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Morrisss
vip
幣齡 1.5 年
最高等級 0
用戶暫無簡介
中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未成熟(巨嬰)現象:一、巨嬰的本質。所謂巨嬰,是指那些身體已經長大、卻仍然以嬰兒的心理方式應對世界的人。他們渴望被喂養、被照顧,卻害怕獨立、害怕承擔責任。看似成人,實則內心停留在嬰兒期。巨嬰並非個別人,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狀態——依附、逃避、控制、怨懟。這是個人成長過程中情感斷裂與教育方式的結果。
二、控制與依附的惡性循環。父母用愛爲名進行控制,孩子用順從換取安全。於是控制與依附成爲循環,父母無法放手,孩子無法成長,彼此都困在關係的牢籠裏。中國式家庭教育常以爲你好爲名壓制個體成長,這種情感綁架制造了無數心理上不能獨立的成人。
三、權威文化與社會巨嬰化。在一個崇拜權威、懼怕自由的文化裏,個體容易停留在嬰兒狀態。巨嬰需要一個父母般的國家,既依賴又抱怨,既渴望自由又害怕承擔。這種心理結構不僅存在於家庭中,也擴散到社會系統。人們渴望強權來管理秩序,但又對權力懷有怨恨與恐懼。
四、成長的出路。真正的成長,是從嬰兒狀態中走出,學會自我安撫,學會承擔,學會用成人的心智面對世界。成長意味着孤獨,也意味着自由。心理斷乳是成長的關鍵,放下依附、直面恐懼,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獨立個體。
五、社會療愈的希望。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面對自己的內在小孩,社會才會從巨嬰國走向成人國。療愈從個人開始,也將改變文化的走向。所以,個體覺醒,用自我覺察、心理成長打破情感繼承的鏈條。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爲什麼中國男人不願意結婚?爲什麼經常被成爲是牛馬?爲什麼人生活壓力這麼大?因爲在中國人均供養率是只有1.1,也就是說一個人賺錢,只能養活1.1個人。美國人均供養率在4.8,也就是一個人工作可以養活一家人。在歐洲國家,英德法等人均供養率在6.8。日本和韓國略低,也在人均供養率在3.8。所以,你明白了嗎?一個人工作,只能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一旦成家,男性往往成爲“主要供養者”,壓力極大,容易陷入焦慮與疲憊。許多人意識到,即便辛苦工作一輩子,也難以積累足夠財富去改變家庭命運。他們爲什麼要把線壓倒1.1,因爲這樣搶奪你的資源更多,壓榨的油水更多。普通人處於“剛夠活”的狀態,沒有多餘資源反抗或脫離系統。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誰讓你着急,誰就是壞人。記住,那個千方百計催你逼你讓你着急上火的人,他安的就不是好心,他就是想看你正腳大亂出洋相。着急就是最重的負能量,你一急,智慧就沒有了,章法就亂了。所以,別人越急,你就越是要慢。用你的節奏打亂他的控制,他急任他急,事緩則圓,慢才是真正的快。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認知高、教養好的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什麼事情都懂得界限啊,都懂得適可而止。底層人的動物性太強了,底層人的思維是利己原則,你的尊重和忍讓可能會被視爲軟弱,反而可能遭受攻擊和欺負。如果你是一個善良而且有修養的人,但是呢,又無法擺脫底層,那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遠離人羣,獨處。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性格。細膩的性格就會敏感記仇,大大咧咧的性格就容易冒犯到別人,情緒穩定的就容易忽略別人的情緒,喜怒哀樂都擺在臉上的人就會陰晴不定忽冷忽熱。一個對你完全沒有用的缺點,是留不住你身上的。而這種特質會在某種時刻爲你帶來好處,否則早被丟棄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怎麼不動聲色的疏遠一個人?第一,就是盡量只說事實,少說情緒。比如別人問你在幹嘛呢?你就回我在工作,而不是回我在加班,煩死了。因爲你一旦表達了情緒,那麼別人就會感覺你有繼續聊天的欲望,也有更好的話題,比如和你一起吐槽加班。第二,就是少聽情緒,比如他想和你表達情緒的時候,我今天加班好累呀,你就可以說我在外面晚點說,這種不傾聽別人情緒的行爲也是非常掉份的。第三,就是多用客氣的語氣,比如謝謝,辛苦了,是的等等,千萬不要因爲怕尷尬,再加一些表情包之類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成長最快的方式不是單純學習,而是研究賺錢。很多人以爲通過學歷和證書就能離財務自由更近,但現實是,寒窗苦讀二十年,可能還不如別人抓住風口一年。學習固然重要,但關鍵是學能變現的東西,否則你只是用勤奮麻痹自己,人生很可能一直在打工的循環裏,成爲高適用性的“螺絲釘”。學習和賺錢是兩件事。讀書本身不能直接產生財富,真正的成長藏在賺錢的實戰中。提高賺錢能力最快的方式是大膽試錯。許多人學了理論卻不敢實踐,結果越學越怕,越怕越窮。相反,敢下場實踐的人才能把認知變成財富。書是地圖,坑是路標,敢行動的人才能真正成長。