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應用程序終結了去中心化劇場的時代

在2025年2月,ByBit的黑客事件在加密行業引發了震動。攻擊者利用Ledger設備中的盲籤名漏洞,並向Safe {錢包}的用戶界面注入惡意代碼,誘使用戶批準欺詐交易。此次泄露竊取了數百萬資金,並揭示了一個嚴酷的真相:即使是“頂尖級”的工具也可能隱藏危險的集中式瓶頸。

總結

  • Web3 必須保護開放性、隱私和抗審查性——否則將面臨失去其靈魂的風險。
  • 今天的DeFi常常隱藏着“去中心化劇場”——華麗的智能合約仍依賴於AWS、機器人和管理員密鑰。
  • 智能合約是反應式的,而不是自主的;它們需要外部觸發器、預言機和中心化的維護者才能正常運作。
  • 新興技術如鏈上調度器 (Massa、Olas、MUD) 使得自執行應用能夠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進行清算、再平衡和適應。
  • 未來是自主的DeFi——獨立的協議,降低風險,消除信任的瓶頸,最終實現區塊鏈的承諾。

僅僅幾個月後,在七月,Vitalik Buterin 在戛納的舞臺上提醒建設者們真正的重要性。他認爲,去中心化系統必須保持開放性、安全性、隱私和抵制審查,而絕不能爲了便利或增長而犧牲這些。他的信息很明確:如果我們在這些基礎上妥協,我們就失去了 web3 的本質。

如今大多數DeFi是精心制作的表演藝術;令人印象深刻的智能合約佔據了中心舞臺,而集中式基礎設施在幕後操控着一切。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戲劇:一個引人入勝的幻覺,仍然依賴於集中式架構。是時候放下這個角色,構建真正能夠獨立存在的應用程序。

在web3幕後的:服務器、機器人和管理員密鑰

下次在 Uniswap 上交易或在 Aave 上借貸時,請考慮在光滑的界面背後隱藏着一張中心化依賴關係的網路,這讓傳統銀行相形見絀。

Chainlink Automation 和 Gelato Network 是廣泛使用的 "keeper" 系統,離線網路監控合同並觸發交易。它們處理清算、再平衡和自動化,同時引入了集中式瓶頸。添加 AWS 托管的前端、管理員密鑰和預言機依賴關係,很明顯:行業將 "鏈上智能合約" 誤認爲是 "真正的自主操作"。

這個模式在各個協議中反復出現。考慮一下Compound的清算系統:當借款人的抵押品低於閾值時,該協議會等待由追求利潤的參與者運行的外部機器人觸發清算。這並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外包的中心化,帶有額外的步驟。

MakerDAO的價格饋送依賴於預言機網路。Yearn Finance的策略需要集中團隊的持續監控。即使是以太坊的倫敦硬分叉也需要在數千個節點之間進行協調升級,幾乎不是設想中的自主、自我治理系統。

爲什麼傳統智能合約無法獨立存在

基本缺陷在於:智能合約是依賴於指令的被美化的數據庫。它們是反應性的,而不是主動性的。合約必須通過交易在外部觸發,無法自行運行。

這種反應性特徵導致了級聯依賴關係:基於時間的操作需要調度器,價格信息需要預言機,清算依賴於監控系統,而前端更新需要集中部署。結果是一個龐大的鏈下服務拼湊而成的僞裝成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當Terra Luna在2022年崩潰時,失敗的並不僅僅是穩定幣,還有依賴的智能合約生態系統也隨之崩潰。這些並不是活着的系統,而是脆弱的機器,等待着有人拉動槓杆。

正如維塔利克·布特林所寫的關於可信中立性,移除受信任的中介不僅僅關乎誰掌握權力,還關乎權力的行使是否可靠和公正。今天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往往未能通過這一測試——不是因爲代碼有問題,而是因爲它需要後臺團隊來運作。這個行業一直在構建令人印象深刻的數據庫,而不是活的自主系統。

