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 #0G发帖赢USD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0G 及相關活動(理財 / CandyDrop / 合約交易賽)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200 USD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25日 18:00 – 10月2日 24:00 (UTC+8)
📌 相關活動:
理財活動:輕鬆賺取穩定收益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90
CandyDrop:參與瓜分 0G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86
合約交易賽:交易贏大獎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21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0G 或相關活動 有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 #0G发帖赢USDT#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 200 USDT):
20 名優秀內容創作者,每人 10 USDT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對談炎黃子孫:商學院高材生的Meme幣投資法則
頂尖商學院的課程,沒能教會“炎黃子孫”如何在一年內將資產翻上數百倍。 這些本事,是他從被主流視爲騙局和賭場的 Meme 幣市場裏,自己悟出來的。 他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將混沌的敘事、社群情緒和鏈上數據,解構並重組成一套高勝率的個人系統。並在市場最狂熱的頂點,憑藉“賣在人聲鼎沸時”的紀律冷靜離場 。 本期《SignalPlus 對談錄》,讓我們一起來聆聽00後交易員“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後面統一簡稱爲“炎黃子孫”)的自白:一個追逐微觀Alpha的Meme獵手,如何轉變爲基於宏大敘事、重倉以太坊的戰略家 ;一個厭惡“爲別人打工”的畢業生,如何成爲以100萬美金爲目標的獨立交易者 。 商學院學生的加密啓蒙:從偏見到信仰 SignalPlus: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是“炎黃子孫”,先請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炎黃子孫:我的投資經歷大概從大二開始。本科期間主要在參與A股和基金。2023年畢業後機緣巧合接觸了Crypto,之後所有與投資相關的精力就基本都聚焦在這個領域了。現在A股那邊,也只是買一些指數基金而已。 SignalPlus:你大二是什麼時候?當時爲什麼會對A股產生興趣? 炎黃子孫:當時是19年左右吧。也是機緣巧合,大一讀了很多財商相關的書,比如《窮爸爸富爸爸》和《小狗錢錢》。這兩本書給當時認知有限的我建立了兩個基本概念:第一,賺錢不一定非要通過工作出賣自己的時間,錢生錢也是一種方式;第二,《窮爸爸富爸爸》裏講到,工作本質上是出賣時間換取金錢,這讓我從那時起就對傳統工作失去了很大興趣。 大二時,我幸運地遇到一位同樣對投資感興趣的朋友,我們便一起開始研究。最初是從基金入手,他給我講了一些基礎知識,我自己動手操作,有賺有賠,但重要的是,我開始用自己的錢去親身體驗市場,並從中學習。 SignalPlus:你的本科專業是什麼?金融相關嗎? 