賺錢逼着你成長:它讓你面對問題、摩擦挫折、不斷爬起來解決問題,也讓你看清社會的真相。拼盡全力不一定能賺錢,學歷不保證收入,關鍵是選對賽道、行動迅速、執行力強。賺錢的核心是邊學邊做,快速迭代,而不是把學習當借口掩飾不敢行動。財富不是等來的,而是在試錯、復盤、再試錯的循環中生成的。真正讓你站得更高的,不是書本,而是你賺過的錢、踩過的坑、解決過的困難。自信,源於在克服逆境的過程中愛上自己。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一個只有壞人才得好處、只有耍手段才能爬上頂峯的環境裏,循規蹈矩的人往往被踐踏,被推入谷底。面對這樣的現實,最基本的道德不是勸人向善,而是讓人看清局勢。真正有良知的人,首先要保護自己,其次才是保護別人;而所謂的“保護別人”,並不是讓他們去做勇敢的傻子,而是提醒他們不要被虛假的正義感害了自己。你可以選擇勇敢,那是你的權利;但當別人想去冒險時,你要勸他三思,因爲在這樣的世界裏,勇敢常常意味着被犧牲。真正的善良,不是鼓動別人去受傷,而是讓他們活得清醒。如果你只是因爲自己勇敢,就覺得自己道德高尚,那其實是一種自以爲是。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九個月實現財富自由的十條關鍵思維:印度投資人莫尼什·帕布萊,被稱爲“印度版巴菲特”。他是一位極度低調卻極其成功的投資人。在一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他系統講述了自己實現財富自由的思維方式。總結下來,有十條關鍵原則,每一條都非常接地氣,普通人只要真心踐行,就能一點點擺脫朝九晚五的束縛,邁向自由的生活。
第一條:先去復制別人的成功。不要盲目追求從零創新,先復制被市場驗證過的成功模式。世界上已經有無數成熟的生意,沒必要冒險從頭摸索。微軟早期其實就是在模仿當時流行的文字和表格軟件,後來才在此基礎上優化出了自己的產品。很多印度裔移民到美國後,最開始都去經營汽車旅館,因爲之前的同鄉已經成功過,他們只需要模仿,再慢慢改進,就能積累財富。做生意就像做菜,先按菜譜來,等你熟練之後,再去加上自己的調味料。證明模式有效之後,再談創新,才穩妥。
第二條:只做贏面大的事,但要確保輸得起。在任何投資或決策中,都要事先假設最糟糕的情況。要保證即使失敗,也不會元氣大傷。不要去做那種一旦失敗就會破產的項目,不要貸款創業,也不要孤注一擲。可以先用小錢試水,或者在保留工作的情況下做副業。只要失敗時損失有限,但成功時收益可觀,這樣的局才值得下注。
第三條:保留白天的飯碗,晚上默默耕耘。帕布萊提出一個很形象的時間法則:白天的時間叫“藍色時間”,用來獲得穩定收入;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叫“黃色時間”,用來打造副業。不要衝動辭職創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風口的本質不是機會、趨勢、未來或賺錢,而是效率。所謂“找準風口”,就是找到那個進入效率最高、阻力最小、成功可能性最大的點。風口包含兩個核心要素:一是行業,二是時機。並非所有事都值得做,關鍵在於投入與產出的效率。當代價過高、阻力過大、回報週期過長時,效率低下,就不是風口;而當某件事在特定時刻能以更低成本、更小阻力、更高速度實現更大產出時,意味着效率發生了躍遷,這個時機才是真正的風口。因此,判斷風口的關鍵,不在熱度或趨勢,而在於效率是否被重新定義。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任何痛苦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文獻綜述,痛苦立刻就腰斬一半。文獻是一切知識的邊界,能夠以比你自己表述準確十倍的精度,來定位那些具體折磨你的東西。叫出魔鬼名字的一刻,魔鬼就被消解。梳理邏輯,而非忍受。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修煉到頂,就是不入任何人的局。一,你要把自己修到,無論誰找你,你都能預判他找你的目的。二,你要把自己修到,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一眼就能看清楚他的宿命軌跡。三,你要把自己修到,提前規避各種風險的能力,而不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四,你要把自己修到,躺平時沒有負罪感,努力時沒有牛馬感。五,你要把自己修到,一切都不要當真,沒有的不當真,失去的不當真,得不到的不當真,已有的更不用當真。六,你要把自己修到,不聽、不看、不說、不辯,摒棄貪癡嗔疑。只專注兩件事:提升自己,過好當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如果你的能力很強,那你的領導一定不會完全信任你。歷史上,皇帝永遠聯合宦官或小人跟能臣博弈。皇帝對於小人有天然的信任,因爲小人離開皇權一文不值,但是能臣卻有不同,他們是有羣衆基礎的,如果你的業務能力很強,你的領導就不是你的唯一依靠,你有客戶基礎、羣衆基礎,甚至有大領導老板的依靠,那你的領導對你一定會有戒心,你沒必要爲此煩悶,因爲這就是人性,人人如此你需要思考,在這種天然緊張的環境中,如何讓你的領導爲你所用。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中國,如何優雅的胡攪蠻纏?第一、標籤定罪法,先給對方貼上標籤和陣營,將帽子扣在對方頭上,就是不和他談邏輯。第二、情緒宣判法,急樂孝典四件套,直接上手,解釋就等於佐證你的情緒化,沉默等於無話可說,被說中了。