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比特幣ETF單日流出8.67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記錄,BTC跌破10萬關口預示週期拐點已至?
2025年11月13日,美國現貨比特幣ETF遭遇8.667億美元淨流出,創歷史第二高記錄,僅次於2月25日的11億美元流出。Grayscale比特幣迷你信托領跌,流出3.18億美元,BlackRock的IBIT流出2.57億美元,Fidelity的FBTC和Bitwise的BITB同步淨贖回。比特幣價格應聲跌破10萬美元心理關口,11月14日進一步下探94,890美元,較10月126,000美元高點回落25%,引發市場對週期拐點的激烈辯論。
比特幣ETF流出結構與歷史對比
根據Farside Investors數據,11月13日的巨額流出中,Grayscale比特幣迷你信托以3.18億美元淨贖回居首,BlackRock的IBIT貢獻2.57億美元流出,Fidelity的FBTC和Bitwise的BITB等其他9只美國上市現貨比特幣ETF共同完成剩餘流出。這一數字超越了8月1日創下的8.123億美元記錄,使11月13日位居歷史流出榜第二位。
從資金流向結構看,本輪贖回呈現明顯的大型機構主導特徵。通常單筆超過1,000萬美元的大額贖回佔比達73%,遠高於平均水平的45%,表明專業投資者正快速調整風險暴露。然而,產品機制運作正常,授權參與者(AP)順利處理了大規模贖回,未出現操作故障或流動性枯竭,證明ETF基礎設施的穩健性。總資產管理規模在流出後仍保持在800億美元以上,流出金額約佔整體規模的3%,屬於風險事件中的正常再平衡範圍。
比特幣ETF流出關鍵數據
單日淨流出:8.667億美元(11月13日)
歷史排名:第二位(最高爲2月25日11億美元)
主要流出:Grayscale迷你信托(3.18億美元)、IBIT(2.57億美元)
三周合計流出:約26億美元
比特幣價格:94,890美元(11月14日低點)
從高點回落:25%(126,000美元至94,890美元)
當前AUM:超800億美元
宏觀誘因與市場去風險化進程
這次資金外流反映了持續三周的去風險化階段,比特幣ETF總計經歷約26億美元贖回。這一趨勢與美國政府結束創紀錄停擺同步發生,促使市場重新定價联准会12月降息概率。利率期貨顯示,12月降息可能性從一周前的72%驟降至50%,更緊流動性預期推動投資者從比特幣等高貝塔資產轉向現金、債券和黃金。
衍生品頭寸放大了拋壓。比特幣在10月漲至126,000美元附近時,期貨市場積累了大量多頭頭寸,當現貨價格跌破10萬美元關鍵支撐時,清算如瀑布般席卷市場——比特幣多頭清算約19億美元,全加密貨幣領域清算總額超30億美元。這些強制賣出觸發了額外的ETF贖回,因機構風險限制機制被激活。
資金輪動模式增加了流向圖的復雜性。首只美國現貨XRP ETF於11月13日推出,吸引約2.5億美元流入,Solana ETF也獲得適度資金流入,而以太坊產品則與比特幣基金同步經歷流出。這種動態表明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比特幣頭寸,將風險重新配置至山寨幣敘事,但8.67億美元的流出規模遠超其他產品的單日流入總和。
市場結構完整性評估
盡管流出規模驚人,但ETF產品的結構基礎依然穩固。這些基金按設計正常運行,處理大規模贖回時未出現操作中斷。授權參與者機制使機構能夠高效退出頭寸,證明了與ETF前時代相比,現貨ETF提供的流動性基礎設施優勢。
從歷史角度觀察,流出模式與風險規避事件期間的典型行爲一致。當比特幣在10月交易於126,000美元時,ETF持有者(特別是發行時入場的投資者)積累了超過100%的未實現收益。隨後的下跌自然產生獲利了結壓力,特別是在联准会政策預期轉變和股市拋售的情況下。
比特幣11月14日測試94,000美元支撐位使資產處於技術關鍵點。94,890美元的價格較10月高點下跌25%,也是自5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ETF流出是否會持續取決於現貨價格能否在關鍵支撐位穩定,以及宏觀條件是否改善到足以證明重新進入風險頭寸的合理性。
比特幣技術面與鏈上信號分析
從技術分析視角,比特幣正處於決定性時刻。周線圖顯示,94,000-96,000美元區域是200日移動平均線和0.382斐波那契回撤位的交匯處,歷史上曾多次提供強勁支撐。若失守,下一個重要支撐在78,000-82,000美元區間,即0.618回撤位和2024年上升趨勢線所在。
鏈上數據提供更細微圖景。根據Glassnode指標,已實現價格(所有比特幣最後一次移動價格的平均值)目前約85,000美元,這意味着若價格進一步下跌,多數持有者將面臨未實現虧損,可能減緩拋壓。同時,長期持有者供應量減少速度放緩,表明信念堅定者正持有而非恐慌拋售。
