁武器化的背景下,中国寻求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香港的监管护栏

为防范洗钱与非法资金流动风险,香港金管局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或持牌交易所在每次发行、赎回或交易时,必须验证代币持有者身份(KYC/KYB)。

这一规定虽对加密市场而言较为严格,但对中国而言是必要的安全阀,确保市场稳步增长而非短期投机狂潮。

展望

短期内,港元稳定币牌照将率先落地,但未来不排除推出受监管的人民币数位货币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虽然这未必能迅速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目前不足 3%),但在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博弈中,这将成为中国维持金融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结语

工银亚洲与汇丰的加入,意味着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战已不仅是本地创新,更是中资与外资巨头在数位金融新赛道的正面交锋。对中国而言,香港的稳定币试点或将成为对抗美元稳定币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战略平台。

USDC0.02%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