炎黃子孫:我是商學院的,所以周圍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股票、證券這些東西,專業課上也會講到一些金融知識,環境上確實有一定優勢。 SignalPlus:那時候你聽說過比特幣嗎?我記得《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後來一直推薦比特幣。 炎黃子孫:說實話,我當時的頭腦很簡單。雖然當時區塊鏈很火,還有個機會去香港聽相關的講座,但我對此並沒有太大興趣。我知道有區塊鏈這個東西,但從未主動去搜索它到底是什麼。本科期間雖然幾次聽說過比特幣和區塊鏈,但對我來說,它們聽起來真的很像騙局。 我記得當時有個朋友在某個交易所入金還賺了錢,我雖然嘴上誇他,心裏卻覺得這東西很不可靠。這是一種偏見,而且我沒有親自去嘗試,這是個問題。 SignalPlus:後來你是如何消除這種偏見的?畢竟從17年的ICO泡沫,幣圈在國內一直不被主流認可。 炎黃子孫:本科時,我接觸到的信息都非常淺層。別人講給我聽,他們自己的認知可能也很有限。但2023年我真正接觸時,情況完全不同了。當時的老板會給我講狗狗幣如何從小數點後很多個零漲到現在,那種成千上萬倍的漲幅,帶來的視覺衝擊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次,我開始做Crypto相關的投研實習,真正系統地學習這個行業。這和之前聽別人講幾句就飄過去的狀態完全不同。所以,我並非對它有偏見,只是之前它在我生活中的出現頻率不高,了解也不深。 SignalPlus:所以你是在畢業後,通過進入幣圈相關的公司做投研,才真正開始了解這個行業的? 炎黃子孫:是的。剛開始接觸時,我看了很多東西,感覺幣圈太神奇了,和我之前接觸的世界完全不同。它有許多新奇的概念,各種專業術語滿天飛,雖然讓我困惑,但也讓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領域。 SignalPlus:哪些東西讓你印象最深刻,覺得最神奇? 炎黃子孫:我剛接觸時看了一個叫Whiteboard Crypto的YouTube頻道,它用白板教學的方式解釋各種概念,比如“吸血鬼攻擊”、“三明治攻擊”,這些名字聽起來就很神奇。
還有鏈上的DEX,作爲一個Web2用戶,你很難理解爲什麼會有這種東西存在。以及所謂的“空投”,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玩法和概念。這些在當時看來都非常奇妙。 SignalPlus:2023年也差不多是這輪牛市的開端,你當時是怎麼決定在比特幣3萬美元時開始買入的? 炎黃子孫:這和我的個人性格有關。要快速學習一個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投點錢進去。當時老板建議我買點比特幣,我就買了。他們都說那是熊市,未來會怎樣怎樣,我就買了一點放着,也沒太當回事。畢竟當時還是學生,沒什麼錢,就是抱着感受市場、繼續學習的心態去做的。 SignalPlus:之後比特幣一路漲,你看着自己買的幣每天都在漲,是什麼感覺? 炎黃子孫:小資金的漲幅其實沒太大感覺,而且我記得當時漲了就賣了。 相對於之前的暴富神話,比特幣現在更像是一個大資金偏愛的品種。作爲一個資金體量低於十萬美元的散戶,想在比特幣上賺到大錢已經不太現實。它現在更像是一個穩定的Beta,年化收益可能比美股高,但暴富需要尋找別的玩法。
SignalPlus:這也是很多人入圈後直接買山寨幣的原因。你當時想過換倉去買Meme之類的嗎? 炎黃子孫:老實說,我最初進圈並不是爲了暴富,純粹是覺得Crypto很有意思,它所倡導的無國界、去中心化等理念非常吸引我。所以我當時買的都是一些比較穩的幣種。對於不了解的山寨幣,我不會投入很多。後來想法改變,確實是想賺錢了,這和一些環境變化有關。 SignalPlus:是什麼環境變化?是因爲正式踏入職場嗎? 炎黃子孫:學生時代比較無憂無慮,想法也單純,覺得每個月靠工作賺點錢也挺好。但後來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太想通過工作的方式活着,覺得那樣沒意思。