衍生品市場出現潛在積極信號。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量在價格下跌期間減少28%,從460億美元降至330億美元,表明槓杆被有效清除。更重要的指標是期貨溢價從0.8%降至0.2%,接近中性水平,顯示過度樂觀情緒已基本消除,爲健康反彈奠定基礎。
山寨幣ETF興起與市場格局重塑
比特幣流出的同時,山寨幣ETF正悄然崛起。11月13日推出的XRP ETF首日吸引2.5億美元流入,資產管理規模迅速突破30億美元,成爲史上開局最成功的山寨幣ETF產品。Solana ETF也在同期獲得8,500萬美元淨流入,盡管規模較小但增長穩定。
這種資金輪動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內部的敘事轉移。2025年以來,AI代幣、現實世界資產(RWA)和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等新主題獲得更多關注,分散了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傳統聚焦。從估值角度看,比特幣在加密貨幣總市值中的佔比從10月的58%下降至當前的52%,而山寨幣份額相應提升。
然而,重要的是認識到比特幣的基礎地位未受動搖。其市值仍是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2.3倍,日交易量是全部山寨幣總和1.5倍。在機構配置中,比特幣通常被視爲核心持有,而山寨幣則是衛星配置,這種結構限制了資金輪動的規模和持續時間。
歷史流出模式與週期定位
分析比特幣ETF的短暫歷史可發現明顯模式。前兩次重大流出事件(2月25日11億美元、8月1日8.123億美元)後,市場均經歷了4-7周的整理期,隨後恢復漲趨勢。2月流出後,比特幣在8周內漲42%;8月流出後,6周內漲28%。若歷史重演,當前流出可能爲2026年第一季度的反彈奠定基礎。
從更宏觀的週期視角,比特幣仍處於2024年初開始的牛市之中。根據比特幣四年週期模型,當前階段可與2017年4月或2021年3月類比,均爲牛市中期出現約25-30%的技術性調整,隨後繼續上行至週期高點。鏈上分析師指出,本輪週期的機構參與度遠高於以往,可能延長牛市持續時間但降低波動幅度。
機構配置策略調整觀察
精明的機構投資者正利用這次調整重新平衡投資組合。根據摩根士丹利數字資產部門調查,62%的機構計劃在比特幣低於10萬美元時增持,但其中78%表示將同時增加山寨幣配置比例。這種“核心+衛星”策略的演進表明,機構正從單純的比特幣暴露轉向更復雜的加密貨幣資產配置。
具體到操作層面,機構偏好出現分化。傳統資產管理公司傾向於通過ETF增持,而對沖基金則更多使用期貨和期權構建結構性頭寸。值得注意的是,永續期貨的資金費率在負值區域徘徊,催生了“基差交易”機會——機構可同時做多現貨ETF和做空期貨,捕獲年化12%-15%的正利差,這種套利行爲本身有助於穩定市場。
投資策略與風險管理框架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投資者應採納系統化策略。對於短期交易者,波動率交易可能優於方向性押注——比特幣30日隱含波動率已升至85%,賣出跨式期權組合可能獲得豐厚溢價。對於長期投資者,分批建倉計劃較爲穩妥,在90,000-100,000美元區間分3-4次配置,設置10%止損線。
資產配置比例需要審慎評估。建議將比特幣在加密貨幣投資組合中的權重維持在50%-60%,以太坊佔20%-25%,Solana、XRP等大型山寨幣佔10%-15%,新興項目佔5%-10%。同時保持10%-15%的現金儲備,以備市場進一步下跌時增持。重要的是避免過度槓杆,確保能承受30%-40%的下跌而不觸發強制平倉。
市場前景研判
當創紀錄的ETF流出遇見關鍵技術支撐,當機構去風險化碰撞長期基本面敘事,比特幣正經歷自ETF批準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歷史模式表明,極端流出事件往往標志着短期底部而非週期終結,但這次的不同在於宏觀背景的復雜性——联准会政策轉向、地緣政治緊張與美國總統權力交接同期發生。
真正的考驗在於比特幣能否在9萬美元上方構築堅實基礎,爲下一輪漲積蓄能量。從鏈上數據到衍生品頭寸,從機構流量到散戶情緒,多數指標表明市場正處於典型的“恐慌- 投降”階段,而這在過往週期中往往是精明資金開始積累的信號。在加密貨幣的波動史詩中,今天的大幅流出或許只是明天回顧時的一個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