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kadot 確認其資產中心(Asset Hub)已於 2025 年 11 月 4 日完成全面遷移,在 Parity Technologies 和 Polkadot 技術聯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遷移僅用 8 小時 39 分鐘就完成 16.3 億 DOT 轉移,涉及 1,526,324 個帳戶。
(來源:X)
Polkadot 資產中心遷移的技術難度遠超一般區塊鏈升級。1,526,324 個帳戶和 16.3 億 DOT 已成功遷移到 Polkadot Asset Hub,遷移在鏈上執行,耗時 8 小時 39 分鐘,沒有分叉或停機。此次傳輸涉及 53,407 位質押者和 283 MB 的資料。這些數字背後是極為複雜的技術挑戰和精心的工程設計。
16.3 億 DOT 的遷移規模在加密貨幣歷史上極為罕見。以當前 DOT 價格約 7 美元計算,這相當於約 114 億美元的資產在 8 小時內完成轉移。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在鏈上執行的,意味著所有操作都透過智能合約和共識機制自動完成,而非通過中心化的手動干預。這種去中心化執行方式大幅增加了技術難度,但也確保了過程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
零停機時間是此次遷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在區塊鏈升級中,停機幾乎是常態。以太坊的重大升級通常需要協調全球節點在特定區塊高度切換到新版本,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共識分裂或臨時中斷。相比之下,Polkadot 的遷移在整個 8 小時 39 分鐘期間,網絡持續運行,用戶可以正常進行交易,質押者繼續獲得獎勵。這種「熱遷移」能力顯示了 Polkadot 架構設計的先進性。
無分叉同樣值得強調。區塊鏈分叉是指網絡在升級時產生兩個競爭性的鏈版本,這可能導致資產重複、共識混亂和社群分裂。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歷史上都出現過重大分叉事件,給用戶和開發者帶來巨大困擾。Polkadot 此次遷移完全避免了這個風險,所有 150 萬個帳戶在同一時刻無縫切換到新的 Asset Hub,沒有任何用戶被遺留在舊鏈上。
規模空前:16.3 億 DOT(約 114 億美元)和 150 萬帳戶同時遷移
零中斷:整個 8 小時 39 分鐘期間網絡正常運行,用戶無感知
無分叉風險:所有節點和帳戶同步切換,避免鏈分裂
去中心化執行:完全通過鏈上智能合約和共識機制完成,無需人工干預
283 MB 的鏈數據看似不大,但在區塊鏈環境中代表著數百萬筆交易記錄、帳戶狀態和智能合約數據。將這些數據完整、準確地遷移到新的平行鏈結構,需要精密的數據映射和驗證機制。53,407 位活躍質押者的遷移更增加了複雜度,因為質押涉及鎖定期、獎勵分配和治理投票權等多重維度,任何數據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升級後可實現模組化區塊鏈架構並降低交易費用。這個過程將質押、資產和治理邏輯遷移到 Asset Hub 平行鏈,減輕了核心鏈不必要的任務。上述改進將使 Relay Chain 能夠專注於共識、安全性和跨鏈路由,從而提升網路速度和可靠性。此次遷移將使 Polkadot 成為一個完整的模組化區塊鏈框架。
模組化區塊鏈架構是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傳統的單片式區塊鏈(如早期的以太坊)將所有功能集中在一條鏈上,包括共識、執行、數據可用性和結算。這種設計簡單但效率低下,當網絡擁堵時,所有功能都會受到影響。模組化架構則將這些功能分離到不同的專用層,每層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任務。
在 Polkadot 的新架構中,Relay Chain 專注於提供共識和安全性,這是區塊鏈最核心的功能。Asset Hub 平行鏈則處理資產轉移、質押和治理,這些是高頻但相對標準化的操作。其他平行鏈可以專注於各自的特定應用,如 DeFi、遊戲或社交網絡。這種分工使得每個組件可以獨立優化,而整體系統的性能大幅提升。
Parity Technologies 證實,此次遷移將降低交易成本,並提供更廣泛的可交易資產。交易成本降低源於 Asset Hub 專用於資產操作,可以更高效地處理這類交易。更廣泛的可交易資產則意味著 Asset Hub 不僅支持 DOT 本身,還可以輕鬆支持其他代幣、NFT 和代幣化資產,為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豐富性奠定基礎。
從技術演進來看,Asset Hub 遷移是 Polkadot 2.0 願景的關鍵一步。Polkadot 創始人 Gavin Wood 提出的 2.0 路線圖旨在將 Polkadot 從一個多鏈網絡轉變為一個更靈活、更高效的模組化生態系統。這個願景包括彈性共識(Agile Coretime)、非同步支持和跨鏈可組合性等多個技術創新。Asset Hub 遷移的成功證明了團隊有能力執行這些複雜的技術變革。
