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採訪 | TON如何計劃將區塊鏈帶給十億Telegram用戶

馬丁·馬瑟(Martin Masser),TON基金會的增長負責人表示:“一旦人們看到在Telegram上已經可以實現的東西,一切都會改變。”

開放網路 (TON) 從一個實驗性的區塊鏈項目迅速演變爲一個嵌入在 Telegram 中的增長生態系統。通過集成的錢包、支付和迷你應用,TON 的日常活動激增,使其成爲少數幾個直接與主流平台關聯的 Layer-1 網路之一。

這次擴展的核心是Masser,他解釋了TON如何利用Telegram的全球受衆來吸引下一代加密用戶。他說:“每當我演講時,我都會問觀衆誰在使用Telegram,所有的手都會舉起來。它是強大的——你已經擁有這個龐大且活躍的用戶基礎,每天都在那兒花時間。”

對於Masser來說,吸引力顯而易見:“從這個角度看,TON是Telegram的邏輯區塊鏈。TON的構建方式—考慮到分片和可擴展性—非常契合。你使用Telegram嗎?太好了。TON是Telegram選擇的區塊鏈,並且它無處不在。”

他指出,缺少的是意識。許多用戶沒有意識到生態系統已經上線。當他們發現這一點時,驚訝於自己可以在 Telegram 內部做這麼多事情——從無縫支付和 NFT 到休閒區塊鏈遊戲和迷你應用。

在以下採訪中,Masser 深入探討了 TON 的獨特優勢、開發者機會和創意計劃,包括 Sera 太空計劃,這是一個首創的社區驅動的太空任務,通過 Telegram 可訪問。 總結

  • TON嵌入Telegram中: 開放網路(TON)已發展成爲Telegram內的一個完全整合的生態系統,提供錢包、支付、迷你應用、休閒遊戲和創作者貨幣化。
  • 用戶覆蓋: TON 利用 Telegram 的全球受衆,使加密貨幣的入門變得簡單而無摩擦,從發送 USDT 到玩區塊鏈驅動的迷你遊戲。
  • 開發者和創作者機會: 開發者和創作者可以在 Telegram 內部構建以 NFT 爲驅動的體驗和社區經濟,而像 Sera Space Program 這樣的倡議則展示了全球參與項目。

Crypto.news: TON與Telegram的整合使其在吸引用戶方面處於獨特的位置。您從何種角度看待這種位置?

馬丁·馬瑟:每當我進行演講時,我會問觀衆誰在使用Telegram,然後每個人的手都會舉起。你無法真的去一個加密貨幣會議上找到沒有在使用它的人。這就是它如此強大的原因——你已經擁有這個龐大、活躍的用戶基礎,他們每天都在那裏花時間。

不僅僅是人們安裝了這個應用程序;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Telegram 是他們使用最多的三款應用之一。我曾經對記者做過這個測試——我告訴他們,“檢查你的 iPhone。你最常用的三款應用是什麼?”結果總是像 Chrome、Telegram 和 X 這樣的組合。這說明了它在人的數字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是Telegram的邏輯區塊鏈。TON的構建方式——考慮到分片和可擴展性——完美契合。它在某些方面與其他區塊鏈不同,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但對我來說,這是加密貨幣中最容易解釋的故事:“你使用Telegram嗎?太好了。TON是Telegram選擇的區塊鏈,並且它無處不在。”

缺少的是意識。人們常常沒有意識到它已經存在。一旦他們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會驚訝於自己在 Telegram 內部實際上可以做多少事情,而無需離開應用程序。

Crypto.news: 由於缺乏意識,您推薦哪些迷你應用或用例?

Masser: 這總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爲作爲基金會的一員,我必須小心不要偏袒某個項目。上次我提到我喜歡的一個項目時,人們說我不應該被視爲偏愛任何東西。[笑] 不過我還是給你幾個例子。

如果你喜歡遊戲,那這裏有很多活動。你有Goat Gaming、Dropy和TON Battlegrounds,這是一個作爲迷你應用構建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它直接在Telegram中加載——無需下載,無需設置。你可以玩幾輪,然後繼續你的日常生活。

還有六人板球,看起來很棒。令人興奮的是,開發者們開始探索如何將Telegram的社交影響力與區塊鏈功能如NFT結合起來。這類似於Facebook曾經有的休閒遊戲,例如FarmVille——你可以花幾分鍾時間參與,但現在它是鏈上的。

關鍵區別在於摩擦。在舊的GameFi模式中,你必須連接一個錢包,簽署交易,經歷重重障礙——大多數人在玩之前就已經放棄了。在Telegram上,只需一鍵。你連接你的TON錢包,就可以進入遊戲。

這就是突破:休閒、無縫的區塊鏈遊戲,感覺就像正常的移動遊戲。你可以在一個生態系統內從DeFi轉向NFT,再到支付。作爲一個基金會,我們現在的任務是確保更多的人看到在Telegram內已經可以實現的可能性。

Crypto.news:談到這些遊戲,Web3的角度是什麼?爲什麼將它們放在TON上比放在Facebook或其他傳統平台更有優勢?

