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荐话题每日发帖活动: #CandyDrop 上线#
💰 请带上话题 #CandyDrop 上线# 发帖,5位优质发帖者*每人$10点卡奖励
Gate.io 全新任务制空投平台 CandyDrop 上线!完成简单任务赢取热门项目空投奖励!无需锁仓,人人可参与!火热项目INIT, ZORA, HYPER等你赢取!立即参与 👉️ https://www.gate.io/candy-drop
发帖分享你对 CandyDrop 的使用体验或产品建议,带上话题 #CandyDrop 上线# ,参与瓜分 $50 奖励!
📅 活动时间:4月27日13:00 - 4月28日13:00(UTC+8)
⚠️ 注意事项:禁止抄袭,鼓励原创内容
曼昆研究 | 解读美国稳定币法案STABLE Act,Web3美元“霸权”?
过去数十年间,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依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美债+Swift体系”的演化机制。然而,进入Web3时代,去中心化金融技术正在逐步撼动传统清算与支付路径,与美元锚定的稳定币,也正悄然成为“美元出海”的全新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稳定币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加密资产的合规与否,它或许正是Web3时代“美元霸权”延续的数字载体。
2025年3月26日,美国国会正式提出《STABLE法案》(Stablecoin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for a Better Ledger Economy Act),首次系统性地确立了美元稳定币的发行门槛、监管架构与流通边界。截至目前,该法案已于4月2日通过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审议,尚待众议院及参议院表决通过后方可正式成为法律。这不仅是对稳定币市场长期监管真空的回应,或许,也是·试图打造下一代美元支付网络“制度基建”的关键一步。 那么,这项新法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与MiCA的差异,是否反映出美国的“制度战略”?又是否在为Web3美元霸权铺路? 这些问题,曼昆律师将在本文内一一分享。 STABLE Act要确立什么样的美元稳定币? 根据文件显示,本次推出的稳定币法案,试图建立一个清晰适用于“支付型稳定币(Payment Stablecoins)”的专属合规框架。我们提炼其5大核心要点:
从制度设计上看,两者呈现出鲜明对比: 监管范围不同:MiCA试图“一网打尽”,几乎囊括所有稳定币模型,包括风险极高的参考资产型产品;而美国STABLE法案则主动收窄适用范围,仅关注真正用于支付、能代表“美元功能”的资产。 监管目标不同:欧盟强调的是金融秩序、系统稳定与消费者保护,而美国更侧重于通过法律明确哪些资产可以作为“链上美元”的合法形式,从而构建制度层面的美元支付基础设施。 发行主体不同:MiCA要求稳定币必须由受监管的电子货币机构或受信托公司发行,几乎将入口锁死在金融机构体系内;而STABLE法案则设立了“新牌照机制”,允许合规审查后的非银行实体依法参与稳定币发行,从而保留了Web3创业与创新的可能性。 储备机制不同:美国要求100%美元现金或短期国债,严格排除了任何杠杆或非流动资产;欧盟则允许包括银行存款、债券等在内的多种资产形式,这也反映出监管思路上的不同严谨程度。 对Web3创业的适配度不同:MiCA因高度依赖传统金融牌照与审计流程,天然对加密创业公司形成较高壁垒;而美国的STABLE法案虽然要求严格,但在制度上留有创新空间,意在通过合规标准鼓励“链上美元”的发展。 简而言之,美国走出的,不是一条“全面纳管”的路线,而是一条通过合规牌照筛选“美元支付合格资产”的制度路径。这不仅体现了美国对Web3技术接受度的变化,更是其全球货币战略的“数字延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STABLE法案并不是单纯的金融监管工具,而是数字美元体系制度化的开端。 曼昆律师总结 让美元成为全球Web3的基准单位”,可能正是《STABLE Act》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 美国政府正试图通过稳定币,构建一个可被程序识别、可被审计、可被集成的“新一代数字美元网络”,以全面布局Web3支付底层协议。 它可能还不完美,但在当下足够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层面,IMF于2024年发布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首次将稳定币纳入国际资产统计体系,并强调其在跨境支付与全球金融流动中的新角色。这不仅为稳定币的主权合规奠定了“全球制度合法性”,也为美国构建稳定币监管体系、强化美元锚定意义提供了制度支撑与外部认同。 可以说,全球对稳定币的制度化接受,正在成为数字货币时代主权竞争的前奏。 这也正如曼昆律师所观察到的:Web3的合规故事,归根结底是制度建设的竞赛,而美元稳定币,则是这场竞赛最具现实意义的战场。
/ END. 本文作者:Iris、曼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