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上让我想起了熟悉的场景。每天某个山寨币都在冲锋,早上被喧嚷着“那个币要翻倍”,但到了下午却下杀,卷入了跟风的人们。在群聊中,连日来被欢呼着“迎来了山寨季”,但最终却是“狼少年”的重复,一天上涨后又连续三天阴跌,散户们已经疲惫不堪。这种“反复伪装诱高,考验耐心”的节奏,让人想起了2017年强气市场的前半段。当时BTC也在先行上涨,山寨币随之波动,每当看似要爆发时总是以“买入诱惑”结束,所有人都放弃了期待时,真正的山寨季却突然降临了。



进一步需要关注的是,最近BTC的老牌大户投资者(长期持有BTC的资深玩家)频繁地表现出“将大量资金转移到ETH”的动向。从链上数据来看,持有超过1万BTC的多个地址在过去一周内将BTC转入交易所,并在兑换成ETH后小额购买主要的替代币(SOL、ADA、DOT等)。这并不是单纯的“对BTC看空”,而是更像是“资金逐步转移”。大户投资者在BTC达到11-12万美元区间时锁定了一部分利润,并将这些资金转移到仍未大幅上涨的ETH或替代币中,似乎在等待下一次“行业轮动”的收益。

这笔资金流动的逻辑与2017年非常相似。当时BTC先触及顶峰,随后机构投资者和大户投资者将资金从BTC转移到ETH和其他币种,首先ETH从300美元上涨至1400美元,随后其他币种也纷纷爆发性上涨,许多小型币在短时间内涨了5-10倍。目前的迹象更加明显。一方面,BTC在11万美元附近震荡,短期的上涨动能减弱,资金正在寻找“更低估值、潜力更大的”标的;另一方面,ETH的现货ETF持续净流入,生态系统的热情(L2、DeFi)高涨,其他币种在经过前期调整后处于相对较低的估值,正是资金轮换的理想选择。

但是,散户在这个“轮换期”中容易陷入的陷阱是。看到其他币种稍微上涨就跟随,结果被卷入“伪装诱高”,或者无法忍受反复的痛苦而放弃所有持股,失去在真正的币种季节来临时重新入场的勇气。2017年也有很多人陷入了这个模式。在币种的“伪装诱高”中遭受损失,最终在币种季节爆发时,手中仅剩的资金寥寥无几,只能旁观他人获利。

实际上,当前应该做的不是“追逐铸币并无计划地购买”,而是“提前准备,耐心等待机会”。首先,选择拥有实际生态系统(例如,实用的应用程序和活跃用户)和适度市值(100亿到1000亿美元)的铸币,避免“纯概念投机”的无实体币。接下来,在调整时以小额资金开始投资,不要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以避免被短期波动所影响。最后,要忍受“伪装诱高期”的痛苦。大户投资者的资金转移需要时间,从BTC到ETH,再到ETH到铸币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波动。

总体而言,此次的强气市场中的“另类币场景”已经显现出2017年的影子。首先BTC构建了强气市场的框架,其次ETH接受资金,最后另类币点燃散户的FOMO情绪。目前的“伪装诱高”和“大户投资者的资金移动”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准备阶段。当所有人都放弃认为“另类季节不会来”的时候,真正的机会将会到来。通过不被短期波动所迷惑,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在另类季节来临时把握住机会。感谢您的观看。请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意见。
BTC-0.11%
SOL-1%
ADA-2.29%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