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Visa啟動穩定幣支付試點,創作者可即時接收USDC款項
2025 年 11 月,全球支付巨頭 Visa 推出突破性試點項目,允許美國企業通過 Visa Direct 向創作者、自由職業者和零工經濟工作者直接支付 USDC 穩定幣。收款人需具備兼容錢包並滿足 KYC/AML 要求,即可實現分鐘級跨境轉帳,尤其惠及貨幣波動率高或銀行服務稀缺的地區。
Visa 首席執行官瑞安·麥金納尼透露,公司已處理超 1400 億美元加密與穩定幣流量,穩定幣關聯卡支出在第四季度同比翻兩番。此試點基於 9 月的穩定幣預融資方案升級,預計 2026 年下半年擴大推廣,標誌著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融合進入新階段。
Visa 穩定幣支付試點詳解 跨境結算效率革命性提升
Visa 於 2025 年 11 月正式啟動穩定幣支付試點,首次支持企業將 USDC 作為直接支付工具向終端用戶發放款項。該方案集成 Visa Direct 的現有基礎設施,企業端仍以法幣注資,而收款人可選擇將資金實時轉入兼容的穩定幣錢包。例如,一名東南亞自由職業者接收美國客戶付款時,到账時間從傳統電匯的 3-5 天縮短至幾分鐘,且手續費降低逾 70%。Visa 商業與資金流動解決方案總裁克里斯·紐柯克強調,此功能旨在實現“全球範圍內分鐘級資金訪問”,尤其助力數字創作者、跨境企業和零工經濟體。
從行業影響看,Visa 的試點呼應了美國 GENIUS 法案對穩定幣的合規化推動。自 2025 年初該法案通過後,穩定幣監管清晰度提升,使傳統金融機構大膽探索應用場景。目前,Visa 已與 130 多個穩定幣關聯卡項目合作,覆蓋 40 余國,月結算量年化達 25 億美元。
合規與技術支持 構建安全穩定幣支付網絡
Visa 穩定幣支付試點嚴格遵循反洗錢與了解你的客戶規範,收款人必須使用符合 Visa 協議標準的兼容錢包,並通過身份驗證流程。公司發言人指出,隱私保護技術如零知識證明可能被納入後續版本,以確保用戶數據安全。例如,試點合作夥伴(雖未具名)已測試可重複使用的數字憑證,在驗證身份的同時避免敏感信息洩露。這種設計既滿足金融監管要求,又契合去中心化理念,與 a16z 倡導的“去中心化數字身份”方案異曲同工。
技術架構上,Visa 依托多鏈結算能力,支持以太坊、Solana 等公鏈上的 USDC 轉帳。此外,其 Tokenized Asset Platform 允許銀行在試點環境中發行自定義穩定幣,為未來擴展至其他資產(如歐元錨定穩定幣)奠定基礎。
Visa 穩定幣業務關鍵指標
Visa 穩定幣戰略全景:從結算到發行的生態布局
Visa 的穩定幣戰略始於 2020 年,現已形成支付、結算與發行三大支柱。在支付層,除本次試點外,公司 9 月已推出穩定幣預融資服務,企業可使用穩定幣替代法幣預付 Visa Direct 款項。結算層面,Visa Tokenized Asset Platform 支持銀行試點發行自有穩定幣,而與 Stripe 旗下 Bridge 的合作則簡化了穩定幣關聯卡的發行流程。例如,非洲金融科技公司 Yellow Card 利用該平台探索國庫管理用例,使當地企業能夠低成本持有美元資產。
市場分析師認為,Visa 的加速布局源於穩定幣的萬億美元機遇。GENIUS 法案通過後,合規穩定幣日均交易量增長 45%,而 Visa 凭借其全球網絡,可能吞噬傳統跨境支付市場 10% 的份額。儘管公司暫未計劃發行原生穩定幣,但其生態整合能力已構成護城河。
傳統金融機構的穩定幣採用路徑比較
Visa 並非唯一探索穩定幣的傳統金融玩家。摩根大通的 JPM Coin 專注於企業間 B2B 結算,而 PayPal 的 PYUSD 主要面向零售支付。Visa 的差異化在於:第一,直接整合現有卡網絡,降低用戶採用門檻;第二,聚焦跨境與零工經濟等高頻場景;第三,通過合作夥伴模式快速擴展,而非獨自承擔發行風險。從效果看,Visa 的穩定幣卡支出在 2025 年 Q4 達 35 億美元,遠超 PayPal PYUSD 的 5 億美元同期交易量。
穩定幣在新興市場的金融包容性作用
Visa 的試點凸顯穩定幣在新興市場的變革潛力。在阿根廷、土耳其等通脹率高企的國家,USDC 為民眾提供了美元資產避險通道。據世界銀行數據,全球仍有 17 億人未享有正規銀行服務,而兼容手機錢包的穩定幣支付可覆蓋其中 60% 的人口。然而,挑戰犹存:網絡覆蓋不均、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匯率波動可能削弱收益。Visa 若欲擴大試點,需與本地電信商或 NGO 合作,構建離線支付等補充方案。
結語
Visa 的穩定幣支付試點是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融合的標誌性事件,其分鐘級跨境結算能力不僅提升效率,更重新定義了數字時代的資金流動範式。隨著 2026 年試點擴大,穩定幣可能從投資資產轉型為日常支付工具,進一步推動金融民主化。對行業而言,Visa 的成功與否將測試傳統基礎設施與區塊鏈互操作性極限,並為後續機構入場設定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