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台灣的AI晶片供應鏈創新高——對全球科技的意義

robot
摘要生成中

台灣剛剛打破了自身出口紀錄:10月出口達618億美元,年增率高達49.7%,令人瞠目結舌。這是史上首次突破$60B 單月門檻。但真正重要的是——這不僅僅是數字遊戲,而是在重塑誰掌控全球AI基礎設施。

數字說明一切

電子產品成長27.7%,半導體成長29.2%,但真正的亮點是:資通訊與伺服器出口暴增86.9%——這些就是AI伺服器、GPU和數據中心設備。這三大領域就占了約75%的出口。傳統製造業呢?現在基本上已經無關痛癢了,(運輸-2.4%,金屬+1.7%)。

貿易順差創下新高,達226億美元,進口也成長14.6%,達392億美元——製造商正加速擴產,以滿足全球AI需求。

美國連結:為什麼這很重要

對美出口暴增144%,達211億美元。這絕非偶然——這都是Nvidia GPU、Blackwell晶片(GB200/GB300),以及整個美國AI數據中心的建設。分析師預期伺服器收入在2025年還會再跳升48%,2026年才會趨緩。

但要注意:企業正提前下單,以因應潛在關稅問題,這意味著今年稍晚到2026年初可能會看到訂單修正。

供應鏈視角

資本設備進口在前九個月暴增55.5%,達769億美元——台灣工廠簡直在進行一場擴產軍備競賽。這也為物流、金融科技以及負責處理龐大出貨量的貿易合規產業注入活水。

真正的故事

台灣剛剛證明了自己是全球AI基礎設施的關鍵瓶頸。沒有台灣供應,就沒有大規模AI部署。這就是槓桿。問題不是這趨勢會不會持續——而是地緣政治緊張與關稅戰是否會打斷這波黃金成長。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