該公司在 2025 年 10 月成功完成 Kusama 遷移後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Kusama 是 Polkadot 的「金絲雀網絡」,專門用於在真實環境中測試新功能和升級,但風險較低。在 Polkadot 進行 Asset Hub 遷移之前,Kusama 已經完成了完全相同的過程,這為 Polkadot 團隊提供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和問題排查機會。
Kusama 測試的成功為 Polkadot 遷移提供了信心保障。團隊在 Kusama 遷移中發現並修復了多個潛在問題,優化了遷移流程,並驗證了所有技術組件的可靠性。當 Polkadot 正式遷移時,整個流程已經過充分測試和打磨,這大大降低了失敗風險。這種「先在 Kusama 測試,再在 Polkadot 部署」的雙網絡策略是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獨特優勢。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Kusama 作為測試網絡的價值無法估量。如果直接在 Polkadot 主網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遷移,任何技術故障都可能導致數百億美元的資產損失和社群信任的崩潰。Kusama 提供了一個真實但風險可控的測試環境,使得團隊可以在實際壓力下驗證技術方案,而不用擔心災難性後果。
根據 Parity 的公告,此次遷移涉及 283 MB 的鏈數據,涉及 53,407 位活躍質押者,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區塊鏈活動之一。這個「迄今為止」的評價不僅限於 Polkadot 自身,而是在整個區塊鏈行業中也罕有匹敵。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PoW)轉向權益證明(PoS)的合併升級雖然也很複雜,但它是通過硬分叉實現的,而非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的熱遷移。
遷移完成後,@DrW3RK 在 Polkadot Digest 中對 Parity Technologies、技術聯盟以及所有為生態系統團隊做出貢獻的人員表示讚揚。目前,關於 Asset Hub 和 Relay Chain 升級至 2.0.1 版本的下一輪公投、OpenGov 押金退款以及 Kusama Parity 更新的公投正在進行中。Polkadot 擁有強大的社群治理模式,而此次遷移的透明度也為其提供了支持。
Polkadot 的 OpenGov 治理系統是其區別於其他區塊鏈的重要特徵之一。與許多由基金會或核心團隊單方面決定升級路線的項目不同,Polkadot 的重大技術變更都需要經過社群公投。雖然 Asset Hub 遷移本身是技術執行層面的操作,但遷移的時機、方案和後續步驟都經過社群討論和投票。這種治理模式確保了遷移符合社群利益,也提高了社群對變革的接受度。
截至 2025 年 11 月 5 日,社區情緒依然非常樂觀,建設者和驗證者都對此平穩過渡讚不絕口。開發者已經開始使用 ParaSpell 和 API Sidecar 等工具來充分利用 Asset Hub 的新功能。ParaSpell 是一個跨鏈資產轉移框架,使得在不同平行鏈之間移動資產變得簡單。API Sidecar 則提供了 RESTful API 接口,讓開發者可以輕鬆查詢鏈上數據和構建應用。
這些開發者工具的快速適配顯示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開發者社群活躍且反應迅速。在許多區塊鏈項目中,重大升級後往往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時間等待開發者工具更新,導致生態系統暫時停滯。Polkadot 的情況則相反,關鍵工具在遷移完成後幾乎立即可用,這得益於提前的溝通和測試網階段的充分準備。
此次遷移的成功使 Polkadot 在可擴展性方面領先以太坊和 Cosmos 等競爭對手。以太坊雖然也在推進模組化路線圖(通過 Rollup 和數據可用性層),但其升級過程通常需要硬分叉和協調全球節點,風險較高且執行週期較長。Cosmos 雖然也採用模組化設計,但其 IBC 協議的複雜性使得跨鏈資產轉移不如 Polkadot 的 XCM 協議流暢。
Polkadot 此次遷移展示的「熱升級」能力是其技術優勢的集中體現。能夠在不停機的情況下重構網絡架構,這種能力在企業級應用中極為重要。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無法承受任何停機時間,如果 Polkadot 能夠提供 24/7 無中斷的服務同時持續升級,將在機構採用競爭中佔據重要優勢。
從市場影響來看,此次遷移的成功提升了 Polkadot 的技術信譽和投資者信心。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直接反映在價格上,但它為長期價值累積奠定了基礎。技術實力的證明將吸引更多開發者和項目選擇 Polkadot 作為部署平台,而生態系統的豐富最終會轉化為代幣需求和價格支撐。
此次遷移也為其他區塊鏈項目樹立了新的標準。它證明了大規模的鏈上遷移是可以零風險執行的,這將鼓勵更多項目勇於進行必要的技術升級。
33.28K 人気度
231.13K 人気度
4.09K 人気度
983 人気度
71.33K 人気度
Polkadotの偉業!8時間で16.3億ドルを移動、DOTのノーダウンタイム記録は前例のない快挙