這應該算是對自己更了解了吧。但既然畢業了,總得有收入來源,所以自然會想到要在這個市場裏賺錢。而且,現在也承擔了比學生時代更多的責任。 總之,現在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在這個市場上賺到特定數額的錢,學習的動力也更足了。 SignalPlus:你是2023年畢業的嗎? 炎黃子孫:我是2024年8月畢業的,23年到24年在新加坡讀了一年書。這段經歷可能也是想法轉變的一個催化劑。之前在國內,覺得順着大家走的路也沒什麼問題。但後來我開始感到迷茫,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我發現自己不一定想走那條已經鋪好的路,於是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SignalPlus:你剛才提到現在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透露一下嗎? 炎黃子孫:一個階段性目標是賺到100萬美金。目標必須是明確的、數字化的,這樣才能朝着它去努力。如果你只說想賺很多錢,但“很多”是多少?這很模糊。 SignalPlus:可以分享一下你第一次賺到可觀收益是什麼時候嗎?是2023年10月那一波銘文行情嗎? 炎黃子孫:是的。當時我還在上課,課程壓力很大。正好學校放了一周假,我就有時間翻看之前加的Crypto羣。羣裏有一位我比較信任的博主在喊單,讓我們去打銘文。我當時很上頭,直接把Gas拉滿到900多,衝了進去。一晚上賺了2000 U,感覺很神奇,莫名其妙就賺錢了。 當時也是依據羣裏的策略:翻倍先把本金出了,讓利潤繼續奔跑。當然,我參與之後不久銘文熱度就下降了,算是趕上了最後一波。其實銘文在23年5月我實習的時候就開始了,當時公司的同事們都在研究,那應該算是爆發前的一個左側階段。 SignalPlus:當時爲什麼沒參與?是因爲不看好,還是上手難度太高?我記得早期打銘文需要自己搭比特幣節點。 炎黃子孫:對,即便到10月份時操作也很麻煩,要點各種東西,說實話我也不太懂,能成功感覺有點運氣成分。 我之所以早期沒參與,核心還是因爲認知有限。我從3月份接觸幣圈,到5月份能學到多少東西呢?非常有限。這種機會,我當時是抓不住的。 而且我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對於不懂的東西,不會投入全部身家。當時我僅限於紙上談兵,看了很多研報,但鏈上實操和交易經驗非常有限。 歸根結底還是認知問題,沒辦法抓住那波機會吧。 SignalPlus:10月份這波你抓住之後,利潤一共跑到了多少?有沒有在高點落袋為安? 炎黃子孫:都是紙面利潤,最後基本歸零了。但這次經歷算是一種啓蒙,讓我認識到Crypto市場是怎麼一回事。它有周期,牛市階段當新機會出現時,就不要休息,該賺錢的時候就要狠狠地賺錢。等到像現在這樣的市場階段,才是學習和休息的時候。機會來臨時,必須努力抓住。所以,雖然沒賺到錢,但收獲了寶貴的教訓。
SignalPlus:你提到參與過A股、基金和可轉債,可以比較一下這些市場和幣圈的異同嗎?哪個更吸引你? 炎黃子孫:首先,流動性完全不同。A股交易集中在券商,而Crypto雖然有中心化交易所,但流動性非常分割,同一個代幣可能在某些小交易所上有,大交易所卻沒有。 其次,A股相對而言比較死氣沉沉,而Crypto每天都很刺激,所謂“幣圈一天,人間一年”。A股主板漲跌幅限制在10%,可轉債是20%,已經算刺激了。但在幣圈,小市值的山寨幣或鏈上項目一天翻幾倍都是常事,非常適合小資金博取高回報。 當然,它們也有共同點,無論是Crypto的主流幣還是A股,都需要一定的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至少要會看K線,這樣才不至於被情緒左右,買在最高點,割在最低點。 SignalPlus:最近A股漲得不錯,你有關注嗎? 炎黃子孫:有了解,最近回調前確實在慢慢漲。