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晚熟者也能成爲億萬富翁:爲什麼40歲並不算太晚

robot
摘要生成中

忘掉扎克伯格的神話吧。那家夥是個統計異常——23歲就成爲自制億萬富翁的情況是不會再發生第二次的。現實是,大多數億萬富翁在40歲或50歲之前並沒有達到十億的水平。而這實際上才是值得研究的策略。

數據講述了不同的故事

沃倫·巴菲特?到55歲才成功。拉裏·埃裏森在49歲時成功。甚至連埃隆·馬斯克,這位“我正在改變世界”的先生,在2012年41歲時才進入十億俱樂部(,他在斯坦福大學退學後經歷了兩個創業週期)。最瘋狂的是:這些人在40歲之前並不是破產——他們都是百萬富翁。$1M 和$1B 之間的差異是指數級的,而非線性的。

共同的線索

他們都做了三件事:

  1. 積極再投資 — 巴菲特在32歲時賺到他的第一個百萬,但花了23年才達到$1B ,因爲他不斷複利
  2. 堅持在比賽中 — 理查德·布蘭森在23歲時是百萬富翁,但直到41歲才達到億萬富翁的地位。這是18年的努力。
  3. 發現了不對稱優勢 — 無論是戴森的5,127個吸塵器原型,還是奧普拉的媒體帝國,他們建立了可擴展的系統

這對您意味着什麼

如果你35歲並感到落後?卡洛斯·斯利姆在51歲時才成爲億萬富翁。梅格·惠特曼在42歲時成功。公式不是年輕——而是槓杆 + 時間 + 執行。

早期在20-30歲時行動緩慢的億萬富翁(,往往在規模效應顯現後行動最快。耐心會積累,資本也是如此。

真正的問題不是你是否太老,而是你是否願意像這些家夥一樣玩一場持久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