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週末,我腦海中不斷浮現@sandeepnailwal“”>@sandeepnailwal最近發表的那則推文。

這讓我再次翻閱自己的筆記,並深入檢視相關數據。隨著對數字的分析愈加深入,一切邏輯變得愈發清晰——遠遠超出大多數人的直觀判斷。
截至2024年下半年,@Tether_to“”>@Tether_to已躍升為美國國債第七大海外持有者,年度購債規模超越加拿大、墨西哥等國。

直到今日,我對這一判斷更加堅定。穩定幣正默默成為全球美元需求的核心動力,並為深受通膨、貨幣貶值及資本管制困擾的新興市場帶來金融救命繩。
我們將拆解最新數據與趨勢,深入剖析「美元化2.0」崛起的根本成因。
這預示著一個超越石油美元的新時代,這一轉折正重塑一個美國與新興經濟體皆可受益的新格局(至少在短中期內如此)。
我們將看到,穩定幣正迅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血液」,不僅於加密生態內流通,更是新興經濟體對抗本幣脆弱時的重要避險與價值存儲工具。
穩定幣已從小眾交易工具,迅速成長為全球加密金融的基礎。2024年,鏈上穩定幣交易額達到15.6兆美元,約為Visa全年支付總額的120%。總供給已突破3000億美元,年增逾50%。以Tether的USD₮(USDT)為代表的美元穩定幣,廣泛應用於加密交易、DeFi協定、跨境匯款及日常支付等場景。
穩定幣的優勢非常直觀:它兼具法幣穩定性與加密貨幣的跨境、即時特性,讓全球資金清算幾乎零時差且低成本。
每日,公鏈上穩定幣轉帳金額逾1000億美元,其年交易量已與主流支付網路不分軒輊,甚至反超。根據CEX.io平台報告,2024年穩定幣全年轉帳總量達27.6兆美元,較Visa與Mastercard合計高出約8%。
這一驚人規模顯示,穩定幣已真正實現產品與市場的深度結合:用戶普遍認同以美元(或其他法幣)計價、可避開加密資產波動的交易方式。

圖說:2024年穩定幣鏈上季度轉帳量(藍色),對比Visa(粉紅)與Mastercard(黃色)同期支付總額。至2024年第四季,穩定幣網路處理的資金規模已大幅超越主流卡組織。- https://blog.cex.io/ecosystem/stablecoin-landscape-3486
多重動力推動穩定幣高速成長:
美國M2貨幣供給量是衡量經濟流動性的主要指標,涵蓋現金、活存、儲蓄、定存及零售貨幣市場基金。截至2025年中,M2餘額約為22兆美元,展現傳統金融體系中美元資金的龐大流動。

來源:Stablecoins Could Become One Of The US Government’s Most Resilient Financial Allies
相比之下,全球穩定幣市值僅3000億美元,僅占美國M2的1%。雖然規模仍小,但與M2的對比突顯穩定幣爆發式成長與極大擴張潛力。穩定幣本質即為區塊鏈上的數位美元。即使僅占M2一小部分,市場規模也有機會攀升至數兆美元,重塑支付、匯款與全球美元分布格局。
更關鍵的是,穩定幣其實是在補充而非威脅傳統支付網路。

連摩根士丹利都認為,穩定幣崛起可帶動短期美債需求,讓美國財政部有更多元的赤字融資與現金流管理選項。穩定幣可實現大額結算(如銀行間、貿易清算)幾乎即時入帳,猶如數位現金帳戶。
該領域已獲監管高度關注。美國方才通過的GENIUS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明訂,穩定幣必須100%以美債或現金等高流動性資產1:1儲備,並要求每月揭露資訊,優先保障消費者權益,包括發行方破產下資金安全。
歐盟的MiCA監管自2024年中實施,對穩定幣准入、透明度與準備金標準皆有要求,進一步提升其穩定性與市場信任。
只要監管得宜,穩定幣有望帶來世代級的金融變革——讓資金流轉更快、更低成本、更順暢,並強化而非取代傳統支付網路。(這一趨勢正持續加速)
長期以來,美國靠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強化全球影響力,石油美元體系最具代表性——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出口,確保美元與美債的長期需求。如今,許多人認為美元穩定幣正在複製這一歷史。這類加密代幣(如USDT、USDC)1:1錨定美元,並以美國資產作為儲備。推動美元穩定幣普及,美國得以網路速度「輸出美元」,於數位經濟中鞏固美元霸權,正如石油美元曾主導全球能源金融格局。

