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中國“比特幣女王”被判11年8個月,其6.1萬枚比特幣被沒收
一場橫跨中英兩國、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英鎊的世紀加密貨幣騙局,近日在倫敦南華克刑事法院迎來了關鍵判決。被媒體冠以“中國比特幣女王”之稱的錢志敏(Zhimin Qian),因策劃並主導這起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洗錢案,被判處11年8個月監禁。與此同時,英國警方查扣了與她相關的超過61,000枚比特幣,這筆在數字世界中流轉的巨額財富,如今的價值已飆升至超過50億英鎊(約64億美元),其最終歸屬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起案件不僅揭示了加密貨幣被用於非法活動的驚人規模,更深刻地反映了一場利用人性、愛國情懷與金融幻夢編織而成的巨大悲劇。
愛國主義龐氏騙局
故事的起點要追溯到2014年的中國。當時,錢志敏創立了一家名爲“藍天格銳”(Lantian Gerui)的投資公司。她將自己包裝成一位富有遠見的科技企業家,向公衆,特別是信息相對閉塞的中老年羣體,兜售一個結合了“高科技健康產品”與“比特幣挖礦”的革命性財富增長計劃。
爲了建立信任,錢志敏的團隊採用了極具煽動性的營銷策略。他們舉辦盛大的宴會和投資者大會,甚至租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等極具象徵意義的場所,邀請社會名流站臺。宣傳的核心口號極具感染力:“投資藍天格銳,就是幫助中國成爲世界第一”。這種將個人財富與民族榮耀捆綁的敘事,精準地擊中了許多投資者炙熱的愛國心。一位化名爲“於先生”的受害者在接受採訪時無奈地表示:“我們的愛國情懷成了最致命的弱點。”
爲了讓騙局看起來更真實,藍天格銳每天會向投資者支付少量“收益”,營造出穩定回報的假象。這種看似“穩賺不賠”的模式,誘使包括於先生在內的許多人不僅投入畢生積蓄,甚至不惜以高達8%的利率借貸加碼投資。此外,公司還設立了典型的龐氏騙局獎金制度,鼓勵投資者“拉人頭”,每介紹一位新成員就能獲得額外獎勵。
在這種病毒式的擴散下,從2014年到2017年,藍天格銳成功吸引了超過12.8萬名投資者,涉案資金總額高達400億人民幣(約56億美元)。然而,這些資金並未真正用於所謂的挖礦或科技研發,而是被錢志敏悄悄地轉移,並大量兌換成了比特幣。
2017年中,隨着中國警方開始對藍天格銳展開調查,這座用謊言堆砌的金融帝國資金鏈應聲斷裂,每日的“收益”戛然而止。嗅到危險氣息的錢志敏,利用一本僞造的聖基茨和尼維斯護照,化名“張雅迪”(Yadi Zhang),悄然逃離中國,輾轉多國後,於同年9月潛入英國。
在倫敦,錢志敏搖身一變,成爲一位自稱從事珠寶和古董生意的神祕女富豪。她以每月超過1.7萬英鎊的高昂租金,在倫敦北部高檔社區漢普斯特德(Hampstead)租下一棟豪宅,過起了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據其後來被捕的助理溫簡(Jian Wen)在法庭上透露,錢志敏在倫敦的日子極爲奢靡,大部分時間都躺在牀上玩遊戲和瘋狂網購。
然而,要維持這種生活,她必須將手中巨額的比特幣變現。爲此,她僱用了曾在中餐外賣店工作的溫簡作爲她的“管家”和“助理”,協助她處理資產。她們試圖購買倫敦的頂級豪宅,包括一處價值逾千萬英鎊的房產,但因無法向律師和銀行解釋巨額資金的合法來源,觸發了英國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客戶身分驗證(KYC)警報,最終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2018年,倫敦警察廳在接到舉報後,突襲了錢志敏位於漢普斯特德的豪宅。盡管錢志敏本人在短暫拘留後再次失蹤,但警方在屋內查獲了多個裝有數萬枚比特幣的硬體錢包。這成爲英國執法史上單次查獲加密貨幣數量之最。
接下來的幾年裏,警方展開了極其復雜的數字追蹤和解密工作。最終,在2021年,他們成功解鎖了這些錢包,確認了其中包含超過61,000枚比特幣。與此同時,對錢志敏的追捕仍在繼續。
直到2024年4月,警方在英格蘭北部約克的一處出租屋內將錢志敏及其另一名馬來西亞籍共犯 Senghok Ling 成功抓獲。被捕時,錢志敏甚至還在僞裝,看起來步履蹣跚、身體虛弱,但監控錄像顯示她其實身手矯健,一切只是演戲。她的助理溫簡和共犯 Senghok Ling 也先後被判刑,分別獲刑6年8個月和近5年。
在法庭上,錢志敏最初否認所有指控,辯稱自己是中國打壓加密貨幣企業家的“受害者”。然而,在鐵證面前,她最終於2025年9月承認了非法獲取和持有犯罪財產及洗錢等罪名。法官在宣判時形容她是整個騙局的“策劃者”,其動機是“純粹的貪婪”。
漫漫索賠路
隨着錢志敏的定罪,刑事訴訟暫告一段落,但一個更爲棘手的問題浮出水面:這筆價值超過50億英鎊的比特幣將何去何從?
一方面,成千上萬的中國受害者正組織起來,聘請律師,希望通過英國的民事追償程序討回他們的血汗錢。他們認爲,這些比特幣本就是用他們的投資款購買的,理應歸還給他們。然而,索賠之路異常艱難。許多受害者當初是將錢轉給了區域性的推廣人,而非直接轉給藍天格銳,這爲證明資金流向增加了難度。
另一方面,這起案件引發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法律難題:受害者投資的是人民幣,而如今資產變成了大幅增值的比特幣。如果賠償,是應該按照當初的本金,還是應該分享比特幣價格暴漲帶來的巨額利潤?
此外,根據英國《犯罪收益法》,在扣除賠償後,剩餘的非法所得通常會歸英國國庫所有。這意味着英國政府可能成爲這起案件的潛在“受益者”,引發了國際間的廣泛討論。爲此,英國皇家檢控署(CPS)正在考慮設立一個史無前例的國際加密詐騙受害者賠償基金,但具體細則仍未公布。
對於像於先生這樣的受害者而言,這筆錢不僅是金錢,更是希望的象徵。他因這場騙局失去了積蓄,家庭也因此破裂。他和其他受害者只希望能拿回一部分損失,撫平生活的創傷。更令人心碎的是,據律師透露,一些年邁的受害者因無錢醫治,在絕望中離世。
錢志敏的帝國雖已崩塌,但她留下的數字遺產和其引發的法律與道德困境,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發酵。這起案件不僅是對全球執法機構在應對新型加密犯罪方面的一次嚴峻考驗,也爲所有懷揣財富夢想的投資者敲響了警鍾:在追逐高回報的同時,永遠不要喪失理性的判斷,更不要讓情感與盲從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