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诉讼新模式?摄氏想追回资金找不到人,起诉书可用NFT寄?

robot
摘要生成中

币圈诉讼新模式

你对 NFT 的印象还停留在艺术品拍卖或迷因文化吗?当所有人都认为 NFT 已死时,却未发现 NFT 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近期的一项「法律服务案例」,更直接颠覆了多数人对 NFT 以及法律程序的传统认知。

这起案件来自加密货币借贷公司——摄氏(Celsius Network),该公司在经历长达 1 年的破产阴影后,在去年底宣布成功脱离破产,并已按照重组计划,开始向债权人偿还超过 3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和法定货币。

然而,摄氏在破产后,急需追回资产以偿还债权人,而根据他们的调查,有一笔涉嫌诈骗的资金转移,牵涉到数个钱包地址,但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质,摄氏无法确定这些钱包的实际持有者是谁,连基本联系方式都找不到。

在传统法律框架下,这样的情况通常会让法律程序陷入僵局,但摄氏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决方案:直接将诉状以 NFT 的形式空投至相关的钱包地址。

为何要用 NFT 送达法律文件?

这个 NFT 并非一般我们认知的数位收藏品,而是内嵌一个超连结,连接至一个专门的网站,网站上详细列出诉状及相关法律文件。

为了追踪文件是否被接收和查阅,摄氏还聘请了专业的数位咨询公司 FTI Consulting,他们将监测钱包是否收到 NFT、追踪链上活动,并记录超连结被点击的具体日期与时间,确保文件送达的同时,也满足了法律上的正当程序要求。

根据纽约州的法律,当传统送达方式不可行时,法院可允许「替代送达」,替代方法必须合理且能够尽最大可能通知被告相关诉讼。

而在这起案件中,负责庭审的南纽约地方法院(SDNY)破产法官 Martin Glenn 认为,由于区块链的匿名特性,传统的邮寄或面对面送达完全不可行,因此 NFT 空投是最佳方式。

最后,Martin Glenn 同意摄氏以 NFT 空投的方式向匿名被告进行法律文书送达。这不仅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新范例,更是区块链技术在传统法律服务的一次大胆创新。

Martin Glenn 特别指出,NFT 的使用不仅符合技术上的可行性,也符合法律上对正当程序的要求,因为这些 NFT 直接空投到被告使用的钱包,且其开启情况可被全程追踪,确保文件被收到并查阅:「电子邮件地址为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送达铺平了道路,而钱包地址则是区块链时代的延续。」

NFT 作为法律工具的潜力

这次裁决无疑是划时代的案例,突显了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透明且可追溯,相比电子邮件或其他数位方式,NFT 空投可以更直观地确保送达对象的接收情况,并有效避免邮件被误判为垃圾邮件或直接忽略的情况。

但这项新模式也伴随着挑战。例如,NFT 的接收是否能完全等同于传统送达?假设被告以技术或语言障碍为由辩称无法理解 NFT 的意图,法律是否能认定这已构成有效通知?

此外,如何避免 NFT 被恶意篡改或拦截,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不过透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早已远不止于金融领域,而是在法律、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都有潜力带来影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分析师观点仅供参考,用户应参考更多元的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并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币圈诉讼新模式?摄氏想追回资金找不到人,起诉书可用NFT寄? 』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加密城市』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