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做事了,明年推「虚拟资产保管业务」,传5家银行有意申办

robot
摘要生成中

顺应国际趋势,金管会开放虚拟资产保管试办

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金管会)于 11 月 28 日宣布推出「虚拟资产保管业务」主题式试办,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受理金融机构申请。这项政策旨在顺应国际虚拟资产业务发展趋势,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安全且可靠的虚拟资产保管服务,并支持国内金融创新发展。

据金管会透露,目前已有 5 家民营银行表达申请意愿。试办期间为 6 个月,审查期约 2 个月。若明年 1 月送件且文件齐备,最快可望在上半年看到首家银行正式试办虚拟资产保管业务。此举不仅象征着台湾金融科技的重要里程碑,更展现了主管机关对于新兴金融产业的开放态度。

虚拟资产保管范围与申请条件详解

金管会强调,此次试办的「虚拟资产保管」业务范围仅限于虚拟通货,如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不包括资产代币化(RWA)与非同质化代币(NFT)。申请者需提供包括保管模式、客户服务规划、法规遵循、组织管理、安全性规划、资产隔离及财务会计制度等在内的 7 类详细资讯。

申请对象颇为宽广,不仅包括传统银行,金融机构甚至可以与金融科技业者携手合作。金管会表示,并未对申请者设置严格资格限制,主要将着眼于评估其安全性与风险管理能力。潜在客户以国内 26 家已完成洗钱防制法遵声明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为主,若有保管国外 VASP 业者的需求,亦可申请。

有意参与的金融业者可即日起向金管会提出辅导请求,正式受理试办申请期间为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届时,金管会将对申请案件进行为期约 2 个月的审查,并于审查后对外公布通过的业者名单。

更多完整资讯可以看金管会提供的「虚拟资产保管业务之主题式业务试办」说明资料,《加密城市》也帮大家把重点整理在下图。

图源:《加密城市》制图 「虚拟资产保管业务」概况

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模式

这项政策为银行、虚拟货币交易所和投资人带来多重利多。对银行而言,不仅可望提升手续费收入,更能透过这个「起点」探索虚拟资产产业的新兴商机。国际经验显示,银行通常依照保管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收取费用,为金融机构开辟了崭新的营收管道。

对虚拟货币交易所来说,将部分虚拟币交由第三方保管可显著提升作业安全性。在虚拟资产保管模式中,银行可采取两种主要方式:

一是保管客户私钥,将类似一连串英数位的关键凭证放入实体保管箱或 USB;

二是运用演演算法保管私钥,不过此方式涉及复杂的技术与资安标准,传统银行较为谨慎。

对投资人而言,银行的介入将大幅提高虚拟资产平台的信任度,使交易更加安心。此外,金管会强调,本次试办的成果与经验,将作为未来制定相关规范和推动政策的重要参考。

面对全球加密资产快速发展,台湾金融监理机关此番举措,无疑为国内虚拟资产生态系注入一剂强心针,有望进一步巩固台湾作为亚洲金融科技创新枢纽的地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者应考虑本文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金管会做事了,明年推「虚拟资产保管业务」,传5家银行有意申办』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加密城市』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