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华尔街劫持了!比特币发展正脱离初衷,散户恐成最终受害者?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币的崛起与现状

2024 年,比特币价格达到了 93,000 美元,较一年前翻了一倍多。然而,这次的崛起已经不再关乎脱离现有金融体系,而是关于如何在其中蓬勃发展。两年前,FTX 的倒闭和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让比特币的未来悬于一线。利率上升、丑闻频发,以及无尽的怀疑,使比特币陷入困境。监管机构嗅到了血腥味,批评者称其为泡沫。比特币的宏伟愿景——无仲介的点对点交易——看起来已经名存实亡。

图源:TradingView 比特币今年屡创新高,与年初低点比较起来,已经涨了 135%

华尔街的进场与比特币的主流化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是,华尔街正热衷于比特币,将其视为新的投资标的。金融精英们似乎已经「劫持」了比特币。贝莱德(BlackRock)的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已经累积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英国的退休基金和伦敦金融城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纷纷加入。比特币不再是叛逆者的武器,而成为那些它原本想要颠覆的机构的战利品。

这并非对比特币理念的认可,而是对金钱的追逐。华尔街并不关心去中心化,它们关心的是手续费。比特币已经成为一种产品,置身于与美国股票交易几乎全部受控的中央系统——如存托信托与结算公司(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之下。讽刺的是,那些曾经高喊「打倒银行」的运动,如今却与银行亲密合作。比特币本身并没有改变,它仍然没有内在价值,不产生收入,价格仍由零售投机所驱动。然而,理财顾问们却敦促客户将其纳入「现代」投资组合。

监管缺失与潜在风险

这一趋势令人警惕。退休基金开始涉足比特币,受托人感受到随波逐流的压力。即使是小规模的加密货币配置,也可能在下一次市场下滑时,对机构投资组合产生连锁反应。而监管机构在哪里呢?答案是缺乏连贯性。监管者们仍在摸索,对比特币风险没有统一的方法。各机构各行其是,留下了巨大的漏洞,足以让华尔街利用。

金融产品缺乏透明度也无济于事。许多投资人对于机构如何处理他们的资产一无所知。此外,下一届美国政府可能放松监管,导致更为不稳定的环境。想像一下,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机构玩家将比特币打包成复杂的金融产品。当下一次加密货币崩盘来临时,这些产品可能已经渗透到退休帐户和养老金中,颇有当初次级房贷的味道。问题不是是否会蔓延,而是何时蔓延。

图源:《加密城市》制图 美国次级房贷示意图

再质押与比特币的未来

如果说机构对比特币的控制已经够糟糕,那么「再质押」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简单来说,再质押是指同一个比特币被用作多笔贷款的抵押品,就像一美元被花费了十次,结果就是一座纸牌屋。再质押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一个借款人违约,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消耗市场的流动性。2022 年的加密货币崩盘,显示了这种做法的破坏性。许多参与激进再质押的平台面临流动性危机,投资人损失惨重。

真正的问题在于,投资人往往被蒙在鼓里。大多数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不会揭露其再质押行为,让人们对风险一无所知。一旦被再质押的比特币因管理不善或被骇而丢失,就永远无法追回。这种做法也通过膨胀比特币的感知供应量,压低了其价格。比特币不再稀缺,似乎无处不在,这干扰了市场动态和投资人信心。

华尔街以利润为导向的心态,为了短期收益而忽视了技术进步。作为区块链创新的中坚力量,新创公司正被挤出市场。剩下的是一个更关注维持现状,而非突破边界的市场。此外,高频交易和演算法策略——机构交易的典型特征——加剧了价格波动。寻求稳定性的散户投资人可能被迫退出,将比特币留给投机巨头。

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谁掌握权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比特币的灵魂已经被其价格标签所掩盖。

点这里看更多关于《比特币是什么?》、《比特币怎么买》的资讯。

『被华尔街劫持了!比特币发展正脱离初衷,散户恐成最终受害者?』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加密城市』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