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的经济格局:此次牛市与以往周期的不同之处

我已经关注加密市场多年了,告诉你——这个2025牛市完全不同于以往。比特币曾经只是一些科技极客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奇怪网络货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游戏完全改变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加密货币领域在这些高低周期中移动,这基本上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创新速度、采用率和价值升值。与之前的加密货币爆炸性增长浪潮相比,我们现在在 2024 年所经历的已经被贴上了独特性的标签。

将当前的涨势与过去的周期进行比较并不仅仅是学术性的——如果你想在这个华尔街西装与地下交易者竞争的新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是至关重要的。2013年、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背后的力量这一次并没有重现。新的参与者已经进入这个领域——从巨大的机构投资者到以前不存在的监管框架。

重温之前的加密牛市

2013年,比特币的暴涨主要是由媒体炒作、早期交易所的出现和人们对这个区块链事物的一般好奇心推动的。市场基本上只是一些对技术感兴趣的爱好者和不怕尝试新事物的另类投资者。

然后2017年出现了ICO热潮,允许数百个新代币和项目几乎一夜之间崛起。普通人开始参与其中,既带来了兴奋感,也带来了剧烈的波动。以太坊成为智能合约和新项目的首选平台。

到 2021 年,事情已经有些成熟了。像特斯拉这样的上市公司购买比特币用于他们的国库,再加上 NFT 和 DeFi 的兴起,表明加密经济不再只是一些边缘实验。但我们也看到了大规模的崩溃、监管机构的旋转以及像 Terra Luna 倒闭这样的灾难,这些都给每个人带来了一些惨痛的教训。

2024-2026年牛市有什么新变化?

当前的周期始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全球背景。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因素融合:比特币 ETF 终于在美国推出,主要市场的监管进步,以及使加密货币使用更容易获得的新技术。对话不再是关于反抗银行——而是关于与机构市场的整合、实际应用和基础设施效率。

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基金大量进入市场,交易量是我们前所未见的。这提高了该行业的可信度,但也带来了合规、安全和流动性方面的新挑战。投资者的画像发生了剧烈变化——除了早期采用者和热衷者外,现在还有银行、财富管理者,甚至政府在探索区块链和数字资产。

最后,人工智能、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和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等叙事现在与传统主题如DeFi和NFTs相竞争。2024-2026周期更加多样化和多面化,融入了多种技术和经济趋势,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比特币上天”口号。

当前牛市与之前牛市的主要区别

机构参与与华尔街动态

最显著的差异可能是机构投资。主要银行、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以结构化的方式购买、保管和交易加密货币。在美国,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现货ETF的推出为数十亿的机构资本以受监管、透明的方式进入市场打开了大门。

这种制度化带来了更大的流动性,减少了之前周期中一些极端的波动性。金融巨头现在直接影响市场价格和动态。关于治理、审计和透明度的讨论得到了提升,使得环境对大型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但也变得更加竞争激烈,较早期周期的"西部荒野"少了许多。

这种机构存在也创造了不同的市场动态——价格变动现在与全球宏观经济因素如利率和美国货币政策更紧密地相关联。专业资本的涌入增加了对衍生品、期权和复杂交易策略的关注。

监管环境

在 2017 年和 2021 年,监管是一个次要且通常不确定的话题,但它现在是 2024-2026 年市场的核心。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都为加密资产制定了具体的监管框架,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清晰度,从而增强了信心。围绕稳定币、CBDC 和政府在加密市场中的作用的讨论是前沿和中心。

随着更多规则的出台,行业现在在更严格的合规逻辑下运作。交易平台必须遵循KYC要求,打击洗钱,并确保用户资金安全。尽管官僚主义有所增加,但监管也为ETFs、受监管基金和大规模运营等产品开辟了新机遇。趋势是向更专业化发展,即使较小的项目在适应新要求方面面临困难。

监管也带来了挑战和争议。在某些情况下,过于严格或设计不良的法律已将创新项目驱逐到其他司法管辖区。尽管如此,整体平衡似乎是积极的:市场现在更安全、更透明,并且更好地准备应对系统性风险,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全球宏观经济背景

这一周期的宏观经济背景截然不同。虽然由于疫情后的刺激政策,全球流动性在2021年达到了历史水平,但我们现在面临更高的利率、持续的通货膨胀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这改变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如加密货币)的看法,许多人现在将其视为潜在的价值储备或不确定时期的多样化替代品。

