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發幣送飯,賭局還是布局?
近日,京東在香港高調發行穩定幣JDG,同時又大張旗鼓殺入紅海一片的外賣市場,若只將之視作尋常商業擴張,未免流於表面。細觀其布局,實乃“困獸猶鬥”,亦是“背水一戰”。
先說發行穩定幣。表面上,京東打着“科技創新、跨境支付便利”的旗號,實則另有三重深意:
一則,打通境外資本血脈。近年來,內地互聯網巨頭“風聲鶴唳”,融資渠道收緊,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正是京東借殼自救的天然跳板。發行穩定幣,不啻於爲自己埋下一根地下管道,繞開傳統資本流向之桎梏。
二則,押注未來貿易新秩序。全球脫美元化之風漸起,穩定幣作爲數字金融新物種,或將成爲跨境貿易的“暗流通貨”。京東此舉,既是“未雨綢繆”,亦是押寶“新規則下的先行紅利”。
三則,數據霸權新戰線。誰控制了交易媒介,誰就攫取了更大範圍的數據主權。京東從商品流、支付流到資金流的全面掌控,正是要在未來的數智戰國中搶佔一席之地。
至於大舉進軍外賣,似乎令人錯愕:在美團已經封神,餓了嗎夾縫中苟活,堂堂電商巨擘,何以自降身段,去啃那塊利潤微薄、競爭慘烈的骨頭?但若換個角度思考,這背後其實是一次“被迫的突圍”。
馬太效應下,電商流量增長早已見頂,直播電商、社區團購、即時零售等新戰場紛紛開打。美團在外賣中建立的即時配送網路,已成無可替代的基礎設施。京東若不插足,未來“即時零售+外賣+到家”一體化的閉環便將拱手讓人。可以說,京東此舉正應了《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