第三、舉證倒掛法,不談觀點,先逼對方自證,解釋就會陷入自證陷阱,不解釋就等於心虛。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九个月实现财富自由的十条关键思维:印度投资人莫尼什·帕布莱,被称为“印度版巴菲特”。他是一位极度低调却极其成功的投资人,著有《穷查理宝典》和《普通股不普通》等书。在一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他系统讲述了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的思维方式。总结下来,有十条关键原则,每一条都非常接地气,普通人只要真心践行,就能一点点摆脱朝九晚五的束缚,迈向自由的生活。
第一条:先去复制别人的成功。不要盲目追求从零创新,先复制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模式。世界上已经有无数成熟的生意,没必要冒险从头摸索。微软早期其实就是在模仿当时流行的文字和表格软件,后来才在此基础上优化出了自己的产品。很多印度裔移民到美国后,最开始都去经营汽车旅馆,因为之前的同乡已经成功过,他们只需要模仿,再慢慢改进,就能积累财富。做生意就像做菜,先按菜谱来,等你熟练之后,再去加上自己的调味料。证明模式有效之后,再谈创新,才稳妥。
第二条:只做赢面大的事,但要确保输得起。在任何投资或决策中,都要事先假设最糟糕的情况。要保证即使失败,也不会元气大伤。不要去做那种一旦失败就会破产的项目,不要贷款创业,也不要孤注一掷。可以先用小钱试水,或者在保留工作的情况下做副业。只要失败时损失有限,但成功时收益可观,这样的局才值得下注。
第三条:保留白天的饭碗,晚上默默耕耘。帕布莱提出一个很形象的时间法则:白天的时间叫“蓝色时间”,用来获得稳定收入;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叫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那些長壽的非洲總統天團集體續命:統治已逾43載,92歲的保羅·比亞剛剛續任喀麥隆總統。統治46年之久,83歲的特奧多羅·奧比亞克剛剛續任赤道幾內亞總統。統治41年不倒,80歲的丹尼斯·薩蘇·恩格索剛剛續任剛果共和國總統。統治39年有餘,80歲的約韋裏·穆塞韋尼剛剛續任烏幹達總統,等等。他們共同的特徵是,擁有鐵一般的軍事忠誠(精銳部隊鎮壓異議,如家常便飯)、腐敗的精英網路(部落領袖和商賈分贓,換取沉默)、以及外部大國的戰略擁抱(基建換資源、軍援防政變、默許名義反恐)。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不要老是想着用真心換別人的什麼東西,因爲這是對別人的道德綁架,這也很容易讓你自己變成受害者心態。真心換絕情很正常,因爲你身上並沒有別人想要的東西。還是那句話,愛不適合嬌慣者,愛屬於勇士。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孩子在家快不快樂,看他會不會沒事兒在家裏哼兩句小曲,看他沒事兒會不會和你抬槓,看他會不會和你分享學校發生的事兒。一個快樂的孩子是不會對父母有防備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有的時候,老天故意讓你發現一些事情,不是爲了讓你難過的,而是他覺得你已經被騙的太可憐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絕大多數中國人,從小到大接觸了很多信息,父母教我們做人要誠實,老師教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媒體告訴我們什麼是成功的標準等等。這些信息像空氣一樣包圍着我們,慢慢形成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就像手機裏裝了一套操作系統,自動幫我們判斷對錯,做選擇。比如大家都覺得買房買車才是人生贏家,考公務員最穩定,於是很多人就照着這個系統去生活,以爲這就是自己的選擇,但其實仔細想想,這些想法真的是我們自己天生就有的嗎?不,他們都是別人灌輸給我們的,像程序一樣被安裝進了我們大腦。
所以很多人一輩子就這樣稀裏糊塗的活着,按部就班上學、工作、結婚、生子、養老、去世,按照別人定義的標準去努力,卻從來沒問過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就像爺爺教育爸爸,爸爸教育孩子,三代人說着同樣的話,做着同樣的事,卻沒人想過我們爲什麼一定要這樣活?這不就像一羣被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嗎?那什麼叫覺醒呢?覺醒就是有一天你突然開始質疑腦子裏那些理所當然的東西,你會問爲什麼我必須這樣做?這些觀念真的對嗎?有沒有可能別人灌輸給我的是錯的?當你開始主動思考篩選信息,把那些不適合自己的病毒程序刪掉,裝上自己真正認同的東西,這時候你才真正開始活成你自己。舉個例子,以前你總聽人說,女孩子就該安穩,別折騰,但你心裏總有個聲音在問,憑什麼?難道我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嗎?當你勇敢去嘗試,去闖蕩,不再被別人的定義束縛,這就是覺醒的開始。
覺醒的人有個特點,他們不盲從。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