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目睹傳統銀行衰退的時代,現在是反思一個金融體系的遺產的好時機,盡管它曾取得成功,但最終導致了貨幣歷史上前所未有且未受監管的危機。



一位英國經濟學家,在1991年加入一家著名的華爾街機構,此前在劍橋大學期間進行了實習,迅速攀升至企業高層。到28歲時,她已成爲該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女性董事總經理。在1994年,她領導了一個團隊,推出了一種開創性的金融工具,旨在管理和轉移信用風險。這一創新使金融機構能夠減輕其對潛在違約的風險,從而釋放資本以增加貸款活動。

這種金融工具,稱爲信用風險轉移工具,最初旨在促進銀行之間的借貸並降低債務風險。隨着時間的推移,它演變成貸款人之間的一種保險形式。例如,如果一個實體向一家公司借出500,000美元,他們可能會向一家金融機構購買這個風險轉移工具,年費爲2,000美元。如果借款人違約,金融機構將承擔500,000美元的貸款。

最初,這種安排似乎是有利的。然而,當個人在沒有進行任何貸款的情況下開始獲取這些風險轉移工具時, complications 便出現了。想象一個場景,你沒有向一家公司貸款,但懷疑它可能會破產。你每年購買一個價值 1,000 美元的風險轉移工具,承諾如果公司違約將支付 100,000 美元。如果發生破產,你將獲得 100,000 美元,即使你從未向該公司提供貸款。這就類似於在鄰居的物業上購買火災保險,如果它燃燒,你也能獲得賠償,盡管你並不擁有該物業。

不出所料,一些投機者不惜一切代價確保他們的押注能夠獲利,盡管許多此類情況據說被隱瞞了。

隨着我們向更去中心化的金融生態系統過渡,理解這些歷史發展對於預測類似創新的結果至關重要。雖然這些風險轉移工具在許多方面都證明是有益的,但人類的貪婪總是找到創造混亂並從中獲利的方法。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