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新興資產預計將超越發達同行,基金表示
一位商人在聖保羅的商店裏收取巴西雷亞爾紙幣。
(彭博社) -- 基金經理表示, 新興市場資產的收益將超越其發達同行,自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四月啓動關稅攻勢以來,雙方的走勢一直保持一致。
彭博社最受關注的新聞
根據富達國際、T. Rowe Price 和 Ninety One Plc 的說法,更多联准会政策寬松、轉向美國投資以及新興國家更加保守的財政政策可能會推動這種超額表現。他們表示, favorable inflation 也表明新興市場將會繁榮。
分析師預測,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股票在未來12個月內將漲約15%,而其發達市場同行則約爲10%。根據一些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入新興市場股票的資金也在以比其同行更快的速度增長。
“EM股市可能會表現優於其他市場,因爲它們享受着大多數市場放松當地貨幣政策的順風,這促進了國內借貸和消費,同時美元也走弱,”新加坡富達的基金經理喬治·埃夫斯塔索普洛斯說。“還要記住,联准会作爲最重要的中央銀行,很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恢復放松政策。”
資金流動似乎自川普在4月2日宣布“解放日”以來更加青睞新興市場。從那時起,投資者已向全球最大的EM ETF——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投入了約58億美元,佔其總基金資產的約5.8%。相比之下,向另一只巨型基金Vanguard FTSE Developed Market ETF投入了56億美元,但這僅佔其總持有資產的約3.3%。
新興資產在周五獲得進一步提振,因爲联准会主席傑羅姆·鲍尔暗示美國中央銀行可能將在九月份降息。在他在傑克遜霍爾的講話後,投資者增加了在9月16-17日會議上联准会將降息的押注。
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其發達市場同行自4月2日以來均漲約14%,這波反彈主要受到川普關稅威脅被視爲談判立場的樂觀情緒驅動。債券表現也大致相當,彭博新興市場債務指數回報率爲4%,而類似的發達市場債務指數漲3%。
Ninety One在倫敦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經理Archie Hart表示,新興資產有可能超越同類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它們更爲正統且市場友好的財政政策。
故事繼續“如果我們看看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他們是保守的,他們受到市場的約束,他們是務實的,所以我們沒有看到發達市場中那種巨大的不可持續財政赤字,”他說。
‘超重立場’
根據T. Rowe Price,發展中國家的估值更具吸引力。
“我們對新興市場股票在我們的多資產投資組合中持有超配立場”,因爲這些股票的估值相比發達市場更爲合理,並且伴隨着更高的盈利增長前景,來自新加坡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Thomas Poullaouec表示。
Poullaouec表示他仍然喜歡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盡管選擇性投資是有益的。
“新興市場貨幣的漲空間已經被充分反映,尤其是在美國美元空頭頭寸擁擠的情況下,”他說。“也就是說,我們對拉丁美洲貨幣保持積極的敞口,特別是巴西雷亞爾,因爲其高回報率和改善的財政情緒。”
新興市場債券由於相對溫和的通脹,也被視爲有吸引力。
今年,針對新興市場的花旗通脹意外指數平均爲-19,低於2022年超過40的峯值。針對十國集團經濟體的類似指標在7月爲-12。負值表明通脹低於預期。
“推動新興市場本幣債券在過去一年漲的順風因素仍然存在,比如通脹下降和大部分財政赤字並不令人擔憂,”富達的Efstathopoulos表示。“相比之下,發達市場的債券仍需應對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以及巨額財政赤字。”
觀看內容:
彭博商業周刊中最受關注的內容
©2025 彭博社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