來源:https://coinpaper.com/7398/stablecoins-the-new-petrodollar-how-trump-is-repeating-nixon-s-experience
美國政策制定者積極擁抱這波潮流。現任政府推動通過GENIUS法案,為穩定幣發行建立合規體系。立法目標明確:鞏固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並推升穩定幣背後美債需求。換言之,美國已將美元穩定幣視為數位美元戰略樞紐,既穩固美元霸主地位,也為本國國債融資開拓新管道。
GENIUS法案要求美元穩定幣100%以現金與短期美債等高流動性資產儲備。每發行一枚新穩定幣,即代表新增一名美債買家,正是1970年代石油美元盈餘回流國債的數位化現代演繹。有分析師甚至形容穩定幣是美國債務的「特洛伊木馬」,確保全球用戶對美債的持續與成長需求。
數據已驗證這一趨勢。最大美元穩定幣發行方Tether現持有1800億美元美國國債作為儲備,躋身全球最大美債持有者行列,甚至超越許多國家。
每一枚流通的USDT,代表一份海外投資人願意持有的美元,而這些美元存放於國債時,實際上等同美國政府獲得幾乎零利率或極低利率的貸款。Circle等發行方同樣將大量儲備投資於美國債券。
趨勢如此明確,許多分析師認為未來十年穩定幣將成為美國政府最重要的戰略資產之一,彌補海外央行減持美債後的缺口。每當海外企業或個人選擇持有美元穩定幣,即強化美元國際地位,同時透過創造短期美債需求,間接為美國赤字融資。
美國高層也持正面態度。2025年,川普總統在簽署穩定幣法案時表示:「這對美元有利,也對美國有利。」
地緣政治邏輯非常明確。過去石油出口國必須持有美元,如今所有參與數位經濟者都可能選擇美元穩定幣。他們正以實際行動支持新一代「石油美元」體系。美元不僅享有鑄幣稅,還可藉此籌資——美元流向全球,最終又以投資形式回流美國。根本來說,穩定幣將美國金融影響力延展至數位空間:全球貿易與儲蓄持續依賴美元,全球資本亦持續流向美債市場。
在新興市場,穩定幣已成為金融生命線,在本地金融體系失效時,提供進入門檻低、穩定性高與效率佳的解決方案。面對本幣通膨或資本管制,民眾轉而追求美元,而今他們更偏好流通無阻的數位美元。
1)無門檻美元取得
資本管制與銀行體系脆弱使許多國家難以持有美元。穩定幣讓任何擁有智慧型手機者皆能全天候獲得數位美元。在奈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地,企業於銀行及外匯市場失效時,已以穩定幣支付供應商。
2)支付更快且成本更低。
在波動劇烈市場此趨勢更加明顯。阿根廷,現今超過62%加密交易涉及穩定幣,去年僅為45%。巴西近70%交易所出金以USDT或USDC計價,顯示穩定幣已成為貿易、儲蓄與薪資發放的關鍵工具。土耳其通膨逾55%,去年穩定幣交易量達380億美元,約占GDP的4.3%,全球排名第一。

來源:https://www.chainalysis.com/blog/2024-latin-america-crypto-adoption/#:~:text=America%20region,7
土耳其通膨同樣高於60%,穩定幣應用規模大幅躍升。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土耳其穩定幣採購量占GDP 4.3%,同期總額約380億美元。現在,穩定幣於多數新興市場加密交易總量中已超過一半,甚至壓倒比特幣等主流資產。

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stablecoin-buys-turkey-4-percent-gdp
今年,非洲最大支付處理業者Flutterwave(年處理量超400億美元)已將Polygon設為30多國跨境穩定幣結算的預設公鏈。這是全球最大型穩定幣落地案例之一,為Uber、Audiomack等大型客戶提供企業與消費支付通路。

全球趨勢更加明顯。拉美、非洲與東南亞,Polygon承載了50–70%非美元穩定幣活動。數百萬人依賴Polygon進行即時匯款、日常支付與零工經濟發薪,於本地金融體系落後與分散環境下尤為重要。
3)穩定計價單位。
高通膨導致本幣計價幾近失效。在阿根廷,約62%加密交易發生於穩定幣,USDT價格甚至高於官方美元匯率。
亞洲地區,Polygon在金融科技與政府應用中加速滲透。日本JYPC發行全球首個日圓錨定穩定幣,部署於Ethereum、Avalanche與Polygon等鏈上,Polygon日交易量與活躍地址均居首。
在高壓經濟體中,需求強勁到人們願意為美元穩定幣支付溢價。阿根廷USDT溢價最高達官方匯率30%,顯示數位美元比本地銀行或政府背書更具信任。

目前,這股趨勢也延伸至機構應用。Polygon成為穩定幣與實體資產(RWA)的機構進入口。全球最大代幣化美債產品BlackRock BUIDL基金(規模30億美元)已於Polygon部署5億美元,為僅次於Ethereum的最大鏈上分配。
富蘭克林鄧普頓FOBXX基金(市值逾3億美元)同樣以Polygon為運作基礎,承接代幣化美債。
雖然Ethereum仍為機構級可編程貨幣網路,@0xPolygon“”>@0xPolygon正成為新興市場領導者,並晉升為全球可擴展低成本基礎設施首選。
Polygon近期支付數據更證明這一趨勢。2025年10月,Polygon鏈上轉帳量創下歷史新高:
該網路累計處理1億2880萬筆交易,活躍地址301萬,穩定幣市值達31億美元,全球第三,僅次於Ethereum與TRON。
Polygon最大優勢在於生態多元。全球頂尖金融科技支付商Stripe每月經Polygon處理逾800萬美元交易量,@Coinbase“”>@Coinbase、@Moonpay“”>@Moonpay、@RainCards“”>@RainCards、@Paxos“”>@Paxos等也依賴Polygon進行穩定幣結算。

穩定幣的金融變革已然展開。數十億、數兆美元正即時穿梭於Ethereum與Polygon等網路,全面重塑全球價值存儲、轉移與結算模式。從美國國債到拉各斯零工薪資,同一數位美元體系服務於迥異經濟體。
中長期來看,這場演化將走向何方尚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穩定幣已成新金融網路的核心支柱,持續串連機構、產業與個人,突破傳統體系疆界。
這些數據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正為全球數百萬新興經濟體用戶帶來了實質價值與改變。





