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场专访中,Aster CEO Leonard 详细披露了项目从永续合约 DEX 到多链交易平台的演化路径。最初,Aster 是在 BNB Chain 上以永续合约产品起家,后来逐步扩展支持 Arbitrum、OP、Linea、Solana 等多条链路。如今,它正朝向“多链综合交易平台”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把交易、借贷、收益、质押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
Leonard 表示,在外界看来,Aster 似乎是 Binance 生态的一部分,但他们已走出生态圈之外,目标变成“链上版 Binance”——也就是把 CEX 的主要产品体验搬到链上运行。
Leonard 提出:“一年之内,我们希望复刻 CEX 上 80% 的产品体验,但用完全链上的方式重构出来。”这里的“复刻”并不意味着简单抄袭,而是指在链上还原 CEX 的主流交易、资产管理、杠杆、借贷、质押、积分体系、做市机制等核心功能模块。
具体路径可能包括:
事实上,Aster 已在近期宣布将使用 ASTER 支付永续合约交易手续费可享 5% 折扣,进一步提升代币的应用场景。此外,他们也在筹备代币回购机制,以稳固市场信心与控制流通量。
将 CEX 产品搬上链上,最大的难题在于“去中心化”和 “效率 / 用户体验” 之间的博弈。
这些挑战不仅考验技术实力,也考验团队对产品设计、经济模型、风险控制的全盘把控能力。
在这次采访中,Leonard 对于 Aster 代币的分布和持仓集中也作了回应。据他说,约 96% 的 ASTER 看似集中在少数地址,但其中约 80% 处于锁仓状态,空投地址约占总量 40%,部分所谓的“鲸鱼地址”其实可能是用户存放在平台的现货存款地址。他还强调,私募方并无套现意图,其所持 Token 多为团队分配额度的一小部分。
此外,近期 Aster 的价格也出现了波动下滑(跌幅超过 20%),有分析师认为其背后可能是产品质疑、投资者退出、以及与 Hyperliquid 的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代币回购、手续费折扣、强劲的用户增长成为稳定信心的重要变量。Leonard 提到,他们会在数周内公布代币回购方案。
Leonard 多次表示,他视 CEX 为 Aster 最大的对手,而目标也是“最终超越 Binance”。在他看来,DEX 的未来是可以承担起 CEX 的角色:当链上基础设施更成熟、性能更高、用户体验更流畅时,DEX 完全有可能在某些维度(透明性、自托管、安全)超出 CEX。
不过,要真正“超越 Binance”并非易事。从市占、资金规模、流动性、用户基础、合规牌照等维度看,CEX 仍有强大护城河。Aster 必须在技术、社区、生态建设上持续发力。最终,Aster 的愿景值得关注:如果它能在一年内成功复刻 CEX 核心功能,并在未来几年建立起稳定生态与用户信任,那么“链上版 Binance”不再只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