美联储的决策、乌克兰战争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现在影响力更强。宏观经济事件直接影响主要加密价格,特别是比特币,它已巩固为全球风险偏好的"温度计"。与传统金融情境的这种更大联系意味着当前的牛市与股票、商品和货币市场的波动更加同步。

我们还看到人们对加密货币作为对冲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面临货币贬值或资本管制的国家。这扩大了市场潜力,但也要求投资者密切关注加密行业本身的外部因素。

技术、基础设施和用户体验

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2024-2026周期相比以前的周期显示出显著的进步。新的Layer 2解决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和Base带来了更快、更便宜的交易,使区块链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桥接、智能钱包和账户抽象机制的普及降低了最终用户的复杂性。

DeFi增长持续,但出现了更多强大、经过审计的协议,流动性更强。环境对黑客攻击和利用的敏感性降低,尽管风险仍然存在。链上分析工具、新的金融产品和与传统数字银行体验更接近的交易平台帮助将新的用户群体引入该领域。

另一个亮点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之间的集成。使用 AI 进行市场分析、自动交易,甚至提高智能合约安全性的解决方案正在取得进展,扩大了加密货币的用例,并为生态系统创造了新的范式。

市场叙事与驱动因素

每个周期都是由主导叙事驱动的。在2017年,ICO是主流;在2021年,DeFi和NFT占据了关注焦点。在2024-2026年的牛市中,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分散的市场,充满了新的趋势。像AI代币、真实资产代币化、DePIN和通过ETF的机构化等叙事已经获得了显著地位,成为新的增长和投机引擎。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代币的出现、专注于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的项目以及通过区块链集成现实世界的资产表明该行业正在扩大视野。模因币和在线社区项目仍然具有相关性,但现在与传统金融市场对话的更复杂的创新和解决方案共享空间。

这种叙事的多样性增加了机会,但也要求投资者更加关注,他们必须区分稳健的项目与昙花一现的潮流。随着每一个新周期,从噪音中分离信号的挑战只会加大。

地理和人口变化

当前牛市的另一个差异因素是参与者在地理和人口结构上的变化。巴西、尼日利亚、印度和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在交易量和日常问题(如汇款、通货膨胀保护和金融服务获取)的加密解决方案采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的构成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虽然以往大多数是具有技术背景的年轻男性,但今天女性、40岁以上的人以及寻求多样化和财富保护的小企业主的参与度都在增加。移动友好型平台的普及和简化的数字入驻流程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

此外,各大洲的主要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大力投资区块链基础设施,这表明采用运动是全球性和多方面的。

市场情绪、行为和风险

过去周期的经验使市场更加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加谨慎。FTX、Celsius 和 Terra Luna 等丑闻表明需要更大的尽职调查、透明度和自我监管。尽管乐观,但人们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多元化和项目的基本面分析。

尽管波动性仍然存在,但由于流动性增加和机构的参与,波动性往往较小。调整仍在发生,但对整体市场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山寨币和表情币仍然显示出爆炸性的波动,但在投资之前,关于多样化和事先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大的共识。

另一个相关点是对安全、隐私和合规性的日益关注,这在投资者选择和新产品及平台的发展中得到了体现。因此,目前的周期似乎更加成熟,准备好应对挑战——尽管像往常一样,新的惊喜可能会出现。

观点:什么可能影响这个周期的剩余部分?

2025-2026年的牛市未来仍然充满惊喜。人工智能项目的进展、可能将ETF扩展到其他数字资产,以及与传统金融系统的日益融合,都有望让市场保持活跃。同时,潜在的监管事件、全球经济危机或新的颠覆性技术可能会加速或减缓增长。

要关注的信号包括联邦储备的行为、CBDC的进展、新兴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的"浪潮"的采用,以及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发展。在保持信任和安全的同时创新的能力,将决定这一周期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样一个动态的情况下,保持更新、多样化策略和密切关注市场走势是基础。持续学习和适应将是那些希望在当前和未来周期中取得成功的人的重要差异化因素。

这波牛市无疑与之前的牛市不同。机构投资者的大量进入、监管的进展、新的技术趋势以及行业的全球化创造了一个更加复杂、动态和要求更高的环境。对于投资者、交易者和爱好者来说,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更安全地导航并利用这个周期所提供的机会至关重要。

IN1.74%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