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薦話題每日發帖活動: #CandyDrop 上线#
💰 請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發帖,5位優質發帖者*每人$10點卡獎勵
Gate.io 全新任務制空投平台 CandyDrop 上線!完成簡單任務贏取熱門項目空投獎勵!無需鎖倉,人人可參與!火熱項目INIT, ZORA, HYPER等你贏取!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io/candy-drop
發帖分享你對 CandyDrop 的使用體驗或產品建議,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參與瓜分 $50 獎勵!
📅 活動時間:4月27日13:00 - 4月28日13:00(UTC+8)
⚠️ 注意事項:禁止抄襲,鼓勵原創內容
曼昆研究 | 解讀美國穩定幣法案STABLE Act,Web3美元“霸權”?
過去數十年間,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依靠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石油美元-美債+Swift體系”的演化機制。然而,進入Web3時代,去中心化金融技術正在逐步撼動傳統清算與支付路徑,與美元錨定的穩定幣,也正悄然成爲“美元出海”的全新工具。 在這一背景下,穩定幣的意義早已超越單一加密資產的合規與否,它或許正是Web3時代“美元霸權”延續的數字載體。
2025年3月26日,美國國會正式提出《STABLE法案》(Stablecoin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for a Better Ledger Economy Act),首次系統性地確立了美元穩定幣的發行門檻、監管架構與流通邊界。截至目前,該法案已於4月2日通過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審議,尚待衆議院及參議院表決通過後方可正式成爲法律。這不僅是對穩定幣市場長期監管真空的回應,或許,也是·試圖打造下一代美元支付網絡“制度基建”的關鍵一步。 那麼,這項新法案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與MiCA的差異,是否反映出美國的“制度戰略”?又是否在爲Web3美元霸權鋪路? 這些問題,曼昆律師將在本文內一一分享。 STABLE Act要確立什麼樣的美元穩定幣? 根據文件顯示,本次推出的穩定幣法案,試圖建立一個清晰適用於“支付型穩定幣(Payment Stablecoins)”的專屬合規框架。我們提煉其5大核心要點:
從制度設計上看,兩者呈現出鮮明對比: 監管範圍不同:MiCA試圖“一網打盡”,幾乎囊括所有穩定幣模型,包括風險極高的參考資產型產品;而美國STABLE法案則主動收窄適用範圍,僅關注真正用於支付、能代表“美元功能”的資產。 監管目標不同:歐盟強調的是金融秩序、系統穩定與消費者保護,而美國更側重於通過法律明確哪些資產可以作爲“鏈上美元”的合法形式,從而構建制度層面的美元支付基礎設施。 發行主體不同:MiCA要求穩定幣必須由受監管的電子貨幣機構或受信托公司發行,幾乎將入口鎖死在金融機構體系內;而STABLE法案則設立了“新牌照機制”,允許合規審查後的非銀行實體依法參與穩定幣發行,從而保留了Web3創業與創新的可能性。 儲備機制不同:美國要求100%美元現金或短期國債,嚴格排除了任何槓杆或非流動資產;歐盟則允許包括銀行存款、債券等在內的多種資產形式,這也反映出監管思路上的不同嚴謹程度。 對Web3創業的適配度不同:MiCA因高度依賴傳統金融牌照與審計流程,天然對加密創業公司形成較高壁壘;而美國的STABLE法案雖然要求嚴格,但在制度上留有創新空間,意在通過合規標準鼓勵“鏈上美元”的發展。 簡而言之,美國走出的,不是一條“全面納管”的路線,而是一條通過合規牌照篩選“美元支付合格資產”的制度路徑。這不僅體現了美國對Web3技術接受度的變化,更是其全球貨幣戰略的“數字延伸”。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會說,STABLE法案並不是單純的金融監管工具,而是數字美元體系制度化的開端。 曼昆律師總結 讓美元成爲全球Web3的基準單位”,可能正是《STABLE Act》背後的真實戰略意圖。 美國政府正試圖通過穩定幣,構建一個可被程序識別、可被審計、可被集成的“新一代數字美元網絡”,以全面布局Web3支付底層協議。 它可能還不完美,但在當下足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層面,IMF於2024年發布的《國際收支手冊》第七版(BPM7),首次將穩定幣納入國際資產統計體系,並強調其在跨境支付與全球金融流動中的新角色。這不僅爲穩定幣的主權合規奠定了“全球制度合法性”,也爲美國構建穩定幣監管體系、強化美元錨定意義提供了制度支撐與外部認同。 可以說,全球對穩定幣的制度化接受,正在成爲數字貨幣時代主權競爭的前奏。 這也正如曼昆律師所觀察到的:Web3的合規故事,歸根結底是制度建設的競賽,而美元穩定幣,則是這場競賽最具現實意義的戰場。
/ END. 本文作者:Iris、曼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