Masser:區塊鏈遊戲的原始理念是,你在遊戲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鏈上——每一次移動,每一次點擊。但在實踐中,這並沒有太大意義。你不需要將每一個微小的動作記錄在區塊鏈上。

有意義的做法是以有意義的方式整合NFT和數字收藏品。例如,像Sappy Seals這樣的項目讓人們能夠在遊戲中使用收藏品,這做得非常好。你可能擁有某些Telegram貼紙或NFT,這些可以爲你提供額外的等級、新的皮膚,或者在遊戲中多幾次機會。

這涉及到爲人們已經擁有並關心的數字物品添加實用性。社區正在嘗試不同的模型——有些贈送收藏品,有些則出售,還有一些用於訪問或聲譽。關鍵是這些NFT現在實際上是有作用的。

我們有像 Score Suite 這樣的東西,正在進行一次與授權體育知識產權相關的大規模貼紙銷售。他們意識到粉絲會購買著名板球運動員的數字貼紙,更多地玩遊戲,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經濟體系。這讓我感到興奮——不是爲了 NFT 本身,而是與真實的參與和活動相結合的 NFT。

Crypto.news:除了遊戲之外,還有哪些用例?有什麼人們可能會發現真正有用但也許還沒有聽說過的東西?

Masser: 我認爲最大的一個功能是通過 Telegram 即時發送加密貨幣。你可以直接在聊天中發送 USDT 或 TON。我現在可以給 Alex 發消息,輸入 “@push 1 USDT,” 然後立即給他發送一美元。

人們正在將它用於簡單的現實世界事務——例如分攤餐館帳單。有人告訴我他們在紐約,Revolut不好使,Venmo也不好使,但兩個人都有USDT。我說:“你們都在Telegram上——直接發就行了。” 這非常順暢。

這是真實的用例:無障礙的跨境支付。如果你在克羅地亞而我在倫敦,我可以通過Telegram立即向你發送USDT。沒有中介,沒有費用,沒有設置麻煩。

Crypto.news:所以你只需要在你的Telegram錢包中存入一些加密貨幣?

Masser: 沒錯。你只需爲你的錢包充值一次,如果有人第一次給你發送加密貨幣,Telegram 會自動爲你生成一個錢包。根據你的地區,它可能是托管的或非托管的,但這很簡單。

之後,您可以發送或接收 USDT、TON (TON)、NFT — 甚至質押代幣。這個想法是給用戶核心工具,然後讓生態系統在這些工具之上創新。一旦人們看到它是多麼簡單,他們就開始想象新事物 — 比如可以直接在聊天中發送的收益型代幣。這開啓了無盡的可能性。

Crypto.news:當你與開發者交談時,你強調在TON上構建的主要好處是什麼?他們給你什麼樣的反饋或擔憂?

Masser:開發者首先注意到的是,所有內容通過 Telegram 自然地連接在一起。當他們聯繫到我們時,通常是在 Telegram 上。他們已經在那裏——與用戶交談,運營社區,管理項目。因此,對他們來說,關鍵是問:“我們如何能在每個人已經花時間的應用程序中構建一些東西?”

這就是吸引力。他們可以立即獲得覆蓋和分發。你可以在羣聊中分享一個迷你應用,瞬間就有數百或數千人正在玩或使用它。這是社交的、無摩擦的和病毒式傳播的。

我們看到大部分增長來自於推薦。有人說:“嘿,看看這個遊戲,”發了連結,聊天中的每個人都立即加入。我認爲新用戶中大約90%或更多都是通過這種口口相傳的分享而來的。

當然,仍然存在一些痛點。開發者的文檔和入門培訓需要改進——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基金會正在更新資源和教程,以更清晰地說明如何構建迷你應用程序、集成TON或發布貼紙和收藏品。我們不僅想說:“這裏有十億用戶——去構建吧。” 我們需要確保他們擁有成功所需的工具和支持。

另一個大挑戰是意識。當我在活動上發言時,我會問在座的各位:“誰在使用Telegram?” 每只手都舉起來。然後我問:“誰使用過迷你應用?” 也許只有兩三只手。但是當我問:“誰玩過Hamster Kombat?” 突然70%的人舉起了手——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那是一個迷你應用。

人們認爲他們只是使用 Telegram 內的一個網頁。一旦他們明白這實際上是一個由 TON 提供支持的應用內體驗,一切就都明白了。這就是我進行像這樣的採訪的原因——爲了彌補這種認知差距。

一旦人們理解Telegram和TON之間的重疊——它們各自的功能以及如何互補——更多的建設者就會加入。當優秀的建設者到來時,生態系統自然會增長。我們在Notcoin身上看到了這一點:它起飛了,激發了一波後續項目,突然整個生態系統加速發展。

Crypto.news:你認爲Telegram演變成一個“超級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可訪問性問題嗎?那裏發生了很多事情,幾乎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你對Telegram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有什麼見解嗎?

