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取 14 億美元 IMF 貸款!薩爾瓦多在比特幣政策上,做了哪些讓步?

經過長達 4 年的談判與拉鋸,薩爾瓦多(El Salvador)終於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達成 14 億美元的貸款協議,雖獲得了急需的財務援助,卻也不得不在比特幣相關政策上做出讓步。

根據 IMF 發布的聲明,這筆貸款將在 40 個月內分批發放,而薩爾瓦多政府則同意推動多項財政改革,包括改善財政收支、降低債務占 GDP 的比率,以穩定經濟基礎。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薩爾瓦多政府還同意 「減少比特幣購買量」,並且將不再接受民眾使用比特幣繳稅,也不再強制性要求商家一定要接受比特幣支付。

同時,薩爾瓦多政府還會逐步減少參與比特幣相關項目,包括退出國營加密貨幣錢包 Chivo 的管理。

IMF 表示,「比特幣項目的潛在風險將大大降低」,這符合 IMF 的貸款政策。

薩爾瓦多 2021 年 9 月首開先河,成為全球第一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幣的國家,卻因此引發 IMF 強烈不滿,導致該國信用評級遭下調、投資者信心潰散,債券價格也一度暴跌。

外界認為,這項協議若經 IMF 執行董事會批准,料將終結長期困擾薩爾瓦多債市的問題,也將促成世界銀行(World Bank)、美洲開發銀行(IDB)各提供 10 億美元的額外援助。

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今年 8 月指出,薩爾瓦多自轉型成「比特幣國家」以來獲益匪淺,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所警告的風險至今也並未出現,但他也坦言,比特幣的普及程度仍未達預期。

作為全球首個嘗試「比特幣法幣化」的國家,薩爾瓦多的每一步都對全球加密貨幣發展帶來啟示,但這次的讓步與妥協也無疑為這場金融革命投下了新的變數。

比特幣究竟能否改寫全球金融版圖,這場關乎自由與秩序的對抗,才剛剛開始。

〈換取 14 億美元 IMF 貸款!薩爾瓦多在比特幣政策上,做了哪些讓步?〉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