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跪了?或不再強推比特幣支付,妥協換30億鎂救命錢?

robot
摘要生成中

薩爾瓦多,這個全球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如今在現實壓力下,也許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低頭。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為了滿足 IMF 的條件,以換取總額達 30 億美元的國際貸款,薩爾瓦多打算修改法規,取消強制商家接受比特幣支付的規定。

IMF 施壓,比特幣修法妥協?

2021 年,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以雷霆之勢推動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與美元並列。

然而,IMF 從一開始就對這項政策表示反對,認為比特幣可能對國家金融穩定構成風險,並多次要求薩爾瓦多縮減比特幣政策的範圍。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為了獲得 IMF 提供的 13 億美元貸款,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美洲開發銀行(IDB)各 10 億美元的額外援助,薩爾瓦多打算妥協,不再強制全國商家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改為讓商家自行選擇是否接受比特幣支付。

這筆總額達 30 億美元的援助,對於財政壓力沉重的薩爾瓦多而言,無疑是場「及時雨」。

比特幣採用不如預期,政策調整影響有限

雖然比特幣在國際間為薩爾瓦多贏得了不少曝光,但實際應用卻不如預期。

根據今年初的一項調查,高達 88% 的薩爾瓦多人在 2023 年完全沒有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許多商家雖然名義上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實際使用量少得可憐。因此,這次的政策調整對國內比特幣生態的直接影響,可能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大。

IMF 條件不只一項,財政改革壓力大

除了放寬比特幣支付規定,薩爾瓦多還需承諾削減政府開支、增加稅收,將財政赤字在 3 年內縮減至 GDP 的 3.5% 。

此外,IMF 還要求薩爾瓦多通過反貪腐法案並增加外匯儲備,足見 IMF 不僅僅關注比特幣對國家金融體系的影響,也著眼於薩爾瓦多的整體財務穩健性。

作為全球首個嘗試「比特幣法幣化」的國家,薩爾瓦多的每一步都對全球加密貨幣發展帶來啟示。這場國家級的比特幣實驗,儘管充滿爭議與挑戰,但它所開啟的故事,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未來,薩爾瓦多如何在 IMF 的財政規範與比特幣政策的自由性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區塊客》

『薩爾瓦多跪了?或不再強推比特幣支付,妥協換30億鎂救命錢?』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