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英媒曝光:6.1万枚比特币洗钱案始末及跨境追赃路径解析
6.1万枚比特币被冻结,跨境追赃的法律路径探析
近期,一起涉及百亿比特币的洗钱案件在加密货币圈内引起广泛关注。案件主角是一名英国华裔女性外卖员,她因涉嫌参与大规模洗钱活动而被英国司法机关起诉。随着更多法律文件的公开,案件的来龙去脉逐渐明晰 - 这笔巨额资金源自天津一起非法集资案。
据了解,该非法集资案的主要嫌疑人在将非法所得全部兑换为比特币后逃往英国,并利用这名外卖员进行洗钱活动。目前,英国司法机关已成功扣押了价值约300亿元的6.1万枚比特币。
本文将结合实务经验,详细探讨加密资产跨境追赃的具体路径,为相关案件的受害者提供可能的损失挽回思路。
案件始末:从非法集资到跨境洗钱
2014年3月,几名犯罪嫌疑人在天津注册成立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该公司虽未持有任何银行牌照,却向社会公众(主要是老年群体)推销所谓的"保本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承诺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00%到300%,投资期限在6到30个月不等。
在监管不足的环境下,该公司迅速扩张,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家分支机构,受害者人数超过10万。通过这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主要嫌疑人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数百亿的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嫌疑人早在开展非法集资之前,就已经涉足比特币挖矿业务。2013年,她利用比特币的第一波热潮,开设了规模可观的"矿场",并对外宣称提供矿机托管服务,承诺300%的年化收益率。通过比特币挖矿,她逐渐认识到比特币在资金转移和洗钱方面的独特优势。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主要嫌疑人在加密资产监管尚未完善、全球反洗钱制度尚未健全的时期,要求将非法集资所得通过交易平台兑换为比特币。这一举动既可以在比特币价格上涨时兑现收益,也为日后潜逃做好了准备。
然而,2014年至2017年期间,比特币价格大多在200美元到800美元之间波动,无法支撑其承诺的高额回报,最终导致该公司崩盘。
2017年,主要嫌疑人通过一系列身份伪造手段,成功逃往英国,仅携带了一台存有大量比特币的笔记本电脑。
到达英国后,由于自身已被列入中国黑名单且加密资产监管日趋严格,主要嫌疑人急需找到一个"白手套"来协助资金洗白。此时,一名在英国独自抚养孩子的华裔女性外卖员通过小广告与其取得联系。在随后的几年里,这名外卖员帮助主要嫌疑人洗钱、消费,并作为替身处理各种事务,共计为其洗白了数百万英镑的赃款。
然而,这种明显异常的消费行为很快引起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注意。经过长期布局,英国警方最终逮捕了这名外卖员,并成功扣押了约6.1万枚比特币。虽然主要嫌疑人仍然在逃,但大局已定。
受害者跨境追赃的可能路径
目前,英国皇家检察署已依据相关法律向高等法院提起追赃程序。在英国法院签发没收令之前,还需通过司法程序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合法权利人。
对于国内案件的受害者而言,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追赃途径:
1. 通过我国司法机关提出跨境追赃请求
我国与英国于2013年12月签署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为两国在刑事案件涉案赃款追回方面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司法部应是向英国司法机关发起联系、提出追赃要求的主要职能机构。
建议受害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向我国司法部等职能机关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反映情况并提出追赃挽损的合法请求。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被害人向英国司法机关提出追缴赃款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例如,在Alamieyeseigha案中,尼日利亚通过在本国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并在英国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成功追回了约1700万美元的赃款。
我国在跨境司法合作方面也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余振东案、李化学案等都是成功案例。
2. 自行提起民事诉讼
在香港、英国等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可以通过向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追赃挽损。然而,在本案中,并不建议将此作为首选方案。
主要原因是,涉案款项已从法定货币转化为加密资产,如果直接向英国司法机关提起民事诉讼,首先需要面临证明自己是涉案财产权利人这一极大难题。即便提供了投资合同、银行转账流水,也难以直接证明当前涉案的比特币与受害者财产之间存在英国法律认可的"关联"。
此外,在英国聘请律师发起此类诉讼成本极高,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谨慎考虑。
结语
加密资产的追赃挽损即使在国内也并非易事,跨境追赃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建议本案受害者对我国司法机关保持必要的耐心。相关部门将会密切关注案件进展,适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