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10萬關口保衛戰:ETF、期權、交易所的三重防線博弈
比特幣10萬美金關口的多空對決愈演愈烈,這絕非散戶能主導的戰場,真正的支撐力核心來自ETF、期權與交易所三大機構級防線,也成爲當前多空爭論的焦點核心。
第一道防線:ETF的套利托底術
ETF對BTC價格的支撐,本質是傳統金融的套利邏輯在起作用。當市場恐慌導致ETF交易價格低於其持有的比特幣淨值(NAV)、出現折價時,專業套利機構會啓動機械操作:一邊在二級市場抄底便宜ETF,一邊通過期貨做空對沖或實物贖回機制賣出比特幣,鎖定無風險利潤。這一過程形成的被動買盤,能精準吸收恐慌拋壓,將價格拉回合理區間。不過近期資金面呈現防守態勢——上周五ETF淨流出5.58億美元,本週二雖回流5.24億美元,但整體更偏向被動承接拋壓,能守關卻暫無持續拉升之力。
第二道防線:期權做市商的“生死線”防守
10萬美金是比特幣期權的行權密集區,更是最強防守壁壘。Deribit交易所數據顯示,10月比特幣期權持倉量達500億美元歷史新高,海量合約在此聚集,迫使期權做市商必須嚴管風險敞口。價格越逼近10萬甚至下跌,做市商的風險就越大,因此他們會逢跌機械買入現貨或期貨對沖,形成強吸附力將價格錨定在關口附近。但這道防線暗藏“雙刃劍”:若10萬關口被外力有效擊穿,原本的對沖買盤會瞬間轉爲海量賣盤,成爲助推下跌的最強空頭力量。
第三道防線:交易所保證金的脆弱平衡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