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密貨幣政策重大突破 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國加密貨幣政策取得重大進展

上周,美國加密貨幣政策迎來了歷史性突破。國會在所謂的"加密貨幣周"期間推動了多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法案。7月19日,一項重要法案正式簽署成爲法律。這一消息立即提振了市場情緒,推動加密貨幣總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穩定幣發行量也創下2610億美元的新高。

新法案爲穩定幣設定了統一標準,促使多家金融巨頭宣布試點計劃。加密貨幣監管的明確性降低了行業不確定性,讓機構投資者得以動用此前閒置的資金,大型銀行能夠合規進入穩定幣市場,用戶也能更私密地進行交易。這項法案將加密貨幣牢固定位爲下一代金融互聯網的核心支柱,同時將美國推向全球加密貨幣領域的領先地位。

另一項重要法案憑藉兩黨支持在衆議院通過,目前正迅速提交參議院審議。該法案明確了相關監管機構對數字資產的監管分工。此外,一項禁止在未經國會明確批準的情況下發行中心化數字美元的條款也取得重大進展,被納入國防相關法案中。

華府"加密周"三記重錘,美國加密霸權穩了?

穩定幣發行法案

這項法案明確了誰有資格發行支付型穩定幣,並列出了可作爲穩定幣儲備資產的合格工具。該法案徹底改變了市場對穩定幣的認知,從單純的交易標的轉變爲機構級支付通道。穩定幣讓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能將其作爲真正的"可編程美元"部署,實現秒級結算和全天候清算。這將釋放從機器支付到跨境貿易全價值鏈的價值,同時確保全球美元流動性始終處於美國監管機構的監督之下。

合規發行方包括三類:受聯邦監管的銀行、經許可的非銀行穩定幣發行方,以及州特許發行方(但流通總市值不得超過100億美元)。儲備資產價值必須等於或高於所有已發行穩定幣的總面值。合格的儲備工具包括現金、活期存款、短期國債等。發行方必須定期公布儲備資產和流通量明細,並進行獨立審計。

盡管該法案禁止計息型穩定幣,但許多項目可能會通過替代方式提供回報,例如推出忠誠度計劃、返利等機制。這種監管壓力預計將加速穩定幣行業的整合,推動行業從分散的"收益生態"向集中化格局轉變。

數字資產監管分工法案

這項法案爲"數字資產"、"數字商品"和"成熟區塊鏈系統"賦予了精準的法律定義,並明確劃分了相關監管機構在數字資產監管中的職責邊界。

該法案規定,具有"投資合同"屬性的代幣由證券監管機構負責監管。這類代幣通常由處於集中控制或早期開發階段的項目發行,用於融資。與之相對,"數字商品"則由商品期貨監管機構管轄,指不屬於證券、且基於成熟區塊鏈系統的可替代數字資產。

法案還允許數字資產在達到充分去中心化和廣泛採用後,從證券監管"遷移"至商品期貨監管範圍。這爲行業創新者帶來了亟需的監管確定性,也鋪就了可預測的發展道路。

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法案

這項法案旨在阻止联准会或任何美國政府機構在未經國會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創建和推行央行數字貨幣。該條款禁止政府搜查和扣押美國人的金融數據,同時堵塞漏洞,禁止通過第三方中介間接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這一立法與區塊鏈的核心精神高度契合,確保用戶掌控自身經濟生活主權,無需擔心交易被審查。通過支持去中心化基礎設施,該法案減少了央行數字貨幣體系中國家主導金融監控的可能性,保護了個人金融隱私。

結語

隨着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日益清晰,行業正迎來以美國爲核心的強勁復蘇。我們看到本土人才需求激增,代幣發行模式也在向"適配美國市場"轉型。監管確定性的新時代正爲數字資產行業注入強大動力,推動創新型穩定幣銀行和支付公司蓬勃發展。

憑藉迅猛的發展勢頭和堅實的法律框架,美國正迅速鞏固其在全球加密貨幣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一系列法案的出臺,標志着加密貨幣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華府"加密周"三記重錘,美國加密霸權穩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GweiWatchervip
· 11小時前
眼睛都亮了 上车上车!
回復0
RunWithRugsvip
· 11小時前
牛市已至!
回復0
ME_Victimvip
· 11小時前
这下爽了呀 走起
回復0
代码审计姐vip
· 11小時前
后门漏洞总能找到的
回復0
GateUser-a5fa8bd0vip
· 11小時前
趁早上车 就这时候了
回復0
梭哈一姐vip
· 12小時前
牛市终于来了...看多干到底
回復0
Blockchain解码vip
· 12小時前
基于Friedman(2022)的数据,这项政策实际增加了监管复杂度,建议冷静分析其影响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