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燦谷的Web 3.0之路:從汽車金融到全球算力生態布局
從汽車金融到全球算力生態:燦谷的Web 3.0轉型之路
核心觀點
• 相比單純持幣,以挖礦爲Web 3.0戰略路徑具備三大優勢:較強的抗波動能力、穩定的現金流韌性、以及資產的協同增值潛力。
• 燦谷將挖礦視爲切入點,旨在建立電力資源成本控制與效率優化的長期能力,爲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 傳統企業進軍Web 3.0的本質是實體資源與鏈上價值的轉換。只有在技術創新、合規建設、經濟模型優化三方面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實現長遠發展。
近期,上市公司在Web 3.0領域的布局已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一系列針對加密概念股高管的深度訪談應運而生。這些訪談旨在深入探討企業領袖們的戰略規劃、業務創新及金融創新,爲行業參與者提供前瞻性洞見。
2024年11月,深耕汽車金融多年的某上市公司宣布進軍比特幣算力挖礦領域,以應對傳統業務增長瓶頸,成爲探索Web 3.0賽道的先行者。2025年7月23日,該公司宣布完成二次收購並任命新的管理團隊,標志着正式完成向比特幣礦企的轉型。
新任首席執行官Paul Yu在比特幣挖礦、能源基礎設施、跨境並購與資產管理等領域擁有逾18年經驗,正引領公司踏上全新的增長軌道。
從汽車金融到全球礦企:華麗轉身
回顧發展歷程,該公司曾是中國汽車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並於2018年成功登入紐約證券交易所。然而,面對傳統業務瓶頸,公司亟需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2024年11月,公司正式進軍加密領域,全面轉型爲比特幣礦企,業務迅速拓展至北美、中東、南美和東非。2025年7月23日,公司任命了具備數字資產基礎設施、金融與能源投資等專業背景的新一屆董事會與高管團隊,正式完成向比特幣礦企的全面轉型。
Paul Yu表示,他看中了公司的轉型魄力。僅用9個月便通過現金收購與股權置換,將算力從零提升至全球第二的50 EH/s。這種高效的執行力與其深耕行業的理念高度契合。
他指出,公司轉型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對市場時機的精準判斷。2024年敲定交易時,比特幣處於週期低位,礦機價格較低,且算力競爭尚未白熱化,爲後續盈利奠定了低成本優勢。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比特幣挖礦收入達6.53億元,季度總收入6.6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0%,徹底扭轉了汽車業務的萎縮困局。
Paul Yu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2025年Q1財報展現出強大的財務韌性。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共計人民幣25億元,累計持倉比特幣2,475枚。
他指出,加入公司恰逢政策東風:多地將比特幣納入財政儲備,推動幣價突破12萬美元,爲礦企打開利潤窗口。基於這一背景,Paul Yu期待帶領團隊實現從轉型探索到全球引領的跨越。
布局未來:構建全球算力生態
戰略方向:爲何選擇挖礦而非持幣?