Polkadot 確認其資產中心(Asset Hub)已於 2025 年 11 月 4 日完成全面遷移,在 Parity Technologies 和 Polkadot 技術聯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遷移僅用 8 小時 39 分鐘就完成 16.3 億 DOT 轉移,涉及 1,526,324 個帳戶。
8 小時 39 分鐘完成史詩級遷移
(來源:X)
Polkadot 資產中心遷移的技術難度遠超一般區塊鏈升級。1,526,324 個帳戶和 16.3 億 DOT 已成功遷移到 Polkadot Asset Hub,遷移在鏈上執行,耗時 8 小時 39 分鐘,沒有分叉或停機。此次傳輸涉及 53,407 位質押者和 283 MB 的資料。這些數字背後是極為複雜的技術挑戰和精心的工程設計。
16.3 億 DOT 的遷移規模在加密貨幣歷史上極為罕見。以當前 DOT 價格約 7 美元計算,這相當於約 114 億美元的資產在 8 小時內完成轉移。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在鏈上執行的,意味著所有操作都透過智能合約和共識機制自動完成,而非通過中心化的手動干預。這種去中心化執行方式大幅增加了技術難度,但也確保了過程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
零停機時間是此次遷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在區塊鏈升級中,停機幾乎是常態。以太坊的重大升級通常需要協調全球節點在特定區塊高度切換到新版本,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共識分裂或臨時中斷。相比之下,Polkadot 的遷移在整個 8 小時 39 分鐘期間,網絡持續運行,用戶可以正常進行交易,質押者繼續獲得獎勵。這種「熱遷移」能力顯示了 Polkadot 架構設計的先進性。
無分叉同樣值得強調。區塊鏈分叉是指網絡在升級時產生兩個競爭性的鏈版本,這可能導致資產重複、共識混亂和社群分裂。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歷史上都出現過重大分叉事件,給用戶和開發者帶來巨大困擾。Polkadot 此次遷移完全避免了這個風險,所有 150 萬個帳戶在同一時刻無縫切換到新的 Asset Hub,沒有任何用戶被遺留在舊鏈上。
遷移的技術亮點
規模空前:16.3 億 DOT(約 114 億美元)和 150 萬帳戶同時遷移
零中斷:整個 8 小時 39 分鐘期間網絡正常運行,用戶無感知
無分叉風險:所有節點和帳戶同步切換,避免鏈分裂
去中心化執行:完全通過鏈上智能合約和共識機制完成,無需人工干預
283 MB 的鏈數據看似不大,但在區塊鏈環境中代表著數百萬筆交易記錄、帳戶狀態和智能合約數據。將這些數據完整、準確地遷移到新的平行鏈結構,需要精密的數據映射和驗證機制。53,407 位活躍質押者的遷移更增加了複雜度,因為質押涉及鎖定期、獎勵分配和治理投票權等多重維度,任何數據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Asset Hub 模組化架構重塑 Polkadot 生態
升級後可實現模組化區塊鏈架構並降低交易費用。這個過程將質押、資產和治理邏輯遷移到 Asset Hub 平行鏈,減輕了核心鏈不必要的任務。上述改進將使 Relay Chain 能夠專注於共識、安全性和跨鏈路由,從而提升網路速度和可靠性。此次遷移將使 Polkadot 成為一個完整的模組化區塊鏈框架。
模組化區塊鏈架構是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傳統的單片式區塊鏈(如早期的以太坊)將所有功能集中在一條鏈上,包括共識、執行、數據可用性和結算。這種設計簡單但效率低下,當網絡擁堵時,所有功能都會受到影響。模組化架構則將這些功能分離到不同的專用層,每層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任務。
在 Polkadot 的新架構中,Relay Chain 專注於提供共識和安全性,這是區塊鏈最核心的功能。Asset Hub 平行鏈則處理資產轉移、質押和治理,這些是高頻但相對標準化的操作。其他平行鏈可以專注於各自的特定應用,如 DeFi、遊戲或社交網絡。這種分工使得每個組件可以獨立優化,而整體系統的性能大幅提升。
Parity Technologies 證實,此次遷移將降低交易成本,並提供更廣泛的可交易資產。交易成本降低源於 Asset Hub 專用於資產操作,可以更高效地處理這類交易。更廣泛的可交易資產則意味著 Asset Hub 不僅支持 DOT 本身,還可以輕鬆支持其他代幣、NFT 和代幣化資產,為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豐富性奠定基礎。
從技術演進來看,Asset Hub 遷移是 Polkadot 2.0 願景的關鍵一步。Polkadot 創始人 Gavin Wood 提出的 2.0 路線圖旨在將 Polkadot 從一個多鏈網絡轉變為一個更靈活、更高效的模組化生態系統。這個願景包括彈性共識(Agile Coretime)、非同步支持和跨鏈可組合性等多個技術創新。Asset Hub 遷移的成功證明了團隊有能力執行這些複雜的技術變革。
Kusama 先行測試確保零風險執行