一些較新的 Layer-1 設計,如 Massa 區塊鏈,旨在通過啓用鏈上執行調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消除對鏈下觸發器的需求。

真正的自主性是什麼樣的:自執行應用程序

想象一下一個借貸協議,它能夠在沒有外部觸發的情況下自動清算頭寸。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它可以在沒有保管網路的情況下重新平衡流動性池。一個保險平台,它可以在沒有人類幹預的情況下處理索賠。這些不是幻想,而是區塊鏈進化的下一個邏輯步驟。

自主智能合約可以安排自己的執行,實時響應事件,並在沒有外部依賴的情況下運行。它們從被動系統躍升爲主動系統。傳統合約在等待指令,而自主應用程序則根據預定義條件主動發起行動。

新興的鏈上調度系統和模塊化自動化框架正在爲應用程序奠定基礎,這些應用程序的執行邏輯不是反應式的,而是主動和自主的。像Massa區塊鏈、Olas和MUD這樣的項目指向這個未來,將自主性直接嵌入智能合約層。

這依賴於鏈上調度程序,根據時間間隔、價格閾值或網路變化觸發合約執行。通過消除對外部維護者的需求,這些系統減少了 MEV 提取機會,並使真正的無信任應用能夠在沒有人工監督的情況下 24/7 運行。

這一轉變——從依賴應用到自主應用——標志着區塊鏈的成熟:從可編程貨幣到可編程經濟。

從依賴的去中心化應用到獨立的協議

自主性改變一切。用戶受益於降低對手方風險、消除MEV機器人以及通過去除保持者中介來降低費用。開發者獲得更簡單的架構、降低的開銷以及通過減少攻擊面來提高安全性。

對於生態系統,自主應用程序提供真正的去中心化和可信的中立性——系統明顯不歧視——以及可擴展的、持續的自動化。它們消除了可信的中介,同時保留了區塊鏈的可編程性。

依賴型應用與自主型應用之間的差異,猶如集中式系統與去中心化系統之間的差異。前者需要持續的人爲幹預和鏈外基礎設施,而後者則獨立運行,兌現了區塊鏈對無信任自動化的初衷。

自主權的權衡

批評者指出了一些有效的擔憂:計算開銷、設計復雜性和潛在的漏洞。這些問題值得誠實的討論。但自主性的成本是成長的煩惱;虛假去中心化的成本——管理員密鑰、中心化的預言機、可信的中介——則是永久的脆弱性。

幸運的是,區塊鏈架構和工具正在迅速改善。這些權衡是值得的。大多數主要的DeFi漏洞涉及中心化組件。自主系統不僅降低了風險——它們通過設計消除了整個攻擊向量類別。

從去中心化劇場到無信任現實

區塊鏈行業面臨一個選擇:繼續上演去中心化的戲劇——光鮮的界面掩蓋着中心化的服務器和多重籤名——還是構建區塊鏈本該交付的無信任、自主的應用程序。

Solana在2024年的停機不僅僅是網路故障;它揭示了DeFi脆弱的核心。用戶、開發者和投資者必須要求獨立的協議,擺脫中介。

帷幕正在落下。讓我們在下一次停機之前構建真實的事物,以便爲下一個劇幕做好準備。

丹尼爾·莫羅桑

丹尼爾·莫羅桑

Daniel Morosan 是 Massa 的業務發展總監,Massa 是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第一層區塊鏈,正在重新定義 web3 應用程序的構建和運行方式。他幫助開發者創建自給自足的 DeFi 工具——完全鏈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不需要服務器或鏈外自動化,一旦部署就能自主運行。Daniel 在生態系統增長中發揮着關鍵作用,最近與 AKINDO 聯合推出了一系列黑客馬拉松,專注於構建真正自主、無需維護的 DeFi 解決方案。他與探索智能合約前沿的開發者緊密合作,這些智能合約能夠獨立運行,前端直接存儲在鏈上——沒有 Gelato,沒有 Chainlink,沒有 FIL。

ERA-1.6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