Paul Yu認爲,相比單純持幣策略,以挖礦爲進入Web 3.0的戰略路徑具備三重優勢:
• 抗波動能力:可通過動態調整礦機開機率對沖幣價波動,將BTC平均持倉成本維持在可控範圍;
• 現金流韌性:在當前50 EH/s的算力規模下,日均產出20枚BTC以上,爲公司提供穩定現金流;
• 資產協同增值:礦機作爲實體資產,可抵押融資,與BTC流動性資產形成雙重槓杆結構。
同時,地緣政策因素也推動了這一戰略選擇。特別是在推動廢除某些法案、鼓勵地方政府將BTC納入財政儲備等方面,系列政策都在實質性改善礦企的運營環境。公司也正借此政策東風,加速布局北美及全球市場。
Paul Yu透露,爲更好地承接全球戰略落地,公司正在籌劃設立美國本土團隊及美國總部,展現出其全球化布局和對北美市場的重視。
但Paul Yu也強調,挖礦並非終點,而是進軍算力時代的起點。公司正穩步拓展業務,並在Web 3.0與能源算力領域確立新的增長點。
戰略目標:從挖礦切入,通往彈性算力未來
公司的未來布局不僅是業務橫向擴張,而是基於對能源與算力關係的深刻理解,進行的一次系統性升級。
Paul Yu解釋,公司以比特幣挖礦爲起點,構建大規模算力運營能力,核心目的在於積累能源獲取與管理的相關經驗,比如選擇低電價區域和進行動態電力套利。公司並非將挖礦視爲終極目標,而是借由挖礦建立對電力資源成本控制與效率優化的長期能力。
在Paul Yu的戰略藍圖中,公司的發展路徑被劃分爲三大階段:
• 短期目標:通過提升運營效率釋放50 EH/s的算力價值,包括提高運營效率、升級機器等,並通過選擇性並購低電價礦場,降低單枚BTC成本。
• 中期戰略:構建"能源+算力"雙輪驅動。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區試點"綠電+儲能"項目,使部分礦場電力成本趨近於零,並將富餘電力轉化爲收入來源。同時,復用礦場設施爲AI企業提供HPC(高性能計算)服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 長期定位:成爲彈性算力調度者,動態分配資源至BTC挖礦與AI計算,形成"挖礦收益+AI服務費+綠電交易"的復合商業模式。
Paul Yu總結,公司將專注於能源價值升級,通過綠電基建實現部分礦場零邊際成本供電,並逐步爲AI客戶提供HPC服務,最終打造彈性算力池,從而顯著提升資產利用率和抗週期能力。
幣股融合浪潮:傳統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傳統上市公司在Web 3.0中的結構性優勢
相較於加密原生企業,傳統上市公司在Web 3.0轉型中展現出不可復制的結構性優勢。Paul Yu認爲,公司的核心優勢體現在三個維度:
• 合規基因:2018年紐交所上市積累了成熟的合規體系,從SEC披露標準到跨境監管響應,這套完整的合規框架正在全面遷移至新業務。
• 輕資產路徑:通過收購二手礦機快速切入行業,避開了新機供應緊張和價格高昂的市場困境。採用的S19XP機型單幣折舊成本僅1.3萬美元,遠低於同期新機成本。
• 戰略定力:始終堅守現金流質量優先原則,專注算力效率與能源基建的硬實力構建。
Paul Yu認爲,傳統企業入局Web 3.0的本質是以實體資源換取鏈上價值錨定。唯有在技術創新、合規建設、經濟模型優化三個維度實現突破,方能真正揚長避短、行穩致遠。
在幣股融合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估值邏輯正被重新定義。Paul Yu指出,估值需結合傳統現金流折現(DCF)和鏈上資產價值(如BTC持倉、算力規模)雙重模型。這對上市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建立透明且高效的信息披露機制,以彌合傳統投資者在Web 3.0資產認知上的差距。
股票代幣化:看好但暫未涉足
談到股票代幣化這一大趨勢,Paul Yu展現出認可又克制的態度。
他認可股票代幣化在提升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和優化資本效率方面的潛力。投資者可享受24小時全球化交易、鏈上實時分紅等體驗,這些創新爲傳統金融注入了區塊鏈的高效基因。
然而,公司暫未啓動任何股票代幣化的實質性探索。Paul Yu表示,公司的戰略優先級清晰聚焦於兩點:算力效率最大化和能源基建設施化。這兩大支柱是公司從"礦企"向"綠色能源綜合服務提供商"躍遷的核心。
這種"有所爲有所不爲"的戰略定力,體現出成熟企業對資源配置效率的深刻理解。在Web 3.0賽道機會遍地開花的當下,能夠抵御誘惑、專注核心業務的公司往往更容易構建長期競爭優勢。
小結:傳統金融與Web 3.0正在融合
從"汽車金融企業"到"比特幣礦企"的轉型,折射出傳統上市公司在尋求增長第二曲線時的又一路徑選擇。在政策環境日趨友好、機構資金持續湧入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將數字資產納入戰略考量,"幣、股融合"正從概念走向現實。
轉型的成功關鍵在於精準的時機把握、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清晰的戰略定位。這提醒我們,Web 3.0轉型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前瞻性,更是執行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在Web 3.0行業發展日益蓬勃的今天,長期建設者正逐步取代短期投機者,成爲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這次轉型,無疑是這場變革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