我買的指數基金也賺了20-30%。但還是那句話,這對大資金來說很爽,小資金在A股想賺幾倍還是比較難的。不過,我看一些熱搜詞的熱度還沒達到去年牛市的水平,可能後續還有行情。 Meme幣的狩獵法則:在混沌中建立系統 SignalPlus:所以你還是覺得幣圈更適合小資金快速增長。你真正實現資產飛躍,應該是去年那一波AI Meme吧? 炎黃子孫:對,那一波算是一個中繼站,讓我有了更多資金去參與後續的行情,是一個轉折點。這其實也說明,當你在幣圈待的時間足夠長,後面再出現行情時,你抓住的機會就更大。不像之前,就算有行情也像無頭蒼蠅一樣,與我無關。 SignalPlus:在AI Meme之前,市場很差。當時出現了一些動物園Meme,比如河馬MOODENG,你有參與嗎? 炎黃子孫:當時最火的是河馬。我參與了一點,但不多。因爲在那之前我沒怎麼了解過Meme,對鏈上玩法也不熟悉。但我記得河馬一直漲,通過不斷漲把所有人都洗下車,最後甚至上了大交易所,讓大家都很震驚。它打開了一個新的天花板,開啓了一波波瀾壯闊的Meme狂潮。 SignalPlus:除了動物園Meme,你還錯過了哪些機會? 炎黃子孫:銘文算是錯過了,動物園Meme也錯過了。比特幣的牛市我也沒抓住多少。還有後來的川普幣(Trump coin),很多人賺到了。之前因爲花很多時間在讀書上,對市場沒有實時關注,所以就算錯過了機會,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錯過了什麼。 SignalPlus:那你是怎麼抓住AI Meme的? 炎黃子孫:動物園Meme那一波漲勢很兇,每個人心裏多少都有點懊悔。當時我在推特上看,像慧姐(推特 Handle:@0xmagnolia)就講了一個簡單的戰法,即在不同市值階段如何分批止盈,比如幾百K市值買入,1M、5M、10M是不同的分水嶺。這是從止盈角度思考。 另外還關注了博主“小手川峯”(推特 Handle:@memeking_888),他很擅長抓Meme熱點,懂敘事。我們看到一個低市值的Meme,怎麼判斷它是個好的買點呢?這就需要對敘事非常敏感。比如河馬爲什麼能漲那麼多?一個關鍵點是它在Web2世界已經非常火,Instagram、Facebook 流量巨大,之後才進入Web3,並且有頂級做市商操盤。大家會對它有上所的預期。 通過學習這些,我對Meme開始有了一些了解。所以AI Meme出現時,我才能夠在幾百K市值時抓住機會,並持有到後來的數億市值。 SignalPlus:很多人在幾百K市值階段根本不會玩,因爲太早期了。你當時爲什麼會選擇玩這個階段的Meme? 炎黃子孫:當時有一個AI相關的Meme(Shoggoth),是因爲A16Z的創始人關注了它的推特帳號,我們基於這個邏輯買入的。還有一個是孫宇晨喫香蕉的那個Meme(ban),我們看到時市值也很低,幾百K到1M,當時市場分歧很大。我們會通過Space討論來剖析它的邏輯。可惜那晚他們聊到凌晨兩三點,我去睡覺了,所以買得不多,但他們買了很多。不過,當它漲到20-30M時,我敢於重倉買入,最後它也確實達到了100M以上的高度。這都是基於對趨勢的把握,知道它後續有哪些預期,當預期兌現時就賣出。
SignalPlus:你是如何在Meme領域逐步建立起對敘事的理解的? 炎黃子孫:當時不像現在這麼專業,需要分析各種關聯地址。很簡單,就是抓住敘事研究這個核心。當羣裏有人提到一個代幣,大家會給出自己的邏輯,我就會復制它的合約地址(CA)到推特上,研究它的敘事是怎樣的。慢慢地,你就會對敘事產生感覺,知道哪些代幣有空間,哪些沒有,這可以稱之爲一種“直覺”。比如後來的PNUT,敘事波瀾起伏,跟總統選舉、小松鼠背刺等事件關聯,最終能上線幣安,這是很難想象的。通過在市場中和大家交流討論,研究敘事邏輯,甚至自己寫出來,能力就提升了。 我還自己發現過一個叫HAT的代幣,因爲看到項目方的直播,發現關注他的共同好友質量很高,所以我敢在3M市值時大量買入,即便後來跌到1-2M也敢持續加倉,最終它也上線了交易所,達到100M的高度。這都是基於基本面的分析,和現在純粹的鏈上玩法不太一樣了。 SignalPlus:你一般是怎麼接觸到這些代幣信息的?