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報名參與並發帖解鎖 $2,000 創作大獎!
🌟 參與攻略:
1️⃣ 點擊連結進入報名頁面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 點擊“是”按鈕提交報名
3️⃣ 在動態完成發帖,提升發帖量和互動量,解鎖獲獎資格!
📌 只要是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發帖!
🎁 茶具套裝、Gate x 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 紀念章、點卡等好禮等你來拿!獲獎者還將獲得專屬社區流量扶持,助力您提升影響力,增長粉絲!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加密生態的泡沫之殤:如何理性應對?
4月23日的文章《回歸常識進行投資》發表後,一位朋友發來了他的一些看法。這些看法中有很多我覺得非常精彩的觀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位朋友的一些精彩觀點。
“某種程度,我感覺這個行業前幾輪牛市的漲,純粹就是不斷炒作敘事 + 池子太小,隨便進入點資金就會暴漲,直接把大部分人漲服。”
這個總結非常到位。
我稍微補充一點:在前幾輪牛市的漲中,加密生態還是湧現出了非常了不起的創新。ICO、DeFi、NFT在我看來都算,這些我都不否認。
但是,單靠這些創新,肯定無法形成我們曾經看到的那一幕幕癲狂。因爲在這些創新中誕生的一些經典項目至今在現金流方面還是很難和傳統的好企業相比,乃至於用現金流的方式對它們那些價值很有限的治理代幣進行估值時,我們都發現那些治理代幣的價格偏高了。
但是,這種誇張的暴漲僅僅只有加密生態才有嗎?
並不是。
大家最看不起的A股都曾經有過。
在1991年到1993年第一次A股的大牛市中,上證指數從最低的127點在短短兩年間漲到了最高1558點,漲了12倍。
這個漲幅絲毫不遜色於比特幣在最近這兩輪(2019 ~ 2021、2022 ~ 2024)行情中的漲幅。
要注意的是這可是指數的漲幅。
我沒有查到當年那些妖股的漲幅,但猜想一下我們就能想象具體到個股在那個環境下,漲幅會多麼的誇張。
我想,當年的它們應該也是講出了絲毫不遜色於比特幣、同樣很有“想象空間”的故事。
看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不過,加密生態和A股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
A股面世時,它面對的僅僅只是尚在改革開放進行中的中國內地市場。那個市場的規模和體量還很小。可即便如此,它都能吹起那麼大的泡沫。
而加密生態在面世時,則直接面對的是全球的市場,還是個無門檻、無需許可的市場。這個市場的規模和體量都遠遠大於曾經的A股,所以加密生態能夠吹起如此大的泡沫也就不奇怪了。
歷史不會重復,但總是押着相同的韻腳。
“不管他是不是區塊鏈,這個故事早期一定有極大的財富效應,不管他能不能產生真實價值,一直持續,直到遊戲講不下去。或者說這個特性並不是區塊鏈行業的。而是區塊鏈正好符合了這個更本質的金融市場特徵。”
我覺得這句話很全面的總結了所有金融市場在初期的特點。A股的早期都能上演這樣的故事,更不要說加密生態了。
所以我們在加密生態看到的泡沫並不特殊,也不例外。
既然不特殊、不例外,那泡沫就終有破裂、事物就終有回歸原本的那一天。
“他早期一定會有很多賭客來,100%的,因爲池子小。但是池子一旦大了,這個玩法100%不可持續。從這個角度講,pump就是一個微縮版本的區塊鏈行業,他的興起和逐漸沉寂,完全就是區塊鏈截止到目前的發展史。”
這段話表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那就是靠賭博的玩法是100%不可能把這個生態持續推進下去的。
它精彩的地方就是很形象地用pump.fun這個這輪行情中崛起的一個應用生動地刻畫了這個博弈發展的全過程,並指出了這種玩法的無以爲繼。
寫到這裏,我想表達的是:
對加密生態未來的發展,我一直都是非常看好的。但在看好的同時我們不能掩蓋了它目前面臨的嚴重問題,更不能“自己騙自己”地認爲這些問題是“正常”的、這些問題很特殊、這些問題可以例外。
認識到這些問題,回歸常識、回歸原本,我們才能更好地走接下來的路,用更健康的方式評估和參與生態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