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化股票: ETF後的金融創新新浪潮

robot
摘要生成中

從ETF到代幣化股票:金融創新的新篇章

上世紀80年代末,物理學家出身的內森·莫斯特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工作時,提出了一個革新性想法:創造一種能追蹤標普500指數,又能像單只股票一樣交易的產品。盡管當時遭到質疑,他仍堅持推進這一構想。

1993年,這一想法最終以SPY爲代碼首次亮相,成爲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最初被視爲小衆產品,SPY逐漸成長爲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證券之一,交易量甚至超過其跟蹤的股票總和。一個合成結構獲得了比基礎資產更高的流動性。

如今,類似的創新再次在金融領域掀起波瀾。多家平台開始提供代幣化股票——基於區塊鏈技術,旨在反映特斯拉、英偉達等公司股價的資產。這些代幣被定位爲獲得股票價格敞口而非所有權的方式,不附帶股東地位或投票權。

智能合約取代基金?代幣化股票的崛起與隱憂

代幣化股票爲全球投資者,尤其是美國以外難以直接投資美股的人羣提供了新的機會。它們簡化了交易流程,省去了繁瑣的開戶、電匯等步驟。然而,這種便利性也引發了爭議,部分公司對自身股票被代幣化表示擔憂。

從本質上看,代幣化股票類似於期貨、期權等傳統衍生品,爲投資者提供了另一種參與途徑。它們可能會經歷從混亂到成熟的發展軌跡:最初由散戶投機者使用,隨後吸引套利者,最終可能被機構投資者採納。

代幣化股票還面臨一些獨特挑戰。由於可以24/7交易,它們可能在股市休市期間對新聞作出反應,造成與基礎股票的價格差異。目前,這些產品缺乏像期貨市場的資金費率或ETF的授權參與者機制等穩定價格的系統。

監管方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尚未就代幣化股票明確表態。多數平台仍在試探法律邊界,有些選擇在歐盟等監管較爲明確的地區推出產品。

盡管存在爭議和不確定性,代幣化股票的需求仍然明顯。它們可能不會改變股票所有權的本質,但承諾簡化參與體驗。對許多投資者而言,這種便利性可能足以吸引他們使用這些產品。

代幣化股票的發展路徑可能類似於ETF等早期金融創新。它們起初可能流動性不足、定價不穩定,但隨着時間推移,可能會發展成爲重要的市場信號源。

關鍵在於這些新型產品能否在市場波動時期經受住考驗。雖然它們不等同於傳統股票或受監管產品,但對於許多難以進入傳統金融體系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接近可能已經足夠有吸引力。金融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代幣化股票正在書寫新的篇章。

智能合約取代基金?代幣化股票的崛起與隱憂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无聊饭团vip
· 21小時前
有创新才有未来
回復0
NFTragedyvip
· 23小時前
金融创新真精彩
回復0
SneakyFlashloanvip
· 08-01 05:38
钱途无量啊
回復0
区块烧烤师vip
· 08-01 05:37
金融才是真创新
回復0
MetaDreamervip
· 08-01 05:33
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回復0
DAO开发者vip
· 08-01 05:24
稳健的代币经济学转变
查看原文回復0
汤米老师vip
· 08-01 05:19
格局要放长远点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