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Bitwise:千萬億美元?加密正在瞄準的市場規模
作者:Matt Hougan,Bitwise首席投資官;編譯:金色財經
加密貨幣懷疑論者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低估了加密貨幣旨在顛覆的市場規模。這導致他們忽視了一些本應認真對待的事情。
例如:比特幣是一個價值2.3萬億美元的資產。人們聽到這個數字時,常常感到驚訝。世界上很少有東西價值2.3萬億美元,其中大多數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例如,亞馬遜就價值2.3萬億美元。但亞馬遜是一項許多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服務,而比特幣則不是。
那麼,爲什麼比特幣價值2.3萬億美元呢?因爲它正在進軍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黃金是一個價值25萬億美元的資產,而比特幣正在與黃金競爭。
這對它的投資邏輯至關重要。
想象一下,你有兩家初創公司:一家試圖顛覆亞馬遜,另一家試圖顛覆黃金。要想價值2.3萬億美元,那家顛覆亞馬遜的公司需要佔領100%的市場,迫使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巨頭破產。祝你好運。但如果這家初創公司目標是顛覆黃金,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要達到2.3萬億美元的估值,它只需佔據該市場不到10%的份額。
比特幣並非唯一的例子。
像以太坊和Solana這樣的區塊鏈正在爭奪穩定幣和代幣化資產的發行、交易和結算等。這些都是巨大的市場。根據麥肯錫的數據,全球支付行業每年處理3.4萬億筆交易,價值達1.8千萬億美元。根據SIFMA和第一太平戴維斯的估計,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的總價值爲665萬億美元。
萬億?千萬億?這些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之一。
這些市場如此之大,事實上,任何單一的、中心化的公司都不敢奢望能佔據其中一小部分。但以太坊和Solana不同。作爲具有全球規模的去中心化超級計算機,它們真正有機會奪取重要份額。這就是它們分別價值約5000億美元和約1000億美元的原因。
Tether的估值
我最近想起這種現象,當時有消息稱穩定幣發行商Tether正試圖以5000億美元的估值籌集資金。這將使Tether成爲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與OpenAI和SpaceX並駕齊驅。
一方面,這看起來很荒謬。OpenAI致力於創造通用人工智能,SpaceX想讓人類登入火星。而Tether基本上運營着一個數字貨幣市場基金。
但Tether瞄準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它在非西方國家的穩定幣市場中擁有近乎100%的份額。有可能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會從主要使用本國貨幣轉變爲使用USDT。如果這種情況發生,Tether最終可能管理着數萬億美元的資產並獲取全部利息。
作爲背景參考:2024年,沙特阿美公司實現了公司歷史上最盈利的一年,賺了1200億美元。按目前的利率計算,如果Tether的資產規模達到3萬億美元——約佔全球貨幣供應量的3%——其利潤將超過這個數字,成爲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公司。
這應該改變你的投資方式
了解加密貨幣正在瞄準非常龐大的市場會改變幾件事。
首先,它讓投資者看到了加密貨幣的上行潛力。這些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瞄準亞馬遜和瞄準整個全球支付市場之間有着天壤之別。
第二個影響是:它讓許多投資者希望進行分散投資。
投資加密貨幣就像投資早期初創公司:你在尋找黑天鵝。如果你找到一只,回報潛力是巨大的。但你必須預料到你投資的許多項目會失敗。即使是大的項目。以太坊、Solana、Ripple、Aave、Hyperliquid、Chainlink:幾乎每個現有的加密項目都可能失敗。事實上,我猜加密貨幣領域出現的十億美元級別失敗案例將比歷史上任何其他行業都多。
但我預計,這些失敗將與巨大的成功並存。(這是我喜歡Bitwise加密指數基金的原因之一。)分散投資將問題從"哪種加密資產會成功?"轉變爲"五年後,加密貨幣是更重要,還是更不重要?
"如果你今天有五分鍾時間,我鼓勵你閱讀Y Combinator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的文章《Black Swan Farming》。它討論了投資具有巨大潛力項目的經濟學和策略。如果你正在投資加密貨幣,這就是你應該在做的事情。
請相應地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