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Peter Thiel与Founders Fund: 从PayPal起家到硅谷投资巨头之路
从PayPal帮派到投资帝国:揭秘Founders Fund发家史
Peter Thiel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他能预见远方的棋局,并精准布局关键棋子。他游走于金融、科技和政治的核心地带,行为谨慎而反常,难以捉摸。他经常神秘消失,然后突然出现,抛出犀利观点或引人注目的新投资。乍看是失误,但随着时间推移,往往显露出非凡远见。
Founders Fund是Thiel权力、影响力和财富的核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规模5000万美元的小基金成长为管理数十亿美元的硅谷巨头。其形象颇具争议,类似90年代初的"坏小子军团"。业绩数据佐证了这种张扬做派,对SpaceX、比特币、Palantir等的集中押注创造惊人回报。2007、2010和2011年三期基金更创下风投史上最佳业绩三部曲。
Thiel具有独特魅力。与他偶遇常令人着迷:有人为他迁居,有人放弃显赫职位,只为多沆瀣他的"诡异"思想。他的魅力源于多才多艺,能在不同话题中游刃有余,以三一学院教授的博学阐述深奥观点。
Ken Howery与Luke Nosek早在2004年联创Founders Fund前就臣服于这种魅力。Howery称首次长谈后,他对女友坦言:"我可能余生都会与这人共事。"Nosek则代表Thiel理想人才原型: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敢于探索常人怯于思考的结论。
1998年斯坦福演讲后,Founders Fund三位创始人正式会面。虽然创立风投基金还需7年,但更深层次合作已即刻开展。
某种程度上,Founders Fund是Peter Thiel的"报复性商店"。这可视为对红杉资本Michael Moritz的回应。Moritz是牛津毕业记者转型的投资传奇,在Thiel早期创业史中屡次成为绊脚石。
PayPal时期,两人就在董事会上发生冲突。Thiel提议将新融资1亿美元用于做空市场,Moritz勃然大怒并威胁辞职。最终Thiel的预判正确,但计划被否决。这加剧了两人不信任,后续CEO权力斗争中再起波澜。虽然PayPal最终成功,但这些矛盾为Thiel日后创立Founders Fund埋下伏笔。
PayPal收购案给Thiel带来6000万美元,进一步点燃投资野心。他开始多线并进:追逐宏观投资成就、系统化风投实践、同时创立新公司。Clarium Capital成为核心载体,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增长。
同时,Thiel与Howery开始筹划专业风投基金。两年酝酿后,2004年启动募资,初期规模5000万美元。但募资异常艰难,机构LP对小规模基金兴趣寥寥。最终仅募1200万外部资金,Thiel自掏3800万补足缺口。
2004年的Clarium Ventures(后更名Founders Fund)意外成为硅谷最佳定位基金,这归功于Thiel募资前完成的两次个人投资:Palantir和Facebook。Palantir虽遭多家顶级VC拒绝,但获中情局投资部门青睐。Facebook投资则源于Reid Hoffman引荐,Thiel会面后迅速决策。这两笔投资为Founders Fund奠定基础。
Sean Parker加入进一步完善团队。他在Facebook早期融资中扮演关键角色,引导Zuckerberg认识风投世界。离开Facebook后,Parker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加入Founders Fund。该基金核心理念是"绝不驱逐创始人",这在当时实属创举。
2006年,Founders Fund再度募资,目标1.2-1.5亿美元。此举显然触怒了Moritz。据称,他在红杉年会上警告LP远离Founders Fund,甚至威胁将永久失去红杉准入资格。这反而助推了Founders Fund,最终成功募集2.27亿美元。
随着早期投资初见成效,Founders Fund独特投资哲学开始显威力。团队形成能力互补:Thiel专注宏观趋势与估值,Nosek兼具创造力与分析力,Howery侧重团队评估与财务建模,Parker则补全产品维度。
2008年,Thiel重新聚焦硬科技。在婚礼上重逢Elon Musk后,他提议向SpaceX投资。尽管SpaceX已经历三次发射失败,Founders Fund仍以2000万美元入场。这被证明是最明智决策,截至2024年12月,该持仓价值已达182亿美元,实现27.1倍回报。
Founders Fund的崛起体现了Thiel的核心理念:"所有成功企业都是不同的,通过解决独特问题获得垄断地位;所有失败企业都相同,都未能逃离竞争。"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塑造了一家顶级风投机构,更重塑了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