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Web3哲学:从个人计算机到去中心化 重塑数字世界的自由精神
Web3 哲学:从个人计算机到去中心化未来
Web3 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到个人计算机诞生的时代。这一概念的本质在于赋予个体掌控技术、隐私和资产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生活。这种思想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个人计算哲学一脉相承。
虽然人们常将 Web3 与互联网演进或加密货币革命联系在一起,但这些观点可能只是触及了表面。Web3 的精神实际上源于 1960 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其核心是将技术主导权交还给个人。这包括无需中介就能创建和管理账户与钱包的自主权、与陌生人进行可验证交互的能力,以及自由参与网络治理的无许可性。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一些技术先驱就已经认识到技术应该服务于个人自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史蒂夫·乔布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战后的经济繁荣,但也出现了对大公司和主流媒体主导生活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地球目录》杂志应运而生,它以"获取工具"为口号,旨在向读者介绍能帮助个体独立思考、掌控命运的各种工具。
这本杂志的创刊词中已经体现出与当代 Web3 哲学高度一致的精神。它强调个人力量的发展,鼓励人们掌握自己的教育,寻找灵感,塑造环境,并与他人分享这种探索精神。
进入 70 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一些先行者意识到技术可能被滥用,成为控制人的工具。他们呼吁计算机应该为人所用,而不是用来对抗人。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乔布斯参与了早期的黑客聚会,并与沃兹尼亚克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他们的理念是为用户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软件,让人们能够自由访问不断增长的软件库。
80 年代,开源技术和自由软件运动兴起。理查德·斯托曼等人提出,软件应当赋予用户基本的自由和掌控权。同时,黑客文化也逐渐系统化为"黑客伦理",强调信息自由、去中心化和技术创新。
90 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政府对网络犯罪的担忧增加,一些过度监管行为引发了对数字权利的关注。电子前沿基金会成立,致力于保护数字时代的言论自由和用户权利。同时,Cypherpunk 运动兴起,强调数字隐私的重要性。
2008 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为去中心化货币体系提供了现实选择。随后,维基解密和斯诺登事件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抗权力滥用的决心。
2013 年,Vitalik Buterin 提出将区块链技术从单一货币用途拓展为通用计算平台的设想,这最终演变成了以太坊项目。在项目早期,Gavin Wood 加入并帮助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Gavin Wood 首次系统性提出了"Web3"的概念。这不仅仅是一个新术语,更是一种全新社会基础设施的构想:在技术、社会意识与历史机遇契合之时,我们终于能够构建一个去信任、去中介、以个体为中心的新世界。
从 Ethereum 到 Polkadot,再到正在推进的 JAM 协议,每个项目都根植于"自由"这一核心价值。如果说个人计算机革命为大众打造了"人人可用"的硬件终端,那么 Web3 哲学则致力于构建一台"人人可编程"的全球超级计算机。
尽管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可以确定的是,Web3 的发展背后有一群跨越技术、制度与文化界限的人,他们正在为实现一个共同的愿景而努力——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赋予个体最大自由与创造力的数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