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e Network让跨链进入无桥时代



在过去几年里,跨链始终是区块链世界里的痛点。无论是资产转移,还是多链应用的体验,跨链桥都像一个绕不开的中间环节。但桥的安全性问题、复杂的操作步骤,始终让人心存顾虑。Cycle Network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它想做的,就是把跨链桥彻底抛弃,建立一个统一的多链结算层。

三层架构,拆掉跨链桥

Cycle 的设计非常直接:以太坊作为安全锚点,用 ZK 技术来保证状态的完整性。在这个基础上,它扩展了多链连接性,再通过 zkEVM Rollup 把所有跨链活动统一聚合,用户完全不用再关心“切换网络”或“跨链桥接”。

整个网络分为三层:
•安全层:以太坊 + 零知识证明,确保状态无可篡改。
•扩展层:连接 L1、L2 以及应用链,提供完整的数据索引。
•Cycle 层:Rollup 聚合多链交易,用户在一个界面完成所有跨链交互。

这套设计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用户只管点,复杂的交互由系统自动处理”。

Cycle 并不是停留在架构层面的空谈
•在稳定币结算上,Cycle 能让 USDT 等资产在不同链之间自由流动,像在一个网络中一样。对于发行方,还能提供链上活动和链下储备的实时证明,合规透明。
•在 GameFi 场景,项目 Golden Goose 把复杂的跨链操作完全抽象掉。用户只需要质押资产,就能参与游戏,系统会自动完成兑换、Gas 支付、跨链操作。

Golden Goose 还跑出了不错的成绩:80 万+ 地址参与,主网付费地址超过 2 万+,TVL 达到 1500 万美元,尤其在拉美、日本和土耳其市场表现活跃。

亮眼的早期数据

从 Alpha 主网上线至今,Cycle 已经:
•超过 4 亿美元安全资产
•处理了 300 万笔+ 交易
•集成了 20+ 公链(包括 Monad、Berachain、BSC、Base 等)

这对一个刚上线不久的项目来说,算是相当可观的成绩。

未来方向

Cycle 走到现在,已经从“技术搭建期”逐渐进入“生态扩张期”。TGE 之后,流动性中心和空投计划将成为推动用户参与的核心抓手。未来,CYC 也会承担更多网络层的治理权和价值承载。

如果说过去几年跨链生态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把资产从一条链带到另一条链”,那 Cycle 的思路就是:根本不需要桥。它要做的,是把整个多链生态抽象成一个统一的结算层,把跨链体验降到最低门槛。

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稳定币结算,还是像 Golden Goose 这样的链抽象化应用,Cycle 都展示了实际落地的可能性。随着生态不断扩张, $CYC 代币的价值也会随着网络使用量一起放大。

@cyclenetwork_GO @unicornxdex @unicornverse_io
#VisaNet $CYC
ETH-2.34%
ZK-4.89%
L1-4.02%
GAFI-0.39%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