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潮流湧入區塊鏈 – 隱私將決定以太坊的命運

當以太坊持續創下歷史最高價,且美國正式頒布法律框架將穩定幣納入法律時,全球第二大區塊鏈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然而,隨着這一發展的進行,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以太坊需要克服的下一個障礙是什麼?

根據保羅·布羅迪(Paul Brody)——安永(Ernst & Young)的區塊鏈總監(EY),同時也是以太坊企業聯盟(Ethereum Enterprise Alliance)的主席,目前最重要的挑戰是公共區塊鏈上的數據隱私。他強調:

“大公司不想透露詳細信息和他們的商業關係的本質。如果沒有隱私,誰在買什麼、從誰那裏購買以及花費多少的信息就很容易被逆向推斷。這被視爲非常敏感且不公開的信息。”

隱私:區塊鏈上企業的瓶頸

在公開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絕對透明性一直是最受贊譽的特點之一。任何人都可以驗證、跟蹤和分析鏈上交易。但正是這種透明性對企業來說又成爲了一把雙刃劍。

對於個人來說,隱私通常與保持身分的祕密、避免交易被跟蹤有關。這就是爲什麼像門羅幣或Zcash這樣的項目曾經出現,以提供比比特幣或以太坊所沒有的匿名層。然而,企業的觀點則截然不同:問題不僅僅是用戶的身分,而是商業祕密、供應鏈策略、合同和內部財務流動。

一個實際的例子:如果一個大公司的所有交易都可以在區塊鏈上進行分析,競爭對手將很容易推測出供應鏈、交易規模,甚至市場擴展策略。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內部信息風險,並直接影響股價。

Brody因此認爲:

“隱私不僅是爲了保護用戶,還爲了防止組織的商業機密泄露。”

ZKP和技術解決方案:從理論到實際應用

在將區塊鏈願景變爲企業核心基礎設施的旅程中,以太坊面臨着一個並不簡單的難題:如何在透明性——這是去中心化生態系統的本質——與保護組織敏感數據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這是決定區塊鏈是否能夠超越加密貨幣社區的範圍,成爲服務於全球商業實踐的技術的重要障礙之一。

其中一個備受期待的技術是零知識證明 (ZKP) – 即無知識證明。從本質上講,ZKP是一種加密技術,允許一方證明聲明的正確性,而無需透露背後的基礎數據。這意味着企業可以在交易中保持驗證和信任的能力,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隱私。

在實際應用背景下,零知識證明(ZKP)爲企業帶來了許多價值。公司可以驗證交易而無需公開合作夥伴的詳細信息或交易的實際價值。智能合約採用安全驗證機制,幫助避免戰略商業信息泄露的風險。甚至,企業還可以證明財務能力或合規性,而不必公開整個資產負債表。這對於跨國公司尤其重要,因爲數據安全中的任何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甚至直接影響股票價格和市場聲譽。

爲了實現這一潛力,研究和開發社區提出了多種零知識證明(ZKP)的變體,其中最突出的是zk-SNARKs和zk-STARKs。zk-SNARKs提供簡潔、高效和快速的證明,但需要一個“trusted setup”——基於絕對信任的初始設置階段,這在一個去中心化系統中可能會成爲風險。相反,zk-STARKs解決了這個缺點,不需要trusted setup,同時具有更強的擴展能力。然而,代價是證明的容量較大和更高的計算成本。

正因爲這種多樣性,許多以太坊上的Layer協議如StarkNet和zkSync正在試驗ZKP的變體,以創建私密的安全層,但仍保持公開驗證的能力和與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兼容性。這被視爲將以太坊打造成不僅僅是去中心化社區的平台的重要進展,同時也是企業世界的平台——在這裏,隱私和透明度必須齊頭並進。

然而,隱私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如果安全解決方案設計得過於嚴格,它們可能會無意中使區塊鏈成爲洗錢、恐怖融資或規避金融監管的工具。這將使以太坊面臨法律風險和來自政府的反對。

相反,如果安全層級不夠強大,企業將不敢在以太坊上進行大規模的金融活動,因爲擔心商業祕密或敏感數據泄露。

問題在於以太坊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足夠私密以吸引企業,但也足夠透明以滿足全球監管機構的要求。這就是爲什麼目前的討論不僅涉及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隨附的區塊鏈隱私法律框架。

來自美國穩定幣法的轉折點

一個關鍵原因導致隱私成爲以太坊的戰略優先事項,起源於美國的法規變化——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

在許多針對加密貨幣行業領導人的調查被暫停的背景下,唐納德·川普總統簽署了一系列對數字資產更友好的行政命令。這一舉動標志着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法律環境。

最大的亮點是《天才法》,該法案於7月被國會通過。該法律允許所有組織——從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到科技公司——都可以發行穩定幣。這被視爲美國首個專爲穩定幣設立的全面法律框架,爲穩定幣在數字經濟中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Paul Brody 說:

“穩定幣將開啓一個新時代,貨幣將真正直接存在於區塊鏈上。”

這段話不僅強調了穩定幣對於個人用戶的重要性,還確認它們是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整合所需的必要橋梁。

事實證明了這一觀點:在法律生效後不久,像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Visa這樣的大型金融機構已經啓動了發行自己的穩定幣計劃。這些“巨頭”的直接參與預示着市場結構的變化:穩定幣不僅會成爲DeFi世界中的交易工具,還將成爲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主要支付單位。

根據花旗集團的估計,穩定幣的合法化和擴展可能會推動市場在短短5年內增長高達1,200%,總價值達到約3.7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前德國整個經濟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穩定幣將主要在以太坊上部署,來自DefiLlama的數據表明。這不僅鞏固了以太坊作爲數字資產默認基礎設施的地位,還將這個區塊鏈置於從傳統金融流向去中心化經濟的巨額資金流的中心。

來源:Defillama## 以太坊的未來:企業在鏈上運營

穩定幣與區塊鏈上的隱私保護技術的交匯正在爲以太坊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從一個與DeFi、NFT和Web3應用緊密相連的平台,以太坊正面臨成爲全球企業基礎設施的機會,在這裏,所有商業活動都可以公開透明地進行,但仍然可以保持組織所需的必要祕密。

Brody 強調:

“只要資產被代幣化,我們就可以立即管理庫存,透明地記錄應收帳款。不僅如此,這些庫存資產還可以用作抵押借款——這在以前似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觀點表明,以太坊不僅僅是交易平台,還可以深入企業內部運營系統。當實物資產被編碼時,大量活動可以實現自動化,並在鏈上安全。企業可以管理供應鏈,因爲所有運輸、庫存、交付的交易都被準確記錄,難以僞造。在財務管理中,應收帳款和應付款項可以立即進行核算,從而優化現金流。通過貿易融資和信貸,庫存或房地產在被代幣化後可以成爲抵押資產以獲得貸款。而在全球層面,使用穩定幣進行支付將降低成本、縮短時間,並消除傳統銀行系統中存在的跨境障礙。

所有這些因素都可以直接在以太坊上實施,將區塊鏈變成一個“全球金融-商業操作系統”。

然而,要實現這一願景,隱私仍然是最後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一旦像ZKP這樣的解決方案能夠證明在不損害必要透明度的情況下保護數據的能力,企業才能放心地在區塊鏈上大規模運營。這正是以太坊能夠吸引跨國公司並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立新標準的關鍵。

如果以太坊成功構建一個既保護企業又滿足監管機構合規要求的生態系統,它將不再局限於“加密貨幣”的範圍。相反,以太坊將成爲全球經濟的默認平台,在21世紀的商業、金融和供應鏈中發揮核心作用。

泰勒

ETH-4.3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