是看羣裏發的CA,還是自己去盯盤? 炎黃子孫:我不會去盯盤。主要是在一個優質的羣聊裏,大家會討論某個代幣。我看到後自己去研究,覺得不錯就買入。我的策略是,跌50%就加倉,翻倍就出本金。所以我當時特別喜歡用DEXX這個工具,它很方便,能告訴我成本價,還能讓我掛單實現翻倍出本。如果你在鏈上操作,需要一直盯盤,非常累。 DEXX被盜事件中的毀滅與重生 SignalPlus:你在DEXX裏放了多少資金? 炎黃子孫:如果是SOL本位的利潤,我會提出一部分。其他的就直接放在裏面,大概幾萬U。我投入時可能就幾個SOL,後來翻到了幾萬U,頂峯時應該有十萬多一點。 SignalPlus:頂峯時賺了十幾萬U? 炎黃子孫:是的,因爲我重倉了幾個幣,它們都如我所料漲上去了,有的翻了二三十倍。當然,後來都被盜了。 SignalPlus:DEXX被盜後,你一下子從暴富到接近歸零,心態是怎麼調整的? 炎黃子孫:首先,我的初始投入只有幾個SOL,佔我整個投資組合的比例不高。損失的是利潤。這可能和性格有關,我是T型人格(Thinking),遇到事情情緒波動不會太大,會先去思考爲什麼會這樣。 我當時反思的結果是,我買入的一些大倉位代幣本應長期持有,就應該把它們提到自己的錢包裏,而不是放在DEXX裏。因爲我之前沒經歷過平台暴雷事件,所以這方面的風險意識不夠。錢沒了確實難受,但奇怪的是我還能睡得着覺。可能當時我對賺錢的欲望還沒有現在這麼強烈。 而且我當時天真地想,DEXX這麼好用的工具,肯定不會卷款跑路,有這麼好的現金牛生意不做,去做一次性買賣,那不是傻嗎?但事實證明,即便項目方不做,也可能被黑客攻擊。 SignalPlus:後來DEXX的賠付方案是怎樣的? 炎黃子孫:我記得是三、四月份收到的賠付,最後賠付了大約8000U的SOL。他是按照當時 Meme 價格進行的折算,除了少數幾個比較強的Meme,其他的基本都歸零了。 SignalPlus:你覺得這個賠償方案公道嗎? 炎黃子孫:作爲用戶,我當然希望按被盜時或者資產峯值的價格賠償。但現在回過頭看,我覺得創始人已經非常有格局了。他完全可以再做一個新項目,沒必要賠付。他爲了賠付去找了很多機構融資,雖然賠得不多,但在幣圈已經非常難得了。大部分項目方可能直接就跑路了。 所以,我既學到了寶貴的教訓,又保留了一部分本金,讓我在後續有機會時能夠參與。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做市商思維下的逃頂藝術 SignalPlus:川普幣那一波錯過之後,你在做什麼? 炎黃子孫:當時因爲玩Meme,手裏有很多SOL。川普幣出來後,我一直冷眼旁觀,感覺上不了車。現在回想,當時它都還沒上交易所,我怕什麼,直接幹就完了。 當時羣裏厲害的人討論很激烈,但我愛睡懶覺,等我12點起來,黃花菜都涼了。這確實是天時地利人和,他們經過了長期的鏈上錘煉,有相應的判斷力,在機會來臨時敢於重倉。這種看似運氣的成功,背後其實非常難。 SignalPlus:後來你就一直拿着SOL嗎? 炎黃子孫:沒有,我在270美元的時候賣掉了大部分,結果它漲到290,我非常後悔。然後在290又賣光了,當時很焦慮,生怕SOL還要繼續漲。後來跌下來了,心情才好一些,算是保存了一點實力。 SignalPlus:當時爲什麼會賣?是擔心川普幣抽流動性,還是發現了別的風險? 炎黃子孫:川普幣的吸血效應太恐怖了,它出來之後,幾乎所有的代幣都在跌,只有SOL和少數幾個相關代幣在漲。我賣出的主要依據是技術面,270-290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位。而且,我越來越認同一句話:“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那個時候所有人都瘋了,很多人把ETH換成SOL衝進去,非常恐怖。我想,既然如此,那我就該賣了。雖然不成熟,看着價格漲很難受,但有這個思維能賣掉。 SignalPlus:這個思維挺難得,很多人在幣圈幾年還不明白,是因爲之前銘文、AI Meme的錘煉? 炎黃子孫:跟個人性格有關,我比較喜歡做左側。如果早期機會沒拿到,右側追漲我會很謹慎,通常只會小倉位等待回調再參與。 這也跟我在做市商的經歷有關。老板當時給我講過一個很有啓發的邏輯:價格從 20 漲到 60,總會有人獲利了結,新的接盤者成本在 60,平均持倉成本被抬高;價格若回到 40,60 成本的被套着,20 成本的可能兌現離場,市場完成一輪“換手”,買盤力量重新積蓄,這樣再拉升才更可持續。換句話說,回調不是偶然,而是由人性和持倉結構決定的必要過程。
