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推薦話題每日發帖活動: #CandyDrop 上线#
💰 請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發帖,5位優質發帖者*每人$10點卡獎勵
Gate.io 全新任務制空投平台 CandyDrop 上線!完成簡單任務贏取熱門項目空投獎勵!無需鎖倉,人人可參與!火熱項目INIT, ZORA, HYPER等你贏取!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io/candy-drop
發帖分享你對 CandyDrop 的使用體驗或產品建議,帶上話題 #CandyDrop 上线# ,參與瓜分 $50 獎勵!
📅 活動時間:4月27日13:00 - 4月28日13:00(UTC+8)
⚠️ 注意事項:禁止抄襲,鼓勵原創內容
誰是貝萊德:攪和巴拿馬港口、華爾街之王轉進加密貨幣..
一場牽動全球地緣與金融格局的交易,揭開資產巨鱷貝萊德潛藏勢力的冰山一角。本文源自 騰訊棱鏡 所著文章,由 wublockchain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貝萊德CEO投資者信全文:比特幣正蠶食美元儲備地位,代幣化將引領資本革命 ) (背景補充:貝萊德CEO:資產代幣化是金融未來的最大變革,看好DeFi但擔憂美元 ) 3 月初,李嘉誠家族掌控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00001.HK)公告,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 「獨家磋商」,達成原則性協議,擬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 80% 的資產,以及和記港口旗下巴拿馬港口公司 90% 的股權。 公告稱,這筆交易將為長江和記帶來 190 億美元現金。 這是近年來全球最大港口交易案,涉及全球 23 個國家和地區 43 個港口和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包括英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費利克斯託、荷蘭鹿特丹歐洲集裝箱碼頭、韓國最大港口釜山、泰國林查班等重要港口。 特別是巴拿馬港口公司運營的巴爾博亞、克里斯托瓦爾兩大港,分別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扼守著全球海運貿易的關鍵節點。 即便這筆交易只是箭在弦上,但由於其關乎地緣政治平衡和大國博弈的命脈,引發的全球地震遠超經濟領域。那麼,誰是貝萊德?又何以有實力試圖吞下李嘉誠經營了近半個世紀的港口業務? 早已 「潛伏」 在你我身邊 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截至 2024 年底,貝萊德全球資產管理規模(AUM)為 11.6 兆美元(約 84.18 兆人民幣)。 這無疑是個天文數位。以國家為參照,這一數位為中國 2024 年 GDP 的 62%;而 GDP 排名全球第三的德國,2024 年 GDP 錄得的 4.59 兆美元,不到這個數位的 40%。 為了更直觀地感受其量級,不妨做這樣一個假設:即便是一位月薪 10 萬元人民幣的 「金領」,貝萊德所管理的資產,也相當於他連續工作 7000 萬年的工資總和。 也只有如此資產巨鱷,才有實力拿下李嘉誠的港口資產。 實際上,早在 2015 年,就有訊息稱李嘉誠正在考慮出售部分港口業務。當時,市場傳出和記港口 40% 的股權,要價 1500 億港元 —— 這個數位恰與今年 3 月長江和記公告 190 億美元極其相近。 雖然十年之後,李嘉誠想要這筆錢,對應賣出的股份更多了。但對於這樣體量的交易,以及背後涉及的複雜政經博弈和隱性成本,絕不能簡單地從金額與股份比例的表面數位來衡量。 雖然有些人對貝萊德這個名字有幾分陌生,但他投資的公司我們卻再熟悉不過了: 從港股最新財報資料看,貝萊德正是這次擬交易物件長江和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 4.9%,而同期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個人持有的長江和記股份不過 0.08%。 貝萊德是匯豐控股最大股東,持股 9%,市值超過 1400 億港元;它也是友邦保險的第三大股東、人保財險的第四大股東。能源基礎設施也是貝萊德的關注點,它是中國石化、中國神華、中廣核電力、中國鐵塔、寧滬高速、滬杭甬高速的重要股東。 中國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背後也站著貝萊德的身影。不過,貝萊德最近在減持 B 站,港交所 3 月 19 日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其持有的 B 站股份,已經從 2 月 13 日持股 6.71% 降至了 3 月 14 日的 5.54%。 3 月 14 日,貝萊德以約 25.6 億港元增持比亞迪 673 萬股,持股比例上升到 7.02%。而貝萊德名字,也出現在福耀玻璃和信義光能的大股東名單之中,這兩家玻璃企業之間的愛恨,並不影響貝萊德兩邊下注。 對於人口大國的中國市場,消費、醫藥賽道自然不可或缺。所以我們在貝萊德的被投公司中,看到了百勝中國(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蒙牛乳業、國藥控股、石藥集團的名字。 在內地資本市場,貝萊德早已 「潛伏」 已久。 14 年前的 2011 年,貝萊德就拿下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牌照,獲准投資於內地資本市場。2015 年,貝萊德獲批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機構,2017 年又拿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牌照。至此這家資管巨頭的境內外募資、投資的通道徹底打通。 2020 年,隨著基金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取消,貝萊德又摘得境內首張由外資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牌照。很快 2021 年,內地的首隻公募 「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A/C」 上市募集。 這隻基金的持股也頗具貝萊德風格。截至 2024 年末,這隻基金持倉比例最高的個股是一家香港上市的中央匯金系的券商類金融機構 —— 中國銀河。在不久前,市場曾盛傳中國銀河擬與匯金系 「同門」 的中金公司合並。 11.6 兆資本巨獸的全球狩獵 金錢永不眠,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肩負著資金保值增值的 「繁重」 任務。 巨大的資產管理規模,意味著這部資本機器,必須時刻開動,不停地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買入資產,同時也必須持續地賣出已經持有的資產,這樣才能真正落袋獲利,讓雪球持續滾動。 當然,這個買賣的過程,也在決定資產的定價 —— 因為投資者必須嚴肅地問自己:貝萊德都賣出了,我為什麼還要繼續持有? 11.6 兆美元的資本巨獸緩緩騰挪,處在食物鏈的最頂層,世界是它的狩獵場。 波音、必和必拓、道達爾、聯合利華、巴克萊銀行、美國鋼鐵、美國鋁業…… 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貝萊德是近 900 家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 有評論認為,像貝萊德這樣的超級財團 「必須活在政治週期裡」,但一個反向的邏輯似乎也順其自然,如此巨大的資本體量,不可能 「獨善其身」,世界上發生的一切重大事件,無論科技、經濟,還是政治、軍事,都已經不可能與貝萊德利益無關。 我們去看全球經濟的另一大重心歐洲,也可以處處看到貝萊德的身影。 德國 DAX 40 指數包含德國最重要的 40 家上市公司。其中,13 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貝萊德。這些公司包括我們熟知的西門子、巴斯夫、德意志銀行、德意志交易所、拜耳、愛迪達。 不過,「遺憾」 的是,在德國汽車工業代表梅賽德斯・賓士公司,貝萊德只是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貝萊德也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