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Aster CEO Leonard 談 10 年創業轉型之路:從 P2P 網貸失敗到加密巨頭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成功往往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Aster CEO Leonard 近日首次公開其創業歷程,揭示了從香港投資銀行技術人員到去中心化金融協議領導者的轉變,其中包含多次失敗嘗試和關鍵轉折點,展現了一位真正的加密貨幣老兵如何在市場起伏中找到成功之道。
從高頻交易到 P2P 網貸:Leonard 的早期創業嘗試
根據 9 月 29 日 Leonard 接受 Trends 創始人 Mable(@Mable_Jiang)的專訪,他的職業生涯始於香港投資銀行的技術崗位,專注於高頻交易系統開發。在積累了 5 年金融科技經驗後,Leonard 受到當時「互聯網+」浪潮的啟發,決定踏上創業之路。
「我在投行工作 5 年後開始嘗試創業,當時的敘事是『互聯網+』,首次創業是一個 P2P 借貸項目,」Leonard 回憶道。然而,這次創業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僅是項目本身,整個 P2P 借貸賽道在中國都面臨嚴峻挑戰。這次失敗為 Leonard 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為他後來的加密貨幣之旅奠定了基礎。
加密貨幣世界的初體驗:從以太坊 ICO 開始
Leonard 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契機是參與以太坊的首次代幣發行(ICO)。「我初入加密領域是參與以太坊 ICO,當時賺錢後以為自己是天才,然後在接下來的三次交易中就虧光了,」Leonard 坦言。這段經歷不僅讓他體驗了加密市場的高風險性,也激發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濃厚興趣。
在經歷了交易市場的起伏後,Leonard 將注意力轉向了技術開發,加入了 IBM Blockchain 旗下的 Hyperledger 生態系統,開發了一個借貸平台項目。然而,這次嘗試同樣遭遇挫折:「顯然,我們選錯了生態,應該在以太坊上大展身手。」Leonard 的這番話反映了早期區塊鏈開發者在選擇技術路線時面臨的困境。
Aster 的崛起:匿名領導與爆炸性增長
如今,Leonard 以完全匿名的方式領導著 Aster,這個由收益協議 Astherus 與永久性 DEX(APX)合併而成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Aster 於 4 月正式宣布品牌重塑,旨在統一兩個平台的優勢,並在競爭激烈的永續合約 DEX 領域中脫穎而出。
令人矚目的是,Aster 的原生代幣在 9 月 17 日推出後迅速飆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用戶的關注。然而,與代幣價格的透明不同,Leonard 本人卻選擇了完全的匿名性,這在加密貨幣領域雖不罕見,但仍引發了社區對其背景和資歷的好奇。
Leonard 的 X(前 Twitter)檔案同樣神秘,頭像是一個戴著兜帽的人物,簡介僅顯示「執行長 @Aster_DEX。重新構想去中心化交易的未來」,該帳號於今年 3 月創建,恰好是 Aster 宣布更名前不久。
從失敗中學習:NFT 與代幣方案的超前嘗試
在加入 Aster 之前,Leonard 還曾為一家遊戲平台開發 NFT 和代幣解決方案,但由於市場尚未成熟,這個項目同樣以失敗告終。「當時過於超前,同樣以失敗告終,」Leonard 如此評價他的 NFT 創業嘗試。這段經歷反映了加密創新者常面臨的「時機」挑戰——技術可能已經準備就緒,但市場接受度尚未到位。
這些失敗經歷塑造了 Leonard 的商業哲學和 Aster 的發展策略。他強調,在加密領域,審計、社群回饋和長期承諾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傳統意義上的透明度不足。
Aster 的戰略定位與未來挑戰
在 4 月錄製的 AMA 中,Leonard 闡述了 Aster 的宏偉願景:主導加密貨幣領域的兩個關鍵收入垂直領域——交易所和借貸。平台分為兩種模式:簡單模式(完全鏈上,無需存款)和專業模式(圍繞專業交易者的訂單簿構建)。
Leonard 解釋,Aster 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將收益專業知識與永久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DEX)結合,為平台帶來多種成長槓桿。為控制風險,Aster 實施了具有內部風險監控的多預言機架構。
然而,Leonard 也坦承 Aster 面臨的挑戰:「我們在行動體驗方面也落後了,這是 Web3 的一個普遍問題。」此外,交易深度不足也是平台需要克服的障礙。
匿名領導與社區信任的平衡
在創辦人身份公開的項目中,責任歸屬清晰明確。而在匿名專案中,參與者必須依賴程式碼審計和社區監督來建立信任。Leonard 通過 AMA 和社交媒體互動努力彌合這一差距,強調社區反饋文化、第三方安全審計以及對長期目標的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透明度並不總能保證真實性。加密歷史上不乏公開身份的領導人最終誤導社區的案例,這提醒投資者在評估項目時需要全面考量多種因素。
從失敗到成功:Leonard 的創業啟示
Leonard 的創業歷程展現了加密領域成功者的典型軌跡:從傳統金融科技起步,經歷多次創業失敗,在加密市場的起伏中磨練交易技巧,最終找到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點。他的故事提醒我們,在快速發展的加密世界中,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前奏,關鍵在於從每次挫折中汲取經驗並持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