Masser: Telegram 和 TON 是兩個獨立的實體,因此我無法對他們的內部產品路線圖發表評論。我可以說的是,Telegram 團隊顯然非常清楚他們的應用是如何被使用的——他們每天都在使用它。

從我們所見,他們更新的周轉速度非常快。他們不斷改進事物,發布新功能,並快速迭代。但由於我們不是同一個組織,我不能代表他們發言或推測他們接下來正在做什麼。

Crypto.news:您或更廣泛的TON和Telegram生態系統目前在技術上或創意上最興奮的事情是什麼?

Masser: 個人來說,我對Telegram Gifts感到非常興奮。真正有趣的是,整個經濟體現在圍繞它們形成。你有像TON Market和TON Portal這樣的市場,用戶可以在這些平台上買賣甚至出租他們的禮物。

一旦你有了基礎——人們真正關心的獨特數字物品——開發者就開始構建新的功能層。遊戲正在整合它們,創作者正在分發它們,而用戶正在圍繞特定收藏品形成整個社區。

這讓我想起了早期iPhone時代。當iPhone首次推出時,真正的創新並沒有立即發生——它是在幾年後,人們開始構建那些僅因iPhone而存在的事物,比如Uber。TON和Telegram現在也正處於這個階段。

我們在這裏看到類似的漣漪效應。禮物經濟直接與遊戲、創作者和市場連接。有人鑄造了一個收藏品,另一個圍繞它構建了一個迷你應用程序,第三個項目創造了一種交易或質押它的方式。突然間,你就擁有了一個在Telegram內部運行的自我維持的數字經濟。

然後是創作者這一面。Telegram 一直在創作者中很受歡迎——記者、影響者和分析師。他們傾向於在 X 上發布內容,但他們在 Telegram 上建立社區。這裏是他們最忠實追隨者所在的地方。

現在,通過收藏品、貼紙和支付,這些創作者終於可以直接獲利。我有自己的頻道,人們可以通過 Telegram Stars 給我打賞或發送禮物以表示感謝。這很簡單,而且確實有效。

這是其他平台無法做到的,除非你達到巨大的規模。在Telegram上,即使是較小的創作者也可以立即開始賺錢。他們可以設置付費消息,提供專屬羣組,或建立NFT限流通道——所有這些都無需離開應用程序。

Crypto.news:你之前提到貼紙——它們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扮演什麼角色?

Masser: 貼紙是另一個令人着迷的部分。有些是鏈外的,但通過Fuse創建的貼紙,即Telegram的官方貼紙商店的貼紙,是使用NFT 2.0標準在鏈上鑄造的。

NFT 2.0 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動版權費。在舊的 NFT 模型中,創作者必須依賴市場來執行版權費。而在這裏,它直接內置於代幣本身。每次該貼紙被交易時,創作者都會獲得報酬。

這給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保持項目活力和價值的理由。在一個系列售罄後,他們不會放棄,而是有經濟激勵繼續與觀衆互動並添加新內容。這使得整個系統對創作者來說更加可持續。

所以在Stars、禮物、收藏品和帶有內置版稅的NFT之間,你可以看到一個真正運作的創作者經濟體在Telegram中出現——由TON驅動,但對任何人都可訪問,即使是那些從未使用過區塊鏈錢包的人。

Crypto.news: 還有其他想要補充或提到的內容嗎?

Masser: 是的,其實—我想提一下Sera太空計劃。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舉措,給人們提供了參與真實太空任務的機會。我們在藍色起源上有六個名額,其中五個是爲那些通常沒有機會參與太空計劃的國家的人保留的—比如尼日利亞、巴西和印度等地。

爲了更好地理解,賈斯廷·孫 reportedly 爲一張藍色起源的座位支付了 $28 百萬。在這裏,我們爲社區中的六個人打開了大門,通過在 TON 上的鏈上投票選擇,使用 Telegram 作爲接口。

這不僅僅是象徵性的——用戶實際上將能夠對在太空進行的實驗投票。我們稱之爲人民太空計劃,因爲它是關於讓全球社區在曾經遙不可及的事情上直接參與。

更棒的是,這不僅僅是個人在單獨競選。社區圍繞候選人形成,集結支持,並共同投票。所以,假設有一位克羅地亞參與者——整個迪納摩扎格雷布球迷社區都可以支持他,發送投票,甚至可能看到他們的代表帶着克羅地亞國旗進入太空。

這就是TON和Telegram所能實現的那種全球性的、參與式的能量。我們正在跨越國界連接人們,將區塊鏈作爲真正的協作和訪問基礎設施,而不是一個流行詞。

<br>

TON1.2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二龙湖浩哥哥vip
· 23小時前
垃圾幣之一,只,跌不漲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