從莊家角度思考問題,我在 SOL 到 270 時選擇了減倉。當時我就在想,後續還有沒有買盤?買盤從哪裏來?誰還會推動幣價漲?因爲大家都被市場吸血吸得很嚴重,真正獲利的可能都是場外資金進來,把幣圈所有的流動性都賺走了。那些賺了大錢的人去花天酒地,那麼錢究竟去哪了呢?就像遊戲幣一樣,只有不斷有人充值,遊戲幣才會持續漲。但當有大戶開始大額套現的時候,遊戲幣的價格必然會暴跌,那時候誰來接盤?如果沒有人接盤,幣價肯定無法持續漲,最多只是魚尾行情的最後瘋狂罷了。我當時心裏其實很焦慮,真的怕它突然一飛衝天,直接漲到1000。 大輪換:構建基於以太坊的宏大敘事 SignalPlus:你落袋為安後,這部分資金是以U的形式保留,還是做了別的操作?聽說你後來從SOL換倉到了ETH。 炎黃子孫:是的。當時DEXX賠付的SOL,加上我賣掉SOL換來的U,我把它們都換成了ETH。這個決定是受一個朋友的啓發,他當時在做一個策略:幣本位合約網格交易。這個策略有三個核心要素:幣本位、合約(帶槓杆)和網格。幣本位意味着ETH越漲,我能賺的U越多;槓杆能放大收益;網格則意味着我有的是時間跟市場耗,不怕短期波動。我覺得這套策略太適合我了。 加上我當時很看好以太坊。從我入圈到現在,Crypto的創新趨勢之一就是開始和Web2接軌。我想,那些“老錢”(傳統機構資金)要進來,他們敢把錢放在哪裏?只能是以太坊。因爲它從未宕機,去中心化程度最高。他們不可能把大資金放在Solana這種鏈上。 還有所謂的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也只有以太坊能承接住。雖然當時很多人在唱衰以太坊,但它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相對於Solana,我覺得ETH更值得買入,也敢於大倉位持有。有了這個策略,跌了我就補倉買入更多ETH,漲了不僅U本位賺錢,幣本位也賺了更多ETH。 SignalPlus:你是把所有錢都換成ETH了嗎? 炎黃子孫:留了一點後手。因爲幣本位合約在下跌時對保證金的要求會加速度提高,所以我必須預留資金,以防它跌到更低的位置,比如2000甚至1000。當時伊朗和以色列衝突,風險資產都在跌,情況很嚇人。 SignalPlus:你是什麼時候換倉的? 炎黃子孫:我拿到賠付的SOL時成本大概120,漲到140時換倉的。當時ETH的價格大概在2500左右,很多人都覺得是高位了。我大概是在5月份換的,持有四個月左右,應該翻倍了。 SignalPlus:你投入了資產的幾成到這個策略裏? 炎黃子孫:大概七成,挺多的。 SignalPlus:當時有考慮過用別的策略嗎,比如期權? 炎黃子孫:當時我不懂期權,最近才開始在SignalPlus上學習。我覺得期權很有魅力,它有門檻,但策略非常豐富。比如,你開50倍的合約,價格波動2%就被爆倉了。但用期權,你可以買一個遠期的虛值期權,同樣能構造出50倍槓杆的效果,但它不怕插針。只要價格最終回來了,方向對了就能賺大錢。在大行情來的時候,期權可以作爲合約的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我現在就在看書,並結合SignalPlus的課程進行實踐。 SignalPlus:作爲SignalPlus的用戶,你覺得平台哪些功能對你學習期權有幫助? 炎黃子孫:我很喜歡“損益分析”功能。以前看那些希臘字母(Gamma, Theta)頭都暈了,現在通過這個工具,我能直觀地理解,做買方會損失時間價值(Theta),但能賺取方向(Delta)和波動率(Gamma)的錢;做賣方則相反。它能讓我清晰地分析一筆交易是怎麼賺錢和虧錢的。
