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中國官媒密集評論虛擬幣?律師推測:近期將有政策出台

律師觀察到官媒近期密集評論虛擬幣,央行行長對穩定幣表達負面態度,預測政府將出台相關監管政策。 (前情提要: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堅持嚴打加密貨幣!穩定幣尚在發展早期,力推數位人民幣發展 ) (背景補充:穩定幣的雙面刃:恐致發展中國家資本外流,破壞金融穩定 ) 從週期上來說,四年一個週期不但是比特幣 (Bitcoin) 漲跌的規律,也是監管政策出台的時機。 近期,劉揚律師觀察到一些不尋常的信號。 2025 年 11 月 7 日,公眾號「馮侖風馬牛」轉發了「無冕財經」的文章赦免趙長鵬,誰是大贏家?|| 深度; 2025 年 11 月 9 日,公眾號「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布文章LuBian 礦池遭黑客攻擊被竊取巨額比特幣事件技術溯源分析報告; 2025 年 11 月 10 日,公眾號「也評」發布署名為「南門斥候」的文章數字時代的黑吃黑 –12.7 萬枚比特幣背後的國家級黑客疑雲; 2025 年 11 月 11 日,公眾號「也評」發布署名為「南門斥候」的文章技術霸權下的數字收割:美國正在無差別掏空全球加密資產。 這些公眾號不是某社、某報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官媒,但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官方的意志,你可以理解為「站在普通人的視角利用普通人的身份輸出主流觀點」,其所表達的內容同樣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對於判斷政策走向具有借鑑意義。 像類似這樣的公眾號還有一些,比如「有理兒有面」「俠客島」「玉淵潭天」「牛彈琴」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了解一下這些公眾號的背景。 這些公眾號都有如下特點:一是體制內的人大量轉發。劉揚律師之前在體制內工作過十多年,經常被朋友圈的老同事「刷屏」,如果你是有心人肯定也會注意到這個現象。二是這些文章基本上篇篇 10 萬 +。寫公號的人都知道,能寫個 10 萬 + 難度還是不小的,重要的不是粉絲數,而是轉發量。三是這些公號的文章輸出的觀點都是正向的、與主流價值觀同步的。 回到本文的題目,近期官媒或半官媒如此密集評論虛擬幣,這種情況在以往是沒有過的,透過文章內容來看,這些公號對於虛擬幣的整體評價還是偏向負面的,我簡單挑了一下這幾篇文章的觀點,大家看一下心裡就有數了: 「表面上,美國將比特幣視為『數字黃金』儲備,以對沖美元貶值與美債利息飆升的風險。但多位觀察人士認為,更深層的邏輯在於,透過 USDT、USDC 等「鏈上美元」穩定幣,將全球投資者的資金轉化為美元儲備,再自動回流購買美債。這相當於為龐大的美元債務,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輸血通道。」 「至此,這場從囚徒到特赦的反轉越精彩,也越讓人看清:在資本與權力的遊戲裡,從來沒有絕對正義,只有週期性的收編,與心照不宣的共贏。」 「川普政府的加密貨幣收割行動,絕非簡單的『執法打擊』或『財政創收』,而是債務危機壓力下,以技術優勢為武器實施的『數字殖民』戰略,其本質是將加密貨幣從去中心化的技術創新,異化為服務美國霸權的金融工具與監控手段,對全球數字經濟秩序構成系統性威脅。」 「今天他們可以透過黑客攻擊的方式『黑吃黑』,沒收陳志及其太子集團的巨額比特幣,明天就可以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任何被視為『威脅』的個人或組織。當執法者變成黑客,當監管者成為盜賊,我們賴以信任的整個數字生態系統的基石正在被動搖。」 無獨有偶。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025 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穩定幣作為一種金融活動,現階段無法有效滿足客戶身份識別、反洗錢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放大了全球金融監管的漏洞,如洗錢、違規跨境轉移資金、恐怖融資等,市場炒作投機的氛圍濃厚,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並對一些欠發達經濟體的貨幣主權產生衝擊。 請注意,潘功勝行長關於穩定幣的表述,全部是負面的。 我們在評價一個事物的時候,經常會談到「兩面性」的問題,比如這個事物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有哪些好處,有哪些壞處,但是關於穩定幣,潘功勝行長沒有給出任何正面評價。 同時他還強調: 自 2017 年起,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先後發布多項防範和處置境內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政策文件,至今仍然有效。 下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執法部門繼續打擊境內虛擬貨幣的經營和炒作,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同時密切跟蹤、動態評估境外穩定幣的發展。 很多媒體評價,央行對於穩定幣持審慎的態度,我覺得這種評價有點「一廂情願」,過於樂觀。 監管政策出台的週期性規律 凡此種種,劉揚律師敏銳感覺到,近期國家或出台有關於虛擬數字貨幣的相關政策或者法律文件。 從週期上來說,四年一個週期不但是比特幣漲跌的規律,也是監管政策出台的時機。從 2013 年 12 月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到 2017 年 9 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再到 2021 年 9 月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比特幣的減半週期是四年一次,我們重要的監管政策出台也是四年一次,不可謂不巧。 從虛擬幣在主流法律界的聲音來看,日漸響亮。劉揚律師從 2019 年開始就做虛擬貨幣的案件代理,那個時候主流法律界對此討論甚少;2020 年 Plus Token 案件披露,以及 2021 年那波大牛市,一線司法機關遇到的虛擬幣案件越來越多,大家都是摸索著幹,各地政策不一。但從去年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密集調研虛擬數字貨幣,今年最高檢也下場了。兩高下場,調研了這麼長時間,肯定要拿出真章的。 一線司法需求迫切 從一線司法需求來看,解決虛擬幣的法律問題迫在眉睫。在刑事案件當中,關於虛擬幣究竟是數據還是財產的爭議始終存在,各地執法尺度不統一,同案不同判,同行不同命。從民事案件來看,法院根本就不管你是數據還是財產,要麼不予立案,要麼駁回起訴。從刑民交叉的角度綜合來看,一方面刑事案件大量涉案資產處置罰沒,另一方面用戶被偷被搶被騙公安機關不受理不立案,而民事領域認為涉幣行為違背公序良俗導致合約無效進而救濟手段失靈,難免讓人有一種割裂的感覺。 政策走向預測 綜上所述,劉揚律師認為,下一步監管政策和法律文件大概有如下方向:一是關於虛擬幣的監管政策…

BTC-2.95%
USDC0.01%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