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巴西的加密貨幣稅務申報:綜合指南
本文提供了關於巴西加密貨幣稅收的關鍵要點。
巴西聯邦稅務局對加密貨幣的定義是什麼?
巴西聯邦稅務局將加密貨幣定義爲“以其自身單位計價的價值的數字表示,其價格可以用本國或外國法定貨幣表示,通過加密技術和分布式帳本技術進行電子交易,可以作爲投資形式、價值轉移工具或服務訪問的方式,並不構成法定貨幣。”
投資者的稅務義務是什麼?
巴西的加密貨幣持有者有義務向聯邦稅務局報告:
每月出售加密資產低於R$35,000的人無需繳納所得稅,但必須在"免稅和非應稅收入"部分報告全年總收益((如有))。
如果每月銷售超過R$35,000並且有利潤,投資者必須繳納所得稅並在“資本利得”部分申報利潤。
還需要向機構通報每月超過 R$30,000 的交易(此規則僅適用於在國家交易所之外進行操作的那些人)。
在年度所得稅申報中報告數字貨幣的擁有情況,如果每種數字資產的總價值超過R$5,000。
誰需要支付加密貨幣稅?
根據聯邦稅務局的規定,當投資者在單個月內的交易中獲得的利潤總額超過R$35,000時,必須對加密貨幣繳稅。
"然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關於所得稅的徵稅,首先需要的是,加密資產被轉讓(這是一個用來描述銷售的術語)。在實踐中,這意味着加密資產價格的單純波動,未能有效實現持有者的任何收益,並不構成所得稅目的上的應稅事件。"
收入稅率是多少?
對於加密貨幣,存在一個累進稅率表,但此規則僅適用於在國家交易所交易的數字貨幣。
收入 | 稅率 --- | --- 最高可達R$500萬 | 15% 在500萬巴西雷亞爾和1000萬巴西雷亞爾之間 | 17.5% 在R$1000萬到R$3000萬之間 | 20% 超過3000萬雷亞爾 | 22.5%
如何支付所得稅?
根據聯邦稅務局的規定,在巴西實現的加密貨幣收益的稅收必須在交易後一個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之前繳納。例如,如果若昂在十月出售了加密貨幣,他必須在11月30日之前支付300,000雷亞爾利潤的15%的稅。
此付款是通過聯邦稅收徵集文件(DARF)進行的,用於結算聯邦稅。DARF可以在Sicalcweb上生成,這是聯邦稅務局的在線系統。需要提供的代碼是4600,指的是資產銷售的資本利得。
使用國際交易所的用戶需繳納什麼稅?
對於在國際交易所交易的加密貨幣的利潤,稅收規則有所變化。在這種情況下,R$35,000以下沒有免稅。換句話說,任何賺取的利潤都需繳納15%的稅。
誰應該報告超過R$30,000的交易?
在國際交易所或其他沒有巴西居住地的平台上運營的人,需要每月向稅務局報告加密貨幣交易,前提是交易金額超過每月30,000雷亞爾的限額。
在國家交易所進行的操作已經被聲明,因爲所有涉及加密資產的每月交易,無論金額多少,都必須由當地經紀商每月向該機構報告。
關於每月交易超過R$30,000的聲明需在聯邦稅務局的e-CAC門戶網站上提交,路徑爲“徵收與檢查”和“附屬義務”指南。
誰需要申報加密貨幣?
根據稅務局的規定,數字貨幣投資者僅需在每種加密貨幣的獲得價值等於或超過R$5,000時進行報告。
有必要告知加密貨幣的總購入成本,而不是當前的市場價值。例如,如果投資者在一月份購買了R$3,000的BTC,在七月份又購買了R$1,000,十一月份再購買R$3,000,那麼在所得稅申報中需要報告的金額是R$7,000。
在哪裏申報加密貨幣?
所得稅申報需要直接在聯邦稅務局程序中進行。在這個系統中,可以從聯邦機構的網站下載,納稅人必須在“資產和權利”表格中申報數字貨幣,在“第08組 - 加密資產”中。
如果一個人不繳稅或不申報怎麼辦?
聯邦稅務局對未能履行與提供加密資產相關信息的義務的個人和公司設定了罰款,無論是由於遺漏、延遲,還是提交不準確、不完整或錯誤的數據。罰款的金額根據申報者的身分和違規行爲的性質而有所不同。
除了行政制裁,聯邦稅務局在發現犯罪跡象時,例如洗錢或隱瞞資產,可能會將信息轉交給聯邦公共檢察院,以便採取適當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