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上讓我想起了熟悉的場景。每天某個山寨幣都在衝鋒,早上被喧嚷着“那個幣要翻倍”,但到了下午卻下殺,卷入了跟風的人們。在羣聊中,連日來被歡呼着“迎來了山寨季”,但最終卻是“狼少年”的重復,一天漲後又連續三天陰跌,散戶們已經疲憊不堪。這種“反復僞裝誘高,考驗耐心”的節奏,讓人想起了2017年強氣市場的前半段。當時BTC也在先行漲,山寨幣隨之波動,每當看似要爆發時總是以“買入誘惑”結束,所有人都放棄了期待時,真正的山寨季卻突然降臨了。



進一步需要關注的是,最近BTC的老牌大戶投資者(長期持有BTC的資深玩家)頻繁地表現出“將大量資金轉移到ETH”的動向。從鏈上數據來看,持有超過1萬BTC的多個地址在過去一周內將BTC轉入交易所,並在兌換成ETH後小額購買主要的替代幣(SOL、ADA、DOT等)。這並不是單純的“對BTC看空”,而是更像是“資金逐步轉移”。大戶投資者在BTC達到11-12萬美元區間時鎖定了一部分利潤,並將這些資金轉移到仍未大幅漲的ETH或替代幣中,似乎在等待下一次“行業輪動”的收益。

這筆資金流動的邏輯與2017年非常相似。當時BTC先觸及頂峯,隨後機構投資者和大戶投資者將資金從BTC轉移到ETH和其他幣種,首先ETH從300美元漲至1400美元,隨後其他幣種也紛紛爆發性漲,許多小型幣在短時間內漲了5-10倍。目前的跡象更加明顯。一方面,BTC在11萬美元附近震蕩,短期的漲動能減弱,資金正在尋找“更低估值、潛力更大的”標的;另一方面,ETH的現貨ETF持續淨流入,生態系統的熱情(L2、DeFi)高漲,其他幣種在經過前期調整後處於相對較低的估值,正是資金輪換的理想選擇。

但是,散戶在這個“輪換期”中容易陷入的陷阱是。看到其他幣種稍微漲就跟隨,結果被卷入“僞裝誘高”,或者無法忍受反復的痛苦而放棄所有持股,失去在真正的幣種季節來臨時重新入場的勇氣。2017年也有很多人陷入了這個模式。在幣種的“僞裝誘高”中遭受損失,最終在幣種季節爆發時,手中僅剩的資金寥寥無幾,只能旁觀他人獲利。

實際上,當前應該做的不是“追逐鑄幣並無計劃地購買”,而是“提前準備,耐心等待機會”。首先,選擇擁有實際生態系統(例如,實用的應用程序和活躍用戶)和適度市值(100億到1000億美元)的鑄幣,避免“純概念投機”的無實體幣。接下來,在調整時以小額資金開始投資,不要一次性投入全部資金,以避免被短期波動所影響。最後,要忍受“僞裝誘高期”的痛苦。大戶投資者的資金轉移需要時間,從BTC到ETH,再到ETH到鑄幣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波動。

總體而言,此次的強氣市場中的“另類幣場景”已經顯現出2017年的影子。首先BTC構建了強氣市場的框架,其次ETH接受資金,最後另類幣點燃散戶的FOMO情緒。目前的“僞裝誘高”和“大戶投資者的資金移動”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準備階段。當所有人都放棄認爲“另類季節不會來”的時候,真正的機會將會到來。通過不被短期波動所迷惑,提前做好準備,就能在另類季節來臨時把握住機會。感謝您的觀看。請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意見。
BTC-0.11%
SOL-1%
ADA-2.2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