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如何在不穩定的世界裏 構建“打不垮”的 Web3 服務
在 Web3 領域,基礎設施很少成爲頭條新聞。然而若沒有它,任何去中心化應用、錢包或交易所連一天都無法存活。
本文源自 ChangeNOW 首席戰略官兼 NOWNodes 戰略顧問 Pauline Shangett 訪談實錄,探討爲何韌性比"雲端與硬件之爭"更重要,以及下一波區塊鏈採用浪潮如何取決於夯實基礎。
Web3 領域,最可怕的時刻不一定是黑客攻擊,而是基礎設施的靜默崩潰。
遭遇黑客攻擊時,至少您能明確事件脈絡:
但當基礎設施意外崩潰時,仿佛腳下大地驟然塌陷。一次漏裝的補丁、一場火災、一個過載的終端,都可能讓服務並非被黑或審查,而是徹底消失。
對 Web3 團隊而言,這是毀滅性打擊。
用戶不在乎故障源於惡意攻擊還是意外事故,他們只看到服務中斷。資金無法流轉,交易失敗,信任瞬間崩塌。基礎設施正常運行時隱於無形,一旦失效便成爲唯一焦點。
參考: 11 月 18 日 Cloudflare 故障
包括社交平台 X 和 OpenAI 的 ChatGPT 在內的多個網站用戶均收到錯誤提示,明確指出因 Cloudflare 服務異常,頁面無法正常加載。
硬件並非"去中心化"的萬能解藥
因爲去中心化無法魔幻般地規避現實物理規律。硬件面臨的威脅往往來自物理世界而非數字空間。
以 2022 年韓國案例爲例。
KakaoTalk 數據中心的一場火災導致支付、登入乃至該國最大交易所 Upbit 的訪問全面癱瘓。這不是黑客攻擊,僅是機房煙霧所致。
該案例的警示意義在於揭示了"單點故障"的脆弱性。這類事件並非小概率意外,而是停電、洪水、光纜中斷、政治動蕩等物理風險圖譜的常態組成部分。
此類事件正愈發頻繁,若 Web3 基礎設施建立在"物理世界穩定"的假設上,無異於自掘墳墓。
如何具體應對 Web3 不穩定性?
1 **韌性始於分布式布局。**絕不能將全部資產置於同一籃筐,無論涉及政治、地理還是技術維度。
2 **其次是冗餘設計。**每個關鍵組件(如計算、電力、網路)均配備雙備份加一備用單元。主系統故障時備份接管,備份失效時備用單元頂替,目標是實現用戶無感的持續服務。
3 **第三是常態化故障測試。**在鏡像環境中斷電停機、模擬攻擊、主動切斷區域連接,因爲最糟糕的容災失靈時刻,正是真實危機爆發之時。
成本是雲端與硬件之爭的決定性因素?
雲端曾是明顯的經濟性贏家:
但如今現實已大不相同。
AWS、谷歌、微軟等雲巨頭壟斷市場,缺乏競爭導致價格持續攀升。我們目睹計算成本同比漲超 20%,企業單周期帳單激增 25% 乃至更高。
與此同時,硬件成本正趨於可預測。雖需前期投入,但將投資分攤至 7-10 年週期後,持有成本反而顯現優勢。
當前價值 1100 美元的服務器,在十年期內月均成本約 110 美元。同等配置雲端服務?每月 2000 至 7000 美元。差距懸殊。
除成本外還有自主權。裸金屬架構可自主控制補丁、部署和環境,而雲端能力受制於服務商的權限設定。
總結
坦率說,硬件和雲端二者皆非可持續 Web3 基礎設施的未來。真正未來不在於二選一,而在於韌性建設。
通過智能備份、廣泛分布、透明經濟模型和以人爲本的支持體系來構築韌性。
唯有韌性方能護航。
而韌性無法租賃,只能通過持續構建、測試與沉澱獲得。故 Web3 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
基礎設施平日枯燥無奇,但一旦失效,產品所有亮點皆化爲烏有。若用戶無法交易、RPC端點宕機、服務無預警消失——信任便已崩塌。因此切勿將基礎設施視爲背景噪音,而應視作產品脊梁。
建設時即預設故障必然發生,因爲危機從不缺席。
能在下一輪 Web3 週期中存活的團隊,不會因炫酷界面或 meme 營銷取勝,而將依靠當世界拋出曲線球時,仍能穩守在線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