該公司在 2025 年 10 月成功完成 Kusama 遷移後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Kusama 是 Polkadot 的「金絲雀網絡」,專門用於在真實環境中測試新功能和升級,但風險較低。在 Polkadot 進行 Asset Hub 遷移之前,Kusama 已經完成了完全相同的過程,這為 Polkadot 團隊提供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和問題排查機會。
Kusama 測試的成功為 Polkadot 遷移提供了信心保障。團隊在 Kusama 遷移中發現並修復了多個潛在問題,優化了遷移流程,並驗證了所有技術組件的可靠性。當 Polkadot 正式遷移時,整個流程已經過充分測試和打磨,這大大降低了失敗風險。這種「先在 Kusama 測試,再在 Polkadot 部署」的雙網絡策略是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獨特優勢。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Kusama 作為測試網絡的價值無法估量。如果直接在 Polkadot 主網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遷移,任何技術故障都可能導致數百億美元的資產損失和社群信任的崩潰。Kusama 提供了一個真實但風險可控的測試環境,使得團隊可以在實際壓力下驗證技術方案,而不用擔心災難性後果。
根據 Parity 的公告,此次遷移涉及 283 MB 的鏈數據,涉及 53,407 位活躍質押者,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區塊鏈活動之一。這個「迄今為止」的評價不僅限於 Polkadot 自身,而是在整個區塊鏈行業中也罕有匹敵。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PoW)轉向權益證明(PoS)的合併升級雖然也很複雜,但它是通過硬分叉實現的,而非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的熱遷移。
社群治理與開發者生態反應
遷移完成後,@DrW3RK 在 Polkadot Digest 中對 Parity Technologies、技術聯盟以及所有為生態系統團隊做出貢獻的人員表示讚揚。目前,關於 Asset Hub 和 Relay Chain 升級至 2.0.1 版本的下一輪公投、OpenGov 押金退款以及 Kusama Parity 更新的公投正在進行中。Polkadot 擁有強大的社群治理模式,而此次遷移的透明度也為其提供了支持。
Polkadot 的 OpenGov 治理系統是其區別於其他區塊鏈的重要特徵之一。與許多由基金會或核心團隊單方面決定升級路線的項目不同,Polkadot 的重大技術變更都需要經過社群公投。雖然 Asset Hub 遷移本身是技術執行層面的操作,但遷移的時機、方案和後續步驟都經過社群討論和投票。這種治理模式確保了遷移符合社群利益,也提高了社群對變革的接受度。
截至 2025 年 11 月 5 日,社區情緒依然非常樂觀,建設者和驗證者都對此平穩過渡讚不絕口。開發者已經開始使用 ParaSpell 和 API Sidecar 等工具來充分利用 Asset Hub 的新功能。ParaSpell 是一個跨鏈資產轉移框架,使得在不同平行鏈之間移動資產變得簡單。API Sidecar 則提供了 RESTful API 接口,讓開發者可以輕鬆查詢鏈上數據和構建應用。
這些開發者工具的快速適配顯示 Polkadot 生態系統的開發者社群活躍且反應迅速。在許多區塊鏈項目中,重大升級後往往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時間等待開發者工具更新,導致生態系統暫時停滯。Polkadot 的情況則相反,關鍵工具在遷移完成後幾乎立即可用,這得益於提前的溝通和測試網階段的充分準備。
建立即時升級新標準領先競爭對手
此次遷移的成功使 Polkadot 在可擴展性方面領先以太坊和 Cosmos 等競爭對手。以太坊雖然也在推進模組化路線圖(通過 Rollup 和數據可用性層),但其升級過程通常需要硬分叉和協調全球節點,風險較高且執行週期較長。Cosmos 雖然也採用模組化設計,但其 IBC 協議的複雜性使得跨鏈資產轉移不如 Polkadot 的 XCM 協議流暢。
Polkadot 此次遷移展示的「熱升級」能力是其技術優勢的集中體現。能夠在不停機的情況下重構網絡架構,這種能力在企業級應用中極為重要。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無法承受任何停機時間,如果 Polkadot 能夠提供 24/7 無中斷的服務同時持續升級,將在機構採用競爭中佔據重要優勢。
從市場影響來看,此次遷移的成功提升了 Polkadot 的技術信譽和投資者信心。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直接反映在價格上,但它為長期價值累積奠定了基礎。技術實力的證明將吸引更多開發者和項目選擇 Polkadot 作為部署平台,而生態系統的豐富最終會轉化為代幣需求和價格支撐。
此次遷移也為其他區塊鏈項目樹立了新的標準。它證明了大規模的鏈上遷移是可以零風險執行的,這將鼓勵更多項目勇於進行必要的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