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柯蒂斯費思-海龜交易原則



#参与创作者认证计划月领$10,000

嚴格的紀律和風險管理,恰恰是投資中最反人性的部分。

1983年,美國期貨界兩位傳奇交易員理查德·丹尼斯與威廉·埃克哈特的一場賭局,催生了金融史上最著名的交易實驗——“海龜交易計劃”。他們認爲,偉大的交易員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後天可以培養的。

當時,年僅19歲的柯蒂斯·費思從上千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爲被選中的13名“海龜”之一。在隨後的實驗中,他成爲了最耀眼的明星,爲丹尼斯賺取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利潤,被譽爲“海龜神話”的象徵人物。

然而,數十年後,這位交易天才卻陷入了破產困境,無家可歸,甚至因擾亂公共秩序被捕,警方文件登記他爲“無家可歸”者,令人唏噓。

海龜交易法則的核心原則

柯蒂斯·費思在《海龜交易法則》一書中,首次完整披露了整個實驗的過程和海龜們使用的交易系統。其核心原則可以歸納爲以下幾點:

1. 趨勢跟蹤:買入價格突破新高的資產,賣出價格跌破新低的資產。系統採用雙重時間框架——20日突破(短期)和55日突破(長期)。
2. 分散風險:跨品種(商品、貨幣、債券、指數等)投資,降低單一市場風險。具體限制包括單個市場不超過4個頭寸單位,單個方向不超過12個頭寸單位。
3. 頭寸控制:使用資金管理公式控制每筆交易的規模,避免一兩次虧損就爆倉。結合ATR(平均真實波幅)指標控制每筆交易的資金佔比。
4. 止損紀律:價格不利時必須堅決止損,不可抱僥幸心理。任何一筆交易的風險程度不得超過帳戶資金的2%。

柯蒂斯在書中強調:“海龜方法的精髓其實很簡單,抓住每一個趨勢”,但 “難的是其反人性執行的紀律性”。

天才的隕落:爲何成功的理論家卻失敗了?

柯蒂斯·費思的人生軌跡令人唏噓。從海龜計劃退出後,他多次嘗試創立基金管理公司,但均以失敗告終。他後來涉足比特幣和區塊鏈領域,試圖推出與預測市場、博彩相關的區塊鏈項目,但沒有成功,在這個過程中 “輸掉了幾乎所有錢”。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在書中寫下的每一條“真理”,都成了他自己人生的“反面教材”:

· 他教別人“控制風險”,自己卻因盲目投資輸掉所有;
· 他教別人“堅守紀律”,自己卻因情緒失控陷入法律麻煩;
· 他教別人“對結果負責”,自己卻在失敗後逃避現實。

他曾寫道:“許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其他人,或者歸咎於不受自己控制的外部環境……不願對自己的行爲及其結果負責,也許就是他們最重要的敗因”。這段話最終成了他自己的寫照。

給交易者的啓示:

1. 不要迷信任何“交易偶像”。即使是寫下經典交易法則的人,也可能在實戰中失敗。交易的成功需要持續的紀律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2. 認識到“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難”。在牛市中輕鬆獲利與在長期交易中持續盈利是兩回事。真正的長期贏家懂得在適當時機兌現收益,並轉向穩健配置。
3. 保持靈活,適應市場變化。海龜交易法則在20世紀80年代表現卓越,但市場動態不斷演變。特別是在加密貨幣等新興市場中,傳統策略可能需要調整。
4. 把交易系統與執行能力分開看待。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固然重要,但更爲關鍵的是執行系統的心理素質和紀律。柯蒂斯本人在書中指出:“重要的不是交易系統,而是交易者貫徹交易系統的能力”。

結語

柯蒂斯·費思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爲什麼一個創造並掌握着高效交易法則的人,最終卻無法在自己的交易生涯中持續成功?

答案可能在於,知與行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鴻溝。知道規則與持續執行規則是兩回事,特別是在面對市場波動、貪婪和恐懼等情緒的影響時。

海龜交易法則本身是一套經過驗證的完整體系,但它的創造者之一卻因偏離自己制定的原則而失敗。在投資世界,沒有一勞永逸的聖杯,只有不斷自省、堅守紀律的修行。

我們應學習海龜交易法則中的智慧——跟蹤趨勢、管理風險、嚴格執行,但同時也要保持謙卑與韌性,避免重蹈柯蒂斯·費思的覆轍。

在這個不確定的市場中,最大的風險不是市場波動,而是我們自己。
BTC-2.9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加密反应vip
· 11-01 09:09
GT為王 👑
查看原文回復0
Ryakpandavip
· 11-01 01:38
👍🏻👍🏻👍🏻👍🏻👍🏻👍🏻👍🏻👍🏻👍🏻👍🏻👍🏻
回復0
三石笔记vip
· 11-01 01:29
GT爲王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