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Ripple RLUSD如何颠覆传统支付?从Mastercard到Gemini的链上野心
被华尔街盯上的稳定币
最近加密圈有个大动作容易被忽视——Ripple的稳定币RLUSD突破10亿美金流通量,背后是Mastercard、Gemini、WebBank这几个重量级玩家的联合。说白了,这不只是又一个USDC/USDT的竞争对手,而是传统金融机构在用公链改造支付系统。
RLUSD有什么不一样?美国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直接批准,1:1美元储备,运行在XRP Ledger上。这意味着它从出生就带着合规光环——这是USDT/USDC花了多年才争取到的东西。
为什么大机构突然看上XRP Ledger?
传统支付系统的痛点很扎心:跨境汇款要3-5天,中介费一大堆,透明度接近零。XRP Ledger怎么解决的?
速度:交易秒级确认,不是小时级。对标美联储的CHIPS系统,但成本低90%。
费用:单笔手续费不到1美分。Mastercard的国际转账呢?中间商要吃掉5-10%的佣金。
透明性:链上记录无法篡改。比起传统银行的"黑箱"结算,用户能实时看到每一笔钱去哪了。
这也是为什么Mastercard选择集成RLUSD到它的全球支付网络——不是因为看好加密货币本身,而是这套技术能直接降低运营成本。
从Gemini信用卡看消费端的突破口
Gemini的RLUSD信用卡听起来很科幻,但本质很务实:让普通用户能用稳定币日常消费。
用户持有RLUSD → 刷卡消费 → 商户收到USD → 实时结算。省掉了中间的银行清算环节,费用能便宜20-30%。这对小商户特别有吸引力——传统POS机的扣率通常是2-3%,Ripple的方案能压到1%以下。
WebBank(Gemini的发卡行)在这套生态里充当"桥接角色"——一边连接消费端,一边接入Mastercard的商户网络。简单说,就是把DeFi的高效和传统支付的广泛接受度合并了。
市场在酝酿什么?
稳定币市场这块有组织的增长信号:
需求端:各国央行都在研究CBDC,市场对「可控的数字货币」需求在上升。RLUSD的监管友好属性,正好填补这个空隙。
供给端:2024年末上线至今,RLUSD流通量破10亿,增速超过USDC的同期表现。不是因为币价涨(稳定币不涨价),而是因为真的被用上了。
预期:有分析认为稳定币市场可能在2030年达到4万亿规模。为什么?因为每一笔B2B跨境支付、每一笔企业流动性管理,都有可能从传统银行转向链上。
坑在哪儿?
虽然前景诱人,但也别忽视风险:
监管不确定性:NYDFS的批准是美国级别,其他国家还在观望。欧盟、亚洲的态度还不明朗。
流动性问题:再多大机构背书,如果交易对手缺、交易深度浅,实际应用还是会受限。
路径依赖:Mastercard集成RLUSD后,会不会也集成USDC或其他竞品?多链竞争可能会稀释RLUSD的网络效应。
底层逻辑
Ripple这盘棋的核心不是抢USDT的份额,而是用**「合规+效率」**的组合拳,让传统金融机构愿意上链。Mastercard不是因为信仰加密才用RLUSD,而是因为这玩意能直接提升利润表。
从这个角度看,RLUSD的成功标志可能不是单纯的流通量数字,而是成为多少B2B跨境支付的结算工具。那才是真正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