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籍充滿了教訓——但政策制定者真的會翻閱它們嗎?
當國家債務失控時,政府面臨一個殘酷的選擇:違約、通過通貨膨脹消除債務,或者收緊開支。一些國家在不使經濟崩潰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大規模的債務削減。而其他國家?就沒那麼順利了。
以二戰後英國爲例。債務與GDP比率達到了250%,但他們通過增長、適度通脹和謹慎的財政克制,在幾十年內逐步削減了這一比例。沒有劇烈的崩潰。沒有超通貨膨脹的災難。
然後是美國90年代的克林頓時代——實際的預算盈餘持續了一小段時間。經濟繁榮、稅收調整和支出紀律的結合。在現代政治中是罕見的景象。
但這裏有個關鍵點:今天主要經濟體的債務水平正在逐步回升到歷史危險區間。中央銀行印刷了數萬億。赤字成爲常態。現在呢?帳單要來了。
那麼今天的政府能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嗎?還是說我們注定要重復同樣的財政失敗?
對於加密貨幣持有者來說,這不僅僅是學術問題。主權債務危機歷史上會引發資本逃離流入替代資產。當對法幣的信任動搖時,實物資產開始顯得非常有吸引力。
問題不是政府是否會試圖減少債務,而是如何減少——以及這對你的投資組合意味着什麼。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