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納循環:來自19世紀農民的市場佔卜

robot
摘要生成中

通過塞繆爾·本納的眼睛看金融市場,就像在你祖父的閣樓裏發現一張舊地圖。我最近一直對這個家夥癡迷——一個失去了一切的豬農,居然創造了歷史上最迷人的市場預測工具之一。

讓我告訴你一件事——當我第一次偶然發現本納的作品時,我只是一笑置之。一個來自19世紀的農民竟然預測到2050年代的市場週期?別開玩笑了!但深入研究後,我不再笑了。

本納不是某個擁有華麗學位的學術精英。他只是一個在市場崩盤中徹底崩潰的人,心想:“這瘋狂中一定有規律。”而奇怪的是,他發現了一個。

他的週期分爲三個簡單的階段:

  • "恐慌年"當一切都糟糕透頂
  • "賣出年份" 當你應該在音樂停止之前拋售你的資產
  • "買進年份" 當你可以從弱手中撿到便宜貨時

讓人震驚的是,這個原始系統是多麼頻繁地正確!2019年的市場動蕩?預測到了。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正好按計劃發生。甚至連COVID崩盤也合理地適應了他的框架。

加密市場完美地跟隨這些情緒波動。我看到所謂的天才在2021年買入絕對的高點,在2022年恐慌拋售低點。人類心理沒有改變——恐懼和貪婪仍然像本納時代一樣驅動市場。

主要交易平台喜歡推廣復雜的指標和精密的算法,但有時最簡單的工具效果最佳。無需花哨的訂閱——只需理解人羣如何在可預測的週期中行爲。

我最煩惱的是主流金融媒體完全忽視這些更長的週期。他們太忙於推動任何能服務於他們季度利潤的敘述。與此同時,普通交易者因看不到更大的圖景而受到重創。

如果Benner關於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是正確的,我們正接近另一個重大拐點。2026年的“賣出區間”並不遙遠——在投入下一個熱門代幣之前,這一點值得銘記。

市場週期並不是隨機的——它們是由人類情感驅動的,這些情感以幾乎數學的精確度重復。無論你是在交易股票、玉米還是加密貨幣,理解這些模式會讓你在情感驅動的大衆中獲得巨大的優勢。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