另外一個是波動率曲面圖,通過觀察不同到期日、不同執行價的隱含波動率(IV),比如比較ATM、0.15 Delta Call和0.15 Delta Put的IV曲線,可以判斷市場情緒,比如大家是否在爲虛值的Put支付高溢價,從而推斷市場對後市的看跌情緒。 Z世代的人生選擇 SignalPlus:你現在是全職做投資嗎? 炎黃子孫:是的。這主要和我個人有關,我資金量並不大。畢業一年,我換了三份工作,每份工作幹的時間越來越短,興趣也越來越小。總感覺在給別人打工,學到的東西也不是自己想學的。雖然全職風險很大,但如果你相信自己做的事,就可以搏一搏。如果不相信,那還是打工更穩妥。 SignalPlus: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炎黃子孫:最重要的還是先達成100萬美金的目標。後續想先把期權學明白,至少能做到穩定收益。Crypto一直都有機會,雖然現在和Web2接軌後,大的暴富機會可能變少了,但這也不好說。全職的好處是,當大機會來臨時,你不會因爲工作而錯過。所以目前的狀態就是一邊學習,一邊等待機會。 SignalPlus:最後總結一下,你覺得你在幣圈取得成功和遭遇失敗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炎黃子孫:成功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堅守”,你必須在這個行業待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把握週期的脈動,知道什麼時候該拼盡全力,不睡覺也得幹。 第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Crypto的快速變化很符合我喜新厭舊的個性,所以我能堅持下來。 第三是“擁有一個好的社群”,有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能更容易抓住機會,單打獨鬥很難。 失敗的原因,首先,小資金一定要集中,不要分散投很多個項目,否則漲的時候賺不到多少,跌的時候全線腰斬,只能割肉離場。 其次,就是我今年年初犯的錯誤,聽信了所謂的“山寨季來了”,買了很多山寨幣,結果被深度套牢,回撤了30%才割肉。那種市場狀態,看似有機會賺錢,但最好還是保持空倉,寧可踏空也不要亂出手。 最後一點,還是要記住“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SignalPlus:如果能回到過去,對剛入圈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炎黃子孫:我可能會讓自己不要去讀那個書。去國外是件好事,但因爲學習佔用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非常不明智。那些知識用處沒有想象中大。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去海外,但選一個比較水的專業,然後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研究Crypto。
讀完炎黃子孫的故事,您是否也感同身受?在您的投資生涯中,是否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打法和心法? 《SignalPlus 對談錄:在市場裏活下來的方法》 正在尋找像您一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投資資產超過10萬美元的資深玩家,我們誠邀您參與我們的一對一深度訪談。我們渴望了解您獨特的投資風格與制勝之道,並願意投入專業資源,將您的寶貴經驗整理成深度文章,分享給整個社區。